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房顫中風幾率有多大

房顫中風幾率有多大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17:52:00

李先生對工作非常投入,雖然壓力很大,但正值壯年的他并不以為意,沒想到,未滿40歲的他,卻突然中風了。根據李先生的回憶,他當時是因為感到手腳無力,所以趕緊就醫,确診為栓塞性中風。經詳細檢查後,發現他有心房顫動,而且還有卵圓孔未關閉的狀況。

李先生平時喜歡騎腳踏車,但是常常在沖刺時感到使不上力,心跳非常快,很不舒服;偶爾也會感到頭暈、胸悶、疲倦,隻是休息一陣子後便能改善。陣發性心房顫動容易被輕忽的原因就在于,患者平時心跳節律都很正常,但是會在某些時候出現短暫、間歇性的心房顫動,導緻心悸等不适。

李先生告訴我科的醫生,中風的經驗讓他深刻體會到生命的脆弱,對于人生的看法也有些改變。從前都是拼命工作,現在他曉得生命中不是隻有工作,必須好好照顧身體,才不會透支健康。我也提醒他,運動不能過度,騎腳踏車不必像從前那麼拼,畢竟運動是為了健康,而不是為了成績。

房顫中風幾率有多大(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祟)1

一、心房顫動常常毫無症狀

心房顫動是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發作時心房的跳動會像顫抖一般,不再規律收縮。講得直白一點,那就是心跳不規則。根據統計,有四成至六成的患者并沒有症狀,很容易被忽略。有些患者症狀表現比較輕微,可能是倦怠、全身無力;嚴重一點,會感到胸悶、胸痛、活動會喘;更嚴重的話可能會導緻心髒衰竭。心跳非常快的時候,心輸出量變差,患者的日常活動也會受到限制。

心房顫動患者可能毫無症狀,也可能感到明顯不适,臨床表現非常多樣,而且部分患者屬于陣發性心房顫動,時好時壞。在這裡提醒大家,一定要提高警覺,偶爾可以摸摸脈搏,若是發現脈搏不規則,要盡快就醫。

在臨床上,使用心電圖便能診斷心房顫動,若是發作較頻繁、症狀較明顯,早期診斷的機率就比較高,如果做檢查時沒有偵測到心房顫動發作,可以做24小時心電圖,甚至是連續7天到14天的長時間監測,有助增加診斷率。

房顫中風幾率有多大(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祟)2

二、心房顫動不治療,小心中風跟着來

心房顫動雖然是心髒的問題,但是會大幅增加中風的風險,造成嚴重并發症,影響遍及全身,一定要盡早治療。心房顫動可能使心房裡的血液凝結形成血栓,當血栓打到腦血管裡,就是腦中風;根據臨床經驗,當血栓流到腸子的血管,會造成腸子缺血、壞死,就是腸中風;當血栓打到腎髒的血管時,會出現突發性腰痛,就是腎髒中風;當血栓打到四肢的血管,會出現手腳無力、不能動,就是肢體中風。

由于心跳速度偏快、不規則,可能導緻心髒衰竭;根據臨床經驗,當患者的心髒有其他問題時,若發生心房顫動,可能會造成肺積水、呼吸衰竭等嚴重的心衰竭症狀。部分患者的心跳不規則、忽快忽慢,如果停頓太久,也可能産生昏厥,容易産生意外。此外,若在走路、騎車時突然倒下、失去意識,是非常危險的事情。

房顫中風幾率有多大(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祟)3

三、如何避免心房顫動發作?

心房顫動的治療會朝幾個方向進行,包括控制心跳節律、控制心跳速度、及預防中風。李政鴻醫師解釋,使用抗心律不整的藥物有機會讓心跳恢複正常節律,減少心悸、胸悶、頭暈等症狀,或者盡量把心跳速度限制住,避免心跳速度太快而造成心髒衰竭的症狀。

總括來說,每一個患者都需要考量預防中風的必要性,大部分患者都需要控制心跳速度,還有部分患者需要嚴格控制心跳節律,以避免心房顫動發作。盡管如此,但我們仍然需要重點注意心髒的保養。

房顫中風幾率有多大(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祟)4

1、控制慢性疾病

心房顫動患者終身都需考量中風的風險。需要指出的是,為了降低中風風險,可以使用抗凝血劑。臨床上會根據個體的年紀、性别、糖尿病、高血壓、心衰竭、中風史及血管疾病等,評估整體中風的風險,并給予合适的抗凝血劑,減少血栓形成的機會。此外,像高血壓、高血脂等危險因素也應該使用藥物進行控制。

2、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

在飲食方面,一定要避免高脂飲食、減少精緻碳水化合物、适量鹽分攝取,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而肥胖也會對身體造成負擔,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建議維持理想體重,并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周至少要有150分鐘低至中等強度運動,維持心肺功能。抽煙、喝酒都會增加心房顫動的風險,可以的話要趕緊戒掉。

房顫中風幾率有多大(原來是心房顫動在作祟)5

3、注意休息

除了按時服藥之外,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心髒保養。一般來說,高壓的工作,容易導緻心房顫動發作,務必妥善調适工作壓力,而且一定要避免過度勞累。不然,交感神經會過度興奮,心率不規則的風險也會增加。所以,在生活上,我們該休息、就休息,盡量不要熬夜。在情緒上,一定要保持樂觀的生活态度。

總而言之,心房顫動是老年人相當常見的心律不整,但是很多患者并沒有明顯症狀,容易錯過治療時機,等到中風發生時,才發現事态嚴重。如果偶爾會感到心悸、頭暈、胸悶、容易喘,或是摸到脈搏有不規則的狀況,就要進一步檢查,即使症狀自動消失,也不能掉以輕心。健康不是唾手可得的,是需要努力維持的,希望大家在工作之餘也要好好過生活,并留意身體發出的警訊,及早就醫、及早治療。#謠零零計劃##健康真知計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