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以前上班辦公室裡面全部都是女同事,有些結了婚的,有些沒結婚的,經常在一起玩,結了婚的女同事待在一起就開始讨論生孩子的事情,一旦發現有沒結婚的同事加入的話,這些婦女們就把未婚女孩給趕跑,你們不要來聽,聽完你們都不敢生孩子了!
因為女性身上有子宮,所以生孩子這件事情隻能由女性來完成,但是懷孕生孩子對女性來說,真的是一個非常難忘的經曆,特别是生孩子開宮口的那一段時間,是很多女性記憶深刻的!
生孩子主要有三個産程,第1個産程就是開宮口,開宮口大約要曆時12~14個小時,這12~14個小時媽媽能夠感受到的就是痛,到底有多痛呢?
有些媽媽說:像同時打斷12根肋骨這麼痛。
還有一些媽媽說:就像有人用刀戳你,感覺自己的身體被老虎鉗夾着一樣。
宮口開十指并不是開十個手指這麼大,其實就是子宮慢慢從一厘米開到十厘米的過程,一般需要12-16個小時,這個過程讓很多媽媽記憶猶新!而國外有人用十個實物來比喻媽媽“宮開十指”的過程,和一厘米到十厘米用不同的物品來表示,看着确實是非常的形象!
宮口開一厘米: 一波又一波的宮縮開始了
宮口開一厘米的時候,很多媽媽就剛出現規律性的宮縮,也就是大約隔半分鐘到一分鐘會出現幾秒到十幾秒的肚子疼。
當出現規律性的宮縮,媽媽就要趕緊上醫院了。
宮口開二厘米:大多數媽媽已經到了醫院
宮口開到兩厘米,一些媽媽已經覺得疼得很厲害了,這時候大部分媽媽已經到了醫院,有些醫生已經開始做内檢了,隻有内檢才能了解到宮口開了幾厘米。
宮口開三厘米:建議開始無痛針的注射
三厘米相當于一根香蕉的直徑,這時候可能距離剛開始的肚子疼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如果媽媽實在疼得受不了的話,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無痛麻醉,隻要在媽媽的脊椎後面紮有一根針,讓麻醉藥物緩緩地釋放,媽媽的疼痛感就能得到緩解。
宮口開四厘米:媽媽的保存體力
宮口開到4厘米,媽媽的疼痛感也會更強,如果沒有進行無痛分娩的話,最好使用呼吸減痛法來減輕疼痛。媽媽這時候主要是保存體力。
宮口開五厘米:媽媽的疼痛變得越來越頻繁
宮口開得越大,媽媽的宮縮強度越強,休息的時間也短,媽媽避免大喊大叫,因為大喊大叫會消耗力氣,影響後面生娃。
宮口開六厘米:媽媽疼得滿頭大汗
如果沒有無痛分娩的話,宮口能開到6厘米,很多媽媽已經滿頭大汗,而且羊水也慢慢地破出來,如果羊水還沒破,有一些護士會幫忙人工破水,羊水破了之後,後面宮口開的速度會更快。
宮口開七厘米:宮口張開的距離能夠放下一瓶易拉罐的啤酒
媽媽覺得越來越疼,甚至疼得連說話都沒力氣,但這時候胎兒也在不斷地努力向前鑽。
宮口開八厘米:疼得沒力氣
疼痛越來越密集,媽媽要做的是盡量地通過呼吸減少疼痛,避免哭鬧喊叫。
宮口開九厘米:孩子随時可能會出生,要趕緊去到産房
一般宮口開到9厘米都會把媽媽送到産房,因為越到後面子宮開口的速度也會越快,孩子随時可能出生。
宮口開十厘米:進入第二産程,胎兒降生
胎兒的胎頭一般是9.2厘米左右,隻要媽媽的宮口開到10厘米,胎頭大多可以順利地從産道分娩,當然有一些孩子頭比較大,比如說超過10厘米,那可能醫生就要用剪刀把媽媽的産道進行側切,方便孩子更好地出來。
媽媽的第一産程就是開宮口的過程,開宮口的過程很多媽媽的感覺就是非常的疼痛。
但現在醫療發達了,建議媽媽也可以選擇無痛分娩的方式,在宮口開到兩指左右進行無痛麻醉的注射,讓媽媽的疼痛度可以下降,也讓媽媽可以在開宮口的時候好好的休息,進入第二産程宮口全開,生孩子的時候才能有力氣生孩子。
而我們在懷孕和生産到底經曆什麼?很多媽媽可能也隻從網上看一些片面的知識,建議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可以購買一本《40周懷孕百科》。
裡面就有提到,我們在懷孕會經曆什麼?胎兒的發育過程是怎麼樣的?以及要注意的事項是什麼?比如孕10周左右是流産的高發期,孕媽媽這時候要避免做劇烈的運動,也不要長時間站立,避免下腹用力等等。
在生産的時候要注意什麼?比如羊水破了怎麼辦?宮縮是什麼感覺?宮縮時要怎麼用力才能更快讓寶寶生下來?在書裡都有清楚地寫出來。
可以說是媽媽孕期的枕邊書,讓媽媽在整個孕期有問題翻一翻就能找到答案,可以讓媽媽了解科學的懷孕知識,升級當媽也不再恐懼,不會過于焦慮。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擊雙胞胎哥哥從小吃鈣片,弟弟從小吃維生素AD,長大後顔值差距大
從小“吸手指”和“不吸手指”的孩子,長大後,五個方面差距很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