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杭州一位大齡程序員在網上發帖,說自己年薪在170萬元左右,如今40多歲,到了職業瓶頸期,想平薪跳槽,但投出去的簡曆基本沒有回複。“年輕的時候簡曆随便一挂,一天都有十多個電話。現在大多數面試完就沒有下文”。
按理說年薪170萬的程序員,能力和素質都算是比較強的,即使過了40歲,精力和創造力不如年輕人,但其豐富的職場經驗也不可多得,這樣的人才在跳槽時,都面臨着沒人要的窘境,是不是從側面反映出,企業人才市場趨近飽和了呢?真不是!
2019年進入3、4月份以來,珠三角地區多家企業聯合舉辦大型招聘會,現場一家企業的HR坦言,企業招聘者比求職者還多,面對HR們抛出的橄榄枝,竟有求職者直言:“不用洗腦了!”讓企業的招聘者大呼無奈。
招聘會現場,求職者面對HR的介紹作出這樣的反應。
不完全信息是求職者錯失好機會的根源為何職場上會出現好人才沒人要,好工作沒人幹的現象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信息不對稱造成的。在網絡誕生之前,傳統招聘都是采取現場招聘的形式,在現場招聘中,很可能出現“今天招聘的崗位都不合适,明天合适崗位出現我卻沒來的情況”。互聯網招聘出現之後,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但仍然存在一些盲區。
比如,某互聯網公司需要招聘市場總監,要求是在互聯網行業有5年以上資深經驗,最好是來自BAT這類型的企業。這樣的高薪職位,企業往往不會采用傳統方式,在網上公布職位要求與應聘郵箱,因為資深的HR都知道,這種方法無異于大海撈針。
相反,他們會通過一位業界公認的大牛作為切入點,然後通過這位大牛的人脈快速鎖定其他的大牛,以此循環,直到找到公司需要的市場總監為止。而那些還在依賴網絡投遞簡曆方式的求職者,注定不會獲得成為市場總監的機會。
有時候我們找不到理想工作,并不是我們能力不行,而是不完全信息造成的。
在這個案例中,那些想要成為互聯網公司市場總監的普通求職者,獲得的就是不完全信息。不完全信息作為信息不對稱現象的一種表現形式,指的是,由于認識能力的限制,人們不可能知道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發生任何情況。新凱恩斯學派認為,不完全信息經濟比完全信息經濟更加具有現實性,也就是說,我們在職場上遇到的多數信息不對稱現象,其實都是不完全信息造成的。
找到目标信息排除信息噪音,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傳說,晉代丞相王導和太傅郗鑒是好朋友,一天,郗鑒來到王導家中,說要在王導府上選一個女婿。王導欣然同意,郗鑒便派自己的門生來到王導家中選婿,結果,王導家中的子弟各個打扮地衣冠楚楚、舉止矜持,這使得郗鑒的門生不知該如何選擇,回去和郗鑒彙報,說:“這次選婿,王家隻有一個後生敞開衣襟、露着肚皮躺在東邊的床上,好像根本不知道您要選婿。”郗鑒聽了,十分高興,說:“這個人正是我想要的女婿。”
東床快婿的故事,就是這麼得來的,而王羲之勇于将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示給被人,郗鑒想要的女婿也正是擁有誠實品質的人,兩人之間的這種默契,正是一種信息對稱。
信息對稱才能幫助我們快速達成目标
在實驗心理學領域,科學家通常會引用信息論中的信号檢測理論,來描述人們的信息搜尋行為。這一理論認為,人對信息的反應分為四種:集中、正确拒斥、虛報和漏報。其中,集中指成功地找到目标信息;正确拒斥指成功排除信息噪音;虛報指把噪音當成目标信息;漏報指把目标信息當成噪音。
成功的信息搜尋,一定是成功找到目标信息并且排除信息噪音。為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公式【信息搜尋成本=獲得目标信息的成本 排除信息噪音的成本。】
為了最大限度降低信息搜尋成本,成功完成信息搜尋,幹掉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們可以這樣做:
1、充分利用六度人脈理論,使用人脈複利
所謂六度人脈關系理論,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六層以内的熟人鍊和其他人聯系起來。也就是說: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
在運用這一理論時,有三個關鍵點需要注意,就是關鍵人、弱聯系、認可度。關鍵人決定了有無連接信息的渠道,弱聯系影響信息連接的廣度,認可度則是這一理論的底層基礎。
六度人脈理論的充分利用,一定要突破這三個關鍵點
我的同事L,就曾利用六度人脈理論,找到了貴人相助,走出了職業迷茫期。去年7月份,L陷入了職業迷茫期,她迫切需要找到一位能夠給她職場意見的人,于是L在某平台上聽了課程,之後加了主播A的微信。
和A見面後,L講述了她的苦惱,當A得知L想做教育方面的工作時,A非常熱心地介紹了一個做過這方面工作的人B,于是L加到了B的微信,并聊了相關信息,B問了L一句,你是C的學員嗎?
L之後馬上去網上搜索了C的資料,之後通過課程加了C的助教D的微信,再後來鍊接到C,而C成了指導L走出人生迷茫期的貴人。
六度人脈經常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我們通常稱之為,這個世界太小了。
在當今這個網絡異常發達的社會,我們必須認識到人脈的重大作用,熟人社會其實并非一個貶義詞,同等情況下,熟人肯定比生人的信任度高、認可度高,我們完全不必因為是熟人感到羞愧,某種意義上說,你能成為牛人的熟人,真的證明你也不差。
2、提升個人能力,成為有價值的人與有價值的人互助
但職場上,有人會将人脈奉為圭臬,以緻于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将主要的時間和精力都用在擴充人脈上,卻忽視了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性。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一書中提出,如果這個世界上真有最好的人脈,那一定是不斷努力的自己。李笑來作為最具商業頭腦的暢銷書作家,他認為友誼其實就是一種交換關系,能長久的關系,都是對等的關系,隻有互助才能相互受益。
現實中,我們也會發現,那些優秀的人才是信息的交換站,他們因為優秀而吸附了更多的信息,而非因為吸附更多信息才變得優秀。
比爾·蓋茨在被問及自己最欣賞的CEO是誰時,他表示,“就精神領袖而言,斯蒂夫·喬布斯是我見過的最棒的。他有着完美産品的理想,而且他能夠傳播這種産品”。私底下,比爾·蓋茨和喬布斯也是很好的朋友,兩人經常一起讨論科技問題,也共同交換商業理念。
比爾·蓋茨和喬布斯的友誼之所以長久,正是因為兩人都足夠優秀
正是因為兩人實力相當,能夠互幫互助,當蘋果公司遭遇财務危機時,是比爾·蓋茨率先慷慨解囊,為蘋果公司注資。
3、使用信息甄别模型,有效排除信息噪音
《聖經》中記載的所羅門王,是人類最聰明的代表,有一個故事,講了所羅門王是如何有效甄别信息的。所羅門王向他喜歡的示巴女王提親,女王為了刁難他,故意出了一道難題:她讓仆人将10枚金币和10枚銀币分别放入兩個碗中,他讓所羅門王蒙上雙眼,如果他能在兩個碗中恰好取出一枚金币,示巴女王就嫁給他。
為了提高概率,所羅門王對示巴女王提出請求,讓他自己選擇金銀币的放置組合,示巴女王同意了他的請求。之後,所羅門王将一枚金币放入了一個碗中,将剩餘19枚金銀币放入另一個碗中,通過計算,他發現,這樣做拿到金币的概率從之前的50%變成了75%,最終,在所羅門的巧妙計算下,他使用信息甄别模型,順利拿到了金币,娶到了示巴女王。
使用信息甄别模型,能有效排除信息噪音。
信息甄别模型指的是,通過一定合理的安排,缺乏信息的一方可以将另一方的真實信息甄别出來,從而做出有利于自己的決策。在上面的故事中,所羅門王是缺少信息的一方,示巴女王則是擁有信息的一方,所羅門王通過與示巴女王進行商讨,在自己的組合計算下,獲得了有用的信息,提高了自己成功的幾率。
職場上,我們在選擇自己心儀的職位時,最重要的就是要排除信息噪音,讓更多的有用信息進入到自己的頭腦中,以便我們更好地決策。
網上流行一句話:信息不對稱,讓你窮得無法翻身。雖然互聯網帶來了階級扁平化,但也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真正的優勢信息,往往都是通過勤奮與智慧創造出來的。所以,職場人永遠要打造自己的核心競争力,畢竟時間才是衡量一個人,最為客觀的标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