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8月19日這一天,上、下午分别參觀了舉世文明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和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位于長江西陵峽中段、湖北省宜昌市境内的三鬥坪,距下遊宜昌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38公裡,與葛洲壩水電站構成梯級電站。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
中國運用現代最先進的科技對付浩浩長江,造就曆史上最大最堅固的水壩,雇用人數超過4萬人,是中國繼萬裡長城後最浩大的工程。
三峽大壩旅遊區以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為依托,全方位展示工程文化和水利文化,為遊客提供遊覽、科教、休閑、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服務,将現代工程、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有機結合,使之成為國内外友人向往的旅遊勝地。
從遊覽中心乘坐旅遊區的專車來到“三峽工程模型室”,聽講解員介紹三峽工程的建設過程,然後,乘露天扶手電梯,把你帶到壇子嶺景區。三峽大壩旅遊區于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2007年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現擁有壇子嶺園區、185園區及截流紀念園等園區,總占地面積共15.28平方公裡。
俯瞰雙向五級船閘,一艘艘的船舶整齊地停在閘内等待一級級過閘。
1992年4月3日,全國人大七屆五次會議以1767票贊同、171票反對、664票棄權、25人未按表決器,近三分之一的人反對或者棄權的結果,通過了《長江三峽工程決議案》,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6月1日下午開始蓄水發電,2009年全部完工,整個工程曆時15年。
壇子嶺是三峽壩區最早開放的景區,造型很奇特,也很有味道,在這裡欣賞美景真是令人心曠神怡,眼前的噴泉更是平添幾分婀娜。
四面體截流石造型,四面體單邊長2.5米,重達23噸,由混凝土澆築而成,是長江截流時的主要投抛料。截流四面體紀念石是實際使用的2倍。因四面體各角可分散江水的沖擊力,抛入江底後不易沖走,可有效提高龍口封堵速度。先後在葛洲壩工程和三峽工程大江截流中立下汗馬功勞,是三峽水利公共的科技創新成果之一。
壇子嶺因其頂端觀景台形似一個倒扣的壇子而得名。
站在壇子嶺觀景台眺望,象征着中國水利智慧的三峽大壩就在眼底展現,白色的壩身橫截在長江之上,看似安靜祥和,一到汛期開閘洩洪時,卻又呈現出萬馬奔騰之勢。還有一邊的雙向五級船閘,隻見一艘艘的船舶整齊地停在閘内等待一級級過閘,遠看起來倒成了大型玩具,又是另一道别樣的風景。再往遠看,還能朦朦胧胧欣賞到西陵峽黃牛岩的秀麗風光和秭歸新縣城的遠景,視線之開闊讓人有“一覽衆山小”的錯覺。
該景區所在地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海拔262.48米,是三峽工地的制高點,因此這裡也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
壇子嶺可以遠眺大壩,俯瞰長江。
該景點,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
在壇子嶺可以遠眺大壩,俯瞰長江。
三峽壩址基石
壇子嶺整個景區裡還包括有浮雕群、鋼鐵大書、億年江石模型室和綠化帶等,綜合展現了源遠流長的三峽文化,表達了人水合一、化水為利、人定勝天的鮮明主題。
離開壇子嶺景區,沿景區公路前行,徑下山手扶電梯,來到了船閘觀景平台,從這裡可以近距離的觀看船閘通過的情況。
一艘遊船正在緩慢駛入船閘。
随後,繼續電梯下行,走過幾百米的公路,前方開始乘電瓶車前往參觀185園區。
這就是三峽大壩,在洪水季節能看到洩洪,非常壯觀。我們這個時候正好是枯水期,沒有洩洪,所以看不到開閘的場面,大壩的另一邊就是高峽平湖。
水電站大壩高185米,蓄水高175米,水庫長600餘公裡,安裝32台單機容量為70萬千瓦的水電機組,是全世界最大的(裝機容量)水力發電站。
185觀景點位于三峽大壩壩頂公路的左岸端口處,因與三峽壩頂齊高,同為海拔185米而得名。站在185平台上向下俯看,你能感受雄偉壯麗的大壩。
最後一站,來到長江三峽大壩截流紀念園,右側大門造型。
截流紀念園内設有展室,你可以通過展室内的圖文資料了解三峽工程。園内你還可以看見用立體三角形的截流石組成的假山風景,以及大型的施工機械等實物展覽。
三峽截流大型設備廣場,走進這裡,就象來到一個龐大的露天博物館。這個“博物館”裡的文物就是大壩截流時用過的挖掘機械、車輛、起重吊車、平抛船及其它工程用具等等。
仿佛置身于“山水相連,天人合一”的人間美景。
因為地處大壩的下遊,使得這裡成為與三峽大壩全景留念的絕佳場所,遊客都喜歡在這裡以大壩為背景拍照留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