讀詩賞詞,是一件跟心境和閱曆有很大關系的事。最直接的體現就是,曾經以為很酷的詩,現在突然覺得索然無味了;曾經以為很普通的詩,卻越讀越有味道。在看過數萬首詩詞作品後,有一天拿起孩子的課本,才發現原來最美的詩詞一直都在課本上印着。
歲月變遷,課本中的古詩也每年都在變,删減增錄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但在翻閱時還是找到了一些再熟悉不過的作品,李白的《贈汪倫》和《靜夜思》,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别》每一首都能将我們一下子帶回那搖頭晃腦背詩的歲月。然而這些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其實每一首背後都有一個當年我們不知道的趣事。本期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1.《賦得古原草送别》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别情。
這首詩的别名也叫《草》,早年的小學課本其實隻收錄了前4句。它背後有這樣一件趣事:貞元三年白居易16歲,離開家鄉來到長安準備參加科舉。按當時的規矩,他将詩做成卷軸拿給當時已成名的詩人看,希望得到引薦。當他把卷軸呈給大詩人顧況時,對方一看他的名字便打趣他說:“長安米貴,白居恐怕不易”。而當他讀到這首《草》時,立馬改口表示像白居易這樣有文采的人住哪裡都不難。因為這件事,白居易當時沒中進士就已在長安有了不小的名氣.
2.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小時候讀這首詩還以為汪倫是李白的某位故交,其實不然,這首詩背後有這樣一段趣事:李白四處遊玩,路過安徽泾縣,當地一位姓汪的村人是個讀書人,十分仰慕李白,便寫信給他,希望李白能來家中做客。他知道李白好酒,就在信中說家鄉有十裡桃花,還有萬家酒館。李白欣然前往,結果到了目的地才知道,那桃花隻是一個湖潭的名字,根本沒有桃花;而萬家酒館也隻是一個姓萬的人開的一間店。不過詩仙倒也不怪汪倫,住了數日後臨走還寫下了這首詩相贈。這二位也都算得上是性情中人了。
3.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這首看似再簡單不過的詩,卻是《全唐詩》四萬多首詩中謎一般的存在。當年為了這首詩,文史專家們是沒少起争執,因為他們不知道到底該收錄哪個版本進課本。如今我們讀到的都是明代版本,但在明代之前還有一個宋代版本。在宋人編訂的《李太白文集》、《萬首唐人絕句》等詩集中,這首詩的第一句是“床前看月光”,第三句是“擡頭望山月”。
雖然很明顯宋代版本水平不如明代版,但當時不少學者還是認為宋代離唐代更近,出處也更有說服力,應該尊重原詩。不過他們最終還是沒有拗過“挺明派”,結果這首或許是僞詩的《靜夜思》就被我們念了這麼多年。
三首小學就會背的千年經典,背後都有一個當年我們沒學到的趣事。如果有機會,講給孩子們聽一聽,倒是件不錯的事,大家覺得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