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之間就要入伏了,老話說:“頭伏餃子二伏面”,所以入伏前後,适合吃一些餃子,順應節氣,吃出健康來。
中國的美食那麼多,為什麼說頭伏要吃餃子呢?其實餃子一直被認為是開胃的佳品,夏日酷暑,人們往往會食欲不振,胃口不好,在入伏的時候,吃一些餃子,可以開胃解饞,補充營養,健康過三伏。
又因為頭伏的“伏”和“福”為諧音,而餃子形似元寶,在頭伏吃餃子,寓意元寶藏福,财源滾滾,是富足的象征,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願景,所以就有了頭伏吃餃子的說法。
今天就給大家分享4種餃子餡的做法,有葷有素,營養美味,喜歡的朋友可以先收藏起來,入伏的時候就做給家人吃吧。
一,【大蔥餃子餡】
1.準備五花肉二斤左右,洗淨後用刀剁成肉餡,想省事的朋友可以用絞肉機來做,全部剁好放入盆中,再放入适量的姜末,蔥末。
2.肉餡裡面加入食鹽,雞粉,花椒粉,白胡椒粉各适量,加入生抽半勺調味,芝麻香油适量,再打入一個雞蛋,用筷子攪拌均勻,化開調料,用手順一個方向攪拌,摔打上勁,加入少許清水,繼續攪拌均勻。
3.第二次加入少量清水,再次摔打上勁,最後再加入少許清水,繼續攪拌摔打,使肉餡吸足水分,這個過程大概要持續5到10分鐘,這樣做出來的肉餡,既可以包餃子,也能做灌湯包子,吃起來鮮嫩爽滑有彈性。
1、準備3個新鮮的西葫蘆,用清水洗淨後刮成絲,放入一個大盆中,再加入适量食鹽,放一旁腌制,把裡面的水分殺出來。
2.取6個雞蛋,打入碗中,加一點食鹽,幾滴白醋,攪拌均勻。再準備一把小蔥,切成蔥花,放碗中備用。
3.起鍋加入少許食用油,油熱後倒入雞蛋液,用筷子攪成雞蛋碎,煎好以後放在菜闆上,然後用刀再剁碎一些,放入盆中備用。
4、把西葫蘆絲腌好後,用紗布把水分擠幹,然後放案闆上用刀剁碎放在盆中,放入雞蛋、蔥花,再滴入少許蔥油,少許食鹽,雞精、花椒粉、生抽、芝麻香油各适量,用筷子攪拌均勻。
1.準備新鮮的黃瓜兩根,先切成薄片,再切成均勻的細絲,放入盆中,加入兩勺食鹽,殺一下黃瓜裡面的水分備用。
2.碗中打入5個雞蛋,加入幾滴白醋去腥,用筷子攪勻打散,起鍋加入一勺食用油,油熱後倒入雞蛋液,用筷子攪散。
3.把雞蛋煎熟以後盛出,再用刀剁碎,和黃瓜絲放在一起,加入小半勺食鹽,少許胡椒粉,适量的蚝油,少許芝麻香油,用筷子攪拌均勻即可。
1.準備豬後腿肉一斤左右,洗淨後先切成薄片,再剁成肉沫,放入盆中備用,生姜一塊切成姜片,小蔥幾根切成段,和姜片放在一起,加入一勺清水,再倒入破壁機裡面,打成蔥姜汁倒入小盆裡面。
2.洗淨的芹菜一小把,把寬一點的芹菜段劃開,再切成芹菜碎,裝入小盆中備用。
3.在裝肉餡的盆中,加入食鹽,胡椒粉,味精,包子餃子調料,蚝油,老抽各适量,加入适量的蔥姜汁,用筷子攪拌均勻,二次加入蔥姜汁,繼續攪拌,使餡料和蔥姜汁融合在一起。
4.最後把剩餘的蔥姜汁倒入餡料盆中,再次攪拌均勻,這樣三次加入蔥姜汁,既能保持餡料鮮嫩,也能使做好的餃子餡更加入味。
5.然後用手連續攪拌3分鐘,摔打上勁,再放入切好的芹菜碎,繼續攪拌均勻,裝入盤中,最後再淋入少許香油,這個餃子餡就做好了。
頭伏吃餃子是自古以來的習俗,7.16号就要入伏了,我們要順應節氣,在入伏前後多吃餃子,補充營養,健康過三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