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孫悟空人們多知道他賴以成名的是七十二般變化,和得自東海的那根定海神針。定海神針能長能短,可謂上通天,下達地。可這根定海神針的本體,究竟長寬高各是多少呢?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所使用的兵器,被叫做定海神針又名如意金箍棒或是靈陽棒。這根如意金箍棒本是昔年大禹治水時,從老君處求來地測水工具。當年老君用神鐵打造而成的如意金箍棒,重達一萬三千五百斤,中間是一段鎢鐵兩邊各有一段金黃色,棒子的大部分呈紅色。
在大禹治水完畢以後,如意棒就被他遺留在了東海中,成為了龍宮的震宮之寶。在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藝歸來,覺得沒有趁手兵器時,他便前往了東海龍宮求龍王送給自己一件趁手的兵器{西遊記第三回}。
當時東海龍王對悟空介紹道:我這海中藏有一塊,得自天河底的神珍鐵。當時悟空看的定海神針,可謂是霞光豔豔,瑞彩千條。而龍王便指着定海神針道:那放出萬道金光的便是。最初的定海神針看上去像是一根鐵柱子,約有鬥來粗,高二丈有馀。
究竟如意金箍棒的長寬高各是多少呢?想要知道答案,咱們就先要知道這些。《西遊記》本是吳承恩先生所著。吳承恩先生是明代人,而在明代一斤的重量相當于現在的0.597公斤,從一萬三千五百斤來推算,金箍棒的重量應該為8.06噸。
那麼金箍棒的長和圓柱面積寬度是多少呢?明代的一丈相當于現如今的3.1米而兩丈長就是所謂的6.2米,既然金箍棒是兩丈餘長,那麼咱們就可以得出結論金箍棒本體的長度應該在7米左右。
金箍棒被形容為約有鬥來粗,那麼咱們就可以推算出金箍棒的圓柱寬度了。鬥在明代是測量糧食的一種工具,而鬥的頂端面積換算成現代數值,應該為0.145平方米,所以如意棒的圓柱面積大概也是0.145平方米。
孫悟空自東海龍宮得到的如意金箍棒,表面看隻是一個接近7米的鐵棒。當它不斷變粗變長,再被悟空掄起來打妖怪時。很多妖怪就會對它有所藐視。但很多妖怪會忽略了金箍棒本身8.06噸的重量,再加上悟空掄起來的慣性,想想數十萬斤的重量,又有誰能招架的住呢?所以說悟空在《西遊中》是罕有敵手的。
比較有意思的是,因為悟空經常把金箍棒藏在耳朵裡,人們大多稱呼金箍棒為如意神針,其實并非如此。如意金箍棒應該被叫作如意神"珍"才對。這個珍字正代表了老君鍛造它時所用到的材料為神珍鐵。也說明了鍛造材料的珍貴程度。
{圖片來自網絡與文章内容無關,侵權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