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是由忽必烈建立的曆史上少有的大一統的國家,其疆域遼闊,在曆史上是空前的。但是為什麼一個如此強大的帝國僅曆時98年就分崩離析呢?
經過對元朝曆史的研究了解,原因如下:
1、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作為一個崇尚武力的遊牧民族,缺乏管理大國的經驗和手段
蒙古族是中國北方的一個遊牧民族,他們由于生活習慣的原因在曆史的大多數時間都是處于松散的管理狀态。元朝建立以前,蒙古是由好幾個部落共同管理,部落之間經常處于戰争狀态,最後鐵木真經過一番努力才統一蒙古各部落。所以蒙古族的管理經驗相當的匮乏,他們隻有管理小型部落的經驗,沒有管理一個大一統的國家的經驗,這也不可避免的為他們短暫的國祚埋下伏筆。
他們以前都是靠武力來統一部落,規章制度方面都很粗糙,崇尚的是武力治國,并不是依法治國。這個可以從他們直到元英宗時期才有一部正式的法典《大元通制》就可以看出來。
遊牧民族的特色就是崇尚武力,這是他們的生長環境和生長基因決定的。而這種行為方式就會造成了宗室經常為了皇位而兵戎相見,争奪皇位通常也都是以武力來定勝負。元武宗就是通過一隻三萬人的軍隊就可以控制上都,直接奪取帝國的最高權力。
所以元朝的這種皇權不能很好的控制軍隊,而軍隊可以奪取皇權的方式,使得國家經常處于動蕩之間,不能很好的發展。這也是他們缺乏管理經驗的表現,因為中國曆代的漢族皇朝,都會通過系列性的制度來加強皇權對軍隊的控制,最有名的當屬趙匡胤的強幹弱枝和兵不識将将不識兵的軍事改革了吧。
2、元朝宗親貴族的權力很大,國家始終不能真正的完成集權統治
元朝的宗親貴族的權力很大,他們有自己的領地,在自己的領地内,這些貴族擁有行政、軍事、司法等權力,有點類似于漢朝的分封制度。所以這就造成了宗親諸王的實力都很強大,不聽中央的号召。地方的強大就會造成尾大不掉,中央的權力始終不能滲透進貴族的領地内,造成國中之國的局面,這種局面無疑會加速元朝的衰落。
元仁宗通過延祐複科想要通過開科取士來改革國家,鞏固自身統治加強中央集權,但是此舉已經觸動了蒙古貴族的政權利益,遭到他們的抵制,後來元仁宗為了能是兒子順利接班,再一次的終止了他的集權改革,所以宗親貴族的權力很大,造成了國家不能完成集權統治,這樣就會加速元朝的滅亡。
而這種局面,對于漢族統治者來說是相當有經驗的,前有漢朝文景之帝的削弱藩國的經驗可以借鑒,後又漢武帝的推恩令的陽謀。但是對于元朝皇帝來說,他們知識相對比較匮乏,沒有這種經驗,所以終其一朝,始終不能完成中央集權統治。
3、元朝作為一個多民族的王朝,其四等人制度是其短暫國祚的根本原因
元朝由于經常對外開闊疆土,其治下的民族很多,是一個多民族的大一統王朝。但是元朝的“四等人制”是極其不符合當時的國情的。四等人制度也是元朝快速滅亡的根本原因,因為不平等的對待使得被統治下的不同種族的人民對國家的歸附感較弱,這就為地區的動蕩埋下有利條件。
最早提出元朝"四等人制"一詞的是1900年屠寄著作的《蒙兀兒史記》 ,之後則被學者廣泛的引用 。四等人制度是根據蒙古所征服地區的時間順序,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這樣的制度劃分體現的是不同人種所擁有的資源權力的不同,蒙古人作為統治民族位列第一人種,他們擁有各種特權,所能分享的政治經濟資源是其他三種人種所不能比拟的。
這樣的劃分結果就會導緻了民族的矛盾和被統治的其他民族的人民的歸屬感較弱。而且蒙古族作為一個遊牧民族,他們在治理經驗以及文化水平上都是明顯弱于當時的漢人的,這樣就會導緻劣币驅逐良币,一個什麼都不懂的人去領導一群很有水平的人,結果可想而知。
4、蒙古保守勢力強大,皇帝沒有可依靠的另一股勢力來平衡
蒙古保守勢力在元朝是相當的強大,曆任皇帝都沒有可依靠的另一股勢力來平衡朝局,這樣就造成了就算皇帝有心改革,勵精圖治,但是保守勢力不配合,皇帝就會束手無策,成為一個光杆司令。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元仁宗時期的官員漢化的改革,元仁宗想要通過漢人的力量來平衡蒙古的貴族保守勢力,但是沒想到保守勢力如此強大,最終隻能暫緩其改革進程,連“延祐複科”和“延祐經理”這兩項利國利民的改革都不了了之。
而元英宗通過以儒治國加強中央集權,直接遭到蒙古保守勢力的反撲,最終造成“南坡之變”,被刺殺告終。
以上就是元朝雖然強大,但是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了國祚如此短暫的原因。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為什麼元朝如此短命了,因為其自身的文化底蘊,也可以說是文化傳承的緣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