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衛,不可以》
(美)大衛·香農 文/圖,河北教育出版社
理由:愛與規則、敬畏與約束,這些可以同時存在。
獎項:1999年美國凱迪克銀獎;
1999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年度好書推薦;
入選美國紐約公共圖書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100種圖畫書”;
第七屆日本圖畫書獎讀者獎;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與熟悉的萌态可掬的小孩子不一樣,這個故事的主角大衛是一個長得像土豆一樣的男孩,頭發又稀又粗,三角鼻子,六顆尖尖的牙齒,正踩着幾本書去拿架子上的魚缸,看着魚缸裡驚恐的小魚,張大了嘴巴,結果可想而知。
“大衛”一看就是亂室魔童的設定,就是這個畫風清奇的男孩,令我和不少家長一樣皺眉沉思:“一點都不可愛!”
《大衛,不可以》獲獎無數,但尤其讓作者歡喜的是它獲得了第七屆日本圖畫書獎讀者獎。這個是由孩子們投票選出的獎項,足以說明孩子們對這本書的喜愛。為何孩子們偏偏喜歡它呢?
畫風清奇讓大人皺眉,為何孩子們偏偏喜歡它?1. 随心所欲地遊戲
這個繪本并沒有一個嚴謹的叙事故事,而是由一個個大衛的日常遊戲場景串聯起來:
踩着凳子爬到桌子上,偷拿餅幹吃;
在外面弄得滿身都是泥巴回到家;
在浴缸裡洗澡,弄得像大型風暴現場,地面上到處溢滿了水,浴缸裡一邊是大衛手拿鲨魚,頭戴海盜帽,一邊是鴨子張大嘴巴和一半已經淹沒的輪船;
光着屁股跑出去;
頭頂着鍋,手拿鍋鏟,身穿軍裝,好像在打仗一般;
把食物做成一個小人的模樣;
穿着媽媽的靴子,身披床單,假裝超級英雄;
大衛随心所欲地玩耍,自由自在地開懷大笑,仿佛畫出了每個孩子自己的模樣,以及每個人心底裡童年應有的模樣。因為随心所欲地遊戲,正是孩子的天性,也是成年人早已失去的部分。
2. 做“不允許”的事情
每個場景都有一個聲音在提示:大衛,不可以!可是孩子們就是喜歡做“不允許”的事情,越是被“禁止”的事情,越像被施了魔法一樣,充滿魔力,刺激着孩子們的行動力。
在牆壁或沙發上塗鴉、雨天踩水坑、玩泥巴,越是挑戰父母極限的、越是與幹淨整潔對立的,越是玩得上瘾。所以,孩子們喜歡大衛,喜歡大衛的各種調皮搗蛋,不斷地做“不允許”的事情,仿佛是在替自己實現内心的“小惡魔”一般。
3. 同一個世界,同款媽媽
“大衛,不可以!”是充斥在整本書裡的聲音,雖然大衛媽媽的形象看不到臉,隻有半身,但對孩子們來說大衛的媽媽,也和自己的媽媽一樣,愛說“不可以”。
不要吵鬧!
不可以玩食物!
不可以在房間裡玩!
調皮搗蛋的孩子、雜亂不堪的房間、整理-打亂-整理-打亂,這些都是父母們再熟悉不過的場景。于是,“不可以”成為了天下父母不約而同的口頭禅。而這正是孩子們喜歡的最熟悉不過的媽媽形象。
對孩子說“不可以”意味着什麼?
作為父母,總是不由自主地說出“不可以”三個字。“不可以”究竟意味着什麼?對孩子的成長有哪些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呢?
1.培養規則意識
最近一張廣東省博物館的觀衆留言本照片在網上火了。
有人在留言本上,對博物館工作人員發出質疑, “管得好多啊”“不讓孩子解放天性嗎”“跑怎麼了跳怎麼了?碰恐龍又怎麼了……”對此,廣東省博物館曬出截圖并回應:在博物館遵循相關的禮儀規範也是對他人的尊重。提醒大家:博物館禮儀,從娃娃抓起。(來自8月5日澎湃新聞)
孩子天性喜歡玩耍打鬧,對世界充滿着好奇心,讓孩子釋放天性沒有錯,但問題的關鍵點是要考慮時間和場合。父母要在保護孩子天性與樹立規則意識之間要保持平衡。
在博物館、圖書館、地鐵上等公共場所,大聲說話、追逐打鬧是對他人的一種妨礙。這個時候,家長要教會孩子懂得區分私域空間與公共空間,懂得用不同的行為标準約束自己。
父母要學習對孩子說“不可以”,而不是一味放縱孩子,妄談天性,因為沒有了規則意識,一個人長大以後必然是走向與道德和法律的對立面。
《卡爾威特的教育》中提到:一種好的習慣在孩子幼小時很容易形成,但在他們長大後就很難養成。反之,孩子如果在小時候就有很多不良習慣,長大後也難以改掉。
說到底,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人完成内化規則的過程。
2.對父母有敬畏心
敬畏心如何而來?我們常常覺得是兩者之間有着難以逾越的巨大差距時,才容易心生敬畏,比如菩薩與衆生,菩薩總是睥睨萬物,通常我們看到菩薩的塑像,菩薩都是低垂着眼皮,隻因他一擡眼世界便坍塌了。因此,普羅衆生對菩薩擁有敬畏心。
然而,父母與子女之間并沒有如此巨大的鴻溝,我們都是凡夫俗胎,享受着現世幸福。敬畏一詞,如何解?“敬”由“畏”而來。
父母的威嚴與子女的畏懼在本質上無法分割。對于一個沒有經過規則與道德意識洗禮的幼兒來講,直接有效地告知“不可以”,比通過與他講道理來樹立敬畏心,更加容易印入心靈。我們這裡說是“印入”幼兒的心靈,而不是“獲得”幼兒的理解和認同。
理解和認同需要智力發展達到一定階段,而在懵懂時期,家長們需要把關的則是意識到,非理解到。
3.自我控制也是智力的表現
美國著名的腦神經科學家約翰·梅迪納認為,人類的智力有五種重要的能力,包括渴望探索、自我控制、創造力、語言溝通和理解非語言溝通信号。可見,自我控制也是聰明的一種表現。
他認為:與智商相比,自控能力在預測孩子将來學習成績方面更加可靠,自控能力的高低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夠過濾掉各種幹擾。在充滿了感官刺激的世界裡,這種能力會讓孩子把主要精力集中在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4.過度控制造成心理創傷
最近,電視劇《小歡喜》正在熱播,劇終陶虹飾演的喬英子媽媽,是一個極具控制欲的母親典型。面對已經高三的英子同學,不允許她浪費一分一秒,在除了準備高考之外的任何事情上。不允許英子到航天館當解說員、不允許英子玩樂高、連一起看電影因為英子之前看過一遍,便覺得這是在浪費時間而惱怒不已。由于母親的高度控制,英子一直活在壓力的情緒當中,甚至做出為了拼樂高而逃課的行為。
懂得“不可以”對孩子固然重要,但也需要在一個有度的範圍内。如果把握不好,對孩子的心靈創傷不小,也會引發負面行為。
令人驚喜的是《大衛,不可以》這本書中的媽媽,與英子的媽媽不同。雖然沒有臉部形象,但最後一幕裡,大衛躺在媽媽懷裡,媽媽說了一句話,足以讓大衛的心靈得到撫慰:“大衛乖!我愛你!”也讓孩子們在閱讀此書時,感到如釋重負和心滿意足。
在《大衛,不可以》這本書中,我們沒有看到因為母親的約束與控制,對大衛的内心造成了傷害;相反,我們看到了,愛與規則、敬畏與約束,這些可以同時存在。
如何對孩子說“不可以”?1. 規則要明确,态度要堅定,語氣要溫和
(1)明确規則,讓孩子參與規則的制定
對于父母來說,說出“你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這樣的句式,太過容易。因為我們的大腦已經經過鍛煉,可以制定并執行規則,然而孩子還不可以。
因此,在家庭教育當中,規則的制定由父母來掌握方向,這個沒有問題,重點在于如何讓孩子參與進來,通過“我可以做什麼,我不可以做什麼”的句式,來鍛煉大腦的運轉能力。
比如:家長通常不喜歡孩子在浴缸玩水的行為有:
- 弄得地闆上到處都是水漬,要清理很久;
- 一旦開始玩水就停不下來,不肯出來;
你可以試着對孩子這樣說:
“你喜歡在浴缸玩水,但媽媽不喜歡你地闆上弄得到處都是水,因為要清理很久,我們要商量一個辦法來解決?該怎麼辦好呢?”
作為父母,你可以試着給出一個例子:“我可以讓你在浴缸裡玩水,但不可以讓你弄得地闆上到處都是水,媽媽清理起來要很久也很累。如果你想在浴缸裡玩水,也不想媽媽很累,你覺得你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什麼呢?”
(2)情感上站在孩子一方,語氣要溫和
想要規則發揮力量,但結果不能讓父母與孩子形成對立面。這個是父母們普遍需要警惕的一個點。規則制定出來以後,需要大家一起執行。如果有人觸犯了規則,在親子關系中,我們要做的首要事情不是變身執法者,而是站在孩子的立場給與他理解,但是表明不認同的态度。我們最終要喚起的是子女“強烈的道德感”和“自尊心”。
教會孩子學習控制自己的欲望,理解自己的情緒感受,同時根據規則作出明智的行為才是我們教育的目的。而非機械地、盲目地、不顧自己體驗地執行正确标準。
因此,當孩子出現不良行為的時候,比如在吃飯的時候,把食物當成玩具弄成玩偶的樣子。我們該嘗試的溝通方式:
避免直接給出答案:
你不可以在吃飯的時間玩耍,不可以把食物當成玩具來。食物不是玩具,吃飯時間就該好好吃飯。
鍛煉孩子自己思考:
我知道你很喜歡玩具,能把食物拼成玩偶很了不起。但是,食物是在你餓的時候,給你能量的東西,食物最開心的是你好好享用它們。而你把食物當成玩具,食物會不會不開心呢?
而且媽媽給你做食物,也是非常辛苦的,看到你不能好好享用它們,這樣會不會傷媽媽心呢?
(3)态度要堅定
情感上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始終和孩子是同一個戰壕裡的“戰友”。而态度堅定與否則決定着,規則之牆能否樹立起來。如何堅定地樹立規則呢?其實,孩子都很聰明。他們完全可以從你的語氣和态度中,感受到規則的重要性,否則,所有以上的努力,便成為一紙笑談。所以,隻要堅定溫和地表達出規則的重要性就好,相信孩子可以接收到信号。
2. 規則的執行标準要統一,不搞雙标法
規則制定好之後,執行效果是讓規則發揮效果的武器。在這個過程中,父母往往會犯一個錯誤,大人小孩雙标法。比如,我們經常看到的一個場景:客廳中,爸爸正玩着手機遊戲,突然瞥見坐在地闆上正看動畫片的孩子,生氣地訓斥一番:“還在看動畫片,你的作業寫完了嗎?天天看電視,會近視的不知道嗎?除了看電視,你就沒有别的愛好了嗎?你就不能好好看看書?”
這就是典型的雙标法,不允許孩子看電視,自己卻在一旁玩手機遊戲。即使你給孩子制定了“不可以看電視”的規則,恐怕執行下去時,孩子心裡也會有疑問:“為什麼大人可以,我不可以?是不是等我長大了,就可以随意看電視了?”
結果,要麼是規則執行不下去,要麼是等到孩子長大了,或者等待一個他認為規則不适用的時機,就開始放任自我。規則對自我的約束力,其實并沒有真正地體現出來。
因此,規則制定好以後,應該針對所有人适用,家庭教育中切忌雙标法。
3. 孩子6歲之前,抓住每一次說“不”的機會
對孩子說“不可以”不是父母的一種無限期權利。通常孩子長到6歲左右,智力已經接近成人智力的90%。也就是說6歲之前是孩子智力發育的黃金時期,同時,也是家庭教育的黃金期。
每一次可以說“不”的機會,是在教給孩子規則意識的時機。
什麼是可以,什麼是不可以;
為什麼可以,為什麼不可以;
什麼時間可以,什麼時間不可以;
什麼場合可以,什麼場合不可以;
……
每一次孩子學習“不可以”的機會,都是一次智力鍛煉。我們想法設法地幫助孩子學習考慮恰當的行為和後果,考慮别人的感受和需求。這符合丹尼爾·西格爾強調的全腦教養法理論(風靡美國的發展式教育),積極調動孩子的上層大腦(擅長邏輯和分析)工作,而非下層大腦(負責情緒和本能)。
*本文為星星君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加油鴨星星君:分享經典圖畫書閱讀感悟,親子閱讀經驗,相信經典書中有答案。解讀經典圖畫書系列,每本經典圖畫書都是一個寶藏,值得不斷發掘。
不說教,不說謊!人生真相有時很殘酷,如何跟孩子說?繪本推薦
如何提升孩子思考力?學會思考空白是關鍵,這本書重點都在空白處
中國式父母:愛的深沉,表達膚淺!如何教孩子表達愛?重讀一遍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