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孔茜 孔媛媛
近日,在鄒城市孟子湖新區一處濕地公園水池内,發現了出現于兩億年前,與恐龍同時代的水生甲殼動物——“仙女蝦”。此物種的出現預示着孟子湖生态和環境向好。
“仙女蝦”稱蝦并非蝦
對水質要求十分挑剔
7月29日,記者驅車前往了“仙女蝦”曾出現的濕地公園。隻見該公園依山傍水,水質清澈,水中蘆葦迎風飄揚,宛如山水畫卷般。而“仙女蝦”出沒的位置即為水池中水岸連接處。
“前幾天下雨,一次偶然散步時,看到水中一些小生物十分好看。一開始以為是孔雀魚,上網一查才知道是‘仙女蝦’。”作為養魚愛好者的市民劉敏平日裡對水中生物格外注意。她稱,當時用撈魚網兜輕輕撈起,便會有數隻“仙女蝦”,它們每隻約一二公分,身子呈古銅色、尾巴為紅色,如小蝦般遊動。但特别的是該生物在遊動時,背部朝下,腿部朝上呈仰泳狀。
“‘仙女蝦’稱蝦卻并非蝦,是一種枝額蟲。”鄒城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水産技術推廣部部長張紅波介紹,此類物種因其外形優美,仰泳姿勢似飛天仙女而被冠以了“仙女蝦”的美譽。雖無毒,卻不可食用。
此外,該物種可生長于夏季與冬季的臨時水窪中,也常在農村水田中出現。但由于它們身形較小,如不仔細觀察,很難細緻地分辨出來。“‘仙女蝦’在江蘇等地也曾出現過蹤迹。”張紅波說,雖全國部分城市曾出現過“仙女蝦”的身影,但是“仙女蝦”卻并非年年出現。它對生存環境,特别是水質要求十分挑剔,如若水質被化肥或重金屬等污染,它便不能存活。
環境惡劣即成休眠卵
水質适宜便開始孵化
“仙女蝦”作為與恐龍同時代的古老水生動物,有着能“存活”兩億年的“絕招”。
“這種生物有很強大的生存能力,遇到高溫、幹旱、嚴寒等惡劣環境,就會以休眠卵的方式進入休眠期。”張紅波稱,“仙女蝦”休眠卵比小米粒還要小,外部有一層堅硬的保護殼。其卵對惡劣環境的耐受力非常強,能夠抵抗極寒和極熱,在100度的沸水中亦可安然無恙。由于休年卵可以休眠數年,所以即使卵被深埋于土中數年,一旦被挖出偶遇适宜水環境,即可開始孵化。
雖具有如此強大生存能力的生物,其生命周期卻很短,一般僅能存活2到3個月。而“仙女蝦”對水質也有着較高的要求。“‘仙女蝦’的出現标志着生态與環境的向好。”張紅波說,近年來在重生态、抓環保的背景下,實施河長制、湖長制管理。而農業部門為減少面源污染,大力推廣生态防治技術,開展養殖用藥減量行動,減少水質污染。同時,于每年的3至6月實施的禁漁期,則可保障魚類順利繁殖,目前水庫不僅魚類數量多了,種類也有所增加。
“像‘仙女蝦’這種物種有時候可能經常出現,有時可能會時隔幾十年都不出現一回。”張洪波介紹,此類生物的出現,與水質是否清澈,是否存在重金屬、工業污染物、面源污染等有關。水質好了,此類生物便會順利繁殖;水質不好,則會一直處于休眠期。
據了解,除“仙女蝦”的出現外,被号稱“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也曾于2010年與2017年,分别在鄒城市大束鎮鴻山流域及鄒城市大型水庫中發現。無論是“仙女蝦”還是桃花水母的出現,都表明了鄒城市水域生态環境質量日趨向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