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小暑是什麼意思?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7月7日為小暑我國古代将七七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鸷”,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七七小暑是什麼意思?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俗話說“冷在三九,熱在三伏”。7月7日為小暑。我國古代将七七小暑分為三候:“一候溫風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鷹始鸷。”
七七小暑小暑時節大地上便不再有一絲涼風,所有的風中都帶着熱浪;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習俗,即在小暑過後嘗新米,農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後,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後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七七小暑小暑節後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七七小暑天,已經時有熱浪襲人之感,到處綠樹濃蔭,一派夏日景象。很多地區的平均氣溫已接近30度,但還沒有到最熱的時候,所以稱為七七小暑。
天氣炎熱,人易感心煩不安,疲倦乏力,在自我養護和鍛煉時,我們應按五髒主時,夏季為心所主而顧護心陽,平心靜氣,确保心氣的旺盛,以符合“春夏養陽”的原則。
民間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說法。七七小暑過後,氣溫高、濕度大。露天的木料,如椅凳等,經過露打雨淋,含水分較多,表面看上去是幹的,可是經太陽一曬,溫度升高,便會向外散發潮氣,久坐能誘發皮炎、痔瘡和關節炎等疾病。
七七小暑時節聽一些悠揚舒緩的音樂,對人體是一種良性刺激,能調節各系統功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消化液的分泌,還能提高人的修養,讓人“心靜自然涼”。難怪古人在此節氣雲:“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