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本頭條号】更多關于制度、流程、體系、崗位、模闆、方案、工具、案例、故事、圖書、文案、報告、技能、職場等内容,弗布克15年積累免費與您分享!
閱讀導航→
01 年度員工培訓計劃書
02 培訓效果評估報告書
一、年度員工培訓計劃書
年度員工培訓計劃書
一、編制目的
編制本計劃的目的在于加強對培訓工作的管理,提高培訓工作的計劃性、有效性和針對性,使得培訓工作能夠有效地配合和推動公司戰略轉型和年度經營目标的實現。本計劃主要内容為公司年度人力資源部培訓工作的具體内容、時間安排和費用預算等。
二、計劃依據
公司年度業務經營目标和發展戰略、崗位說明書、部門培訓需求調查、部門及個人訪談、集團戰略轉型目标、公司對培訓工作的要求、公司現有人力資源狀況分析、年度人力資源需求狀況分析。
三、培訓工作的原則、方針
為确保培訓工作具有明确的行動方向,人力資源部特制定了培訓原則、方針和要求,用以指導全年培訓工作的開展。
(一)培訓原則
實用性、有效性、針對性為公司培訓管理的根本原則。
(二)培訓方針
以提升全員綜合能力為基礎,以提高員工實際崗位技能、團隊協作融合和工作績效為重點,建立具有××特色的全員培訓機制,全面促進員工成長與發展和員工隊伍整體競争力提升,确保培訓對公司業績達标和戰略實施的推進力。
四、培訓工作的四個要求
(一)鎖定戰略與未來發展需求
(二)鎖定企業文化建設
(三)鎖定中層以及後備隊伍能力發展
(四)鎖定内部培訓指導系統的建立和提高
五、培訓工作的六個目标
(一)建立、理順與不斷完善公司培訓組織體系與流程,确保培訓工作高效運作
(二)傳遞和發展××文化,建立員工特别是新員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認同感
(三)重點推進直線經理的技能培訓,以保證各部門具體工作保質保量完成
(四)進一步完善培訓課程體系,确保培訓内容和企業文化的一緻性
(五)推行交叉培訓,實現企業資源共享和員工業務能力提升
(六)加強培訓及企業文化對分公司的輻射
五、培訓體系建設
(一)交叉培訓體系
全面推行交叉培訓,通過“應知應會基礎知識講座”和“部門間業務傳遞”兩部分的培訓,實現員工從兩個不同角度對企業信息和技術的全面了解,以改變部門之間協作不精确、相互不夠了解的現狀。
(二)内部培訓師體系
提高培訓管理水平,降低培訓成本,完善企業知識積累和傳承;人力資源部将通過甄選、培訓、考核和評定,至少開發10位内部培訓師,而且年授課量不低于30小時
(三)多樣化培訓方式
在内外訓、拓展等原有培訓形式上,提高培訓的靈活性和有效性,使得員工可以自由安排培訓時間。開展包括開展讀書活動、互聯網培訓、光盤教學、培訓雜志在内的課程輔助培訓方式。
(四)初步建立員工職業生涯發展系統
建立以公司全體正式員工為基礎,以業務主管及其以上人員為重點的職業生涯發展系統;為每個員工建立培訓檔案和公司内職業發展規劃,結合崗位說明書制定與職位升遷相關的必須參加的培訓項目列表。
(五)培訓評估體系
通過四級評估體系,對培訓進行評估。評價培訓工作的實施效果,總結得失,為下一年度培訓工作的展開提供指導。
(六)培訓激勵體系
為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培訓成績優異的員工,将給與适當的獎勵,對培訓成績不合格的員工給與一定懲戒。
六、年度課程編排計劃
(一)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課程安排
新員工入職培訓的課程具體安排如下表所示。
新員工入職培訓課程安排表
項目 |
時間 |
内容 |
講師 |
入職培訓 |
1H |
入職基礎、公司要求簡述 |
×× |
月訓 |
2H |
公司曆史、發展目标、工作方針、理念精神、組織機構、部門及相關領導、辦公系統、企業文化 |
×× |
0.5H |
行政規章制度 |
×× | |
0.5H |
安全培訓 |
×× | |
0.5H |
财務規章制度 |
×× | |
0.5H |
人事、績效考核規章制度 |
×× | |
0.5H |
新員工培訓考核 | ||
周訓 |
1H |
新員工入職交流 |
×× |
0.5H |
公司相關政策宣導 | ||
指導人指導 |
試用期 |
專業技能培訓 |
×× |
科學的工作方法 | |||
團隊合作技能 | |||
戶外拓展培訓 |
2季度/4季度 |
團隊合作、挑戰自我 |
×× |
(二)在職人員的培訓課程安排
在職人員的培訓課程安排見下表内容所示。
在職培訓課程安排表
專業類别 |
部門 |
培訓項目名稱 |
培訓形式 |
培訓時間 |
拟受訓人數 |
綜合能力提升系列 |
全體員工 |
精确管理 |
内訓/自訓 |
1季度 |
全體員工 |
壓力情緒與逆商管理 |
自訓/讀書會 |
全年 |
全體員工 | ||
時間管理與工作組織技巧 |
自訓/讀書會 |
全年 |
全體員工 | ||
培訓師系列 |
内部培訓師 |
企業内部培訓師培訓 |
内訓 |
2季度 |
45人 |
企業文化宣導系列 |
全體員工 |
××文化 |
内訓 |
待定 |
全體員工 |
交叉培訓系列 |
全體員工 |
部門間業務傳遞培訓 |
自訓 |
全年 |
全體員工 |
管理系列課程 |
運用中心 營銷中心 |
管理高爾夫 顧客關系管理 |
内訓 |
3-4季度 |
40人 |
财務 |
企業内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
公開課 |
2-4季度 |
2 | |
客服 |
呼叫中心運營管理 |
公開課 |
2-3季度 |
8-10人 | |
全體員工 |
商務禮儀與專業形象 |
内訓 |
2-3季度 |
全體員工 | |
管理層 |
流程管理的理念和應用 |
公開課 |
2-3季度 |
3 | |
人力資源部 |
如何确定素質模型及其應用 |
公開課 |
3月 |
2 | |
物業 |
物業員上崗 培訓 |
公開課 |
待定 |
5-10人 | |
營銷中心 客服中心 |
雙赢談判技巧 |
内訓 |
2季度 |
16 | |
集團客戶關系深入維護及銷售精要 |
公開課 |
1季度 |
10 |
七、财務預算
(略)。
八、培訓效果評估
1.為了使學員更好地消化吸收培訓所學的知識,引導學員将所學的知識、技能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将知識、技能和廣大員工交流共享,公司所有培訓将通過四級評估體系對培訓進行評估。
2.在公正評估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對培訓成績優異的員工,将給與适當的獎勵,對培訓成績不合格的員工給與一定懲戒。
九、計劃控制
(一)季度及月度計劃
培訓專員在上季度末或月度末分解年度計劃,提供季度或月度計劃給人力資源部經理并抄送各部門經理。
(二)月度培訓總結
下個月10日前遞交月度培訓總結給人力資源部經理并抄送各部門經理。
(三)部門自訓資料收集
各部門綜合秘書在下月5日前提供上月本部門所有培訓信息至人力資源部培訓專員。
二、培訓效果評估報告書
××企業車間操作人員培訓效果評估報告書
通過今年年初的培訓需求調查和分析,人力資源部針對車間操作人員的工作績效和行為表現,發現在實際的工作中不少員工常常出現一些工作方向模糊、崗位環境混亂、技術參差不齊、工序流程不暢等的問題。
針對這些問題,為了進一步提高員工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人力資源部與培訓專家一起進行了有效的分析,并結合年度培訓計劃提出了此次培訓方案。并于×月×日在公司報告廳舉行了車間技術能力培訓,各車間操作人員共×人參加了此次培訓。
通過培訓的實施在員工中取得了較強烈的反響。以下為此次培訓的反饋。
一、反應層評估
反應層的評估主要采用的是問卷調查的方法。人力資源部在培訓期間共下發培訓效果調查問卷×份,培訓結束之後,回收×份有效評估問卷,以下問卷結果統計分析情況。
(一)問卷統計分析結果
1.對于課程是否符合工作需要的評價(如下表所示)
培訓課程是否符合工作需要調查統計表
滿意層次 |
優良 |
良好 |
尚可 |
較差 |
極差 |
所占比例 |
59% |
37% |
4% |
0% |
0% |
從上表可以看出,受訓人員中有96%的人認為課程較符合工作需要。
2.針對此次課程内容是否清晰、是否易于理解的評價(如下表所示)
課程内容滿意度調查統計表
滿意層次 |
優良 |
良好 |
尚可 |
較差 |
極差 |
所占比例 |
28% |
59% |
13% |
0% |
0% |
從上表可以看出,87%的受訓人員對課程内容的評價達到“良好”以上。
3.對講師是否準備充分的評價(如下表所示)
講師準備充分性調查統計表
滿意層次 |
優良 |
良好 |
尚可 |
較差 |
極差 |
所占比例 |
38% |
47% |
15% |
0% |
0% |
從上表可以看出,85%的受訓人員認為培訓講師準備較為充分。
4.對此次培訓能接觸到新觀點、新理念和新方法的評價(如下表所示)
培訓内容新穎度調查統計表
滿意層次 |
優良 |
良好 |
尚可 |
較差 |
極差 |
所占比例 |
38% |
50% |
12% |
0% |
0% |
從上表可以看出,88%的受訓人員認為此次培訓帶來了新觀點、新理念和新方法。
5.對此次培訓有助于梳理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的評價(如下表所示)
培訓是否有利于工作調查統計表
滿意層次 |
有很大幫助 |
有一些幫助 |
僅有一點幫助 |
說不清楚 |
一點也沒有 |
所占比例 |
35% |
50% |
10% |
5% |
0% |
從上表可以看出,85%的受訓人員認為本次培訓對于梳理工作思路和工作流程均有一些幫助。
6.本次培訓内容在工作中運用的機會(如下表所示)
培訓内容可應用程度調查統計表
滿意層次 |
有很多機會 |
有機會 |
說不清楚 |
一點也沒有 |
所占比例 |
30% |
63% |
7% |
0% |
從上表可以看出,93%的受訓人員認為培訓内容在工作中都有機會加以運用。
(二)小結
本次評估調查的基本滿意度達到85%及以上,85%以上的受訓人員均對此次培訓給予了良好的評價。培訓内容與受訓人員的工作密切結合成為本次培訓的亮點。
二、學習層評估
學習層的評估内容主要是學員掌握了多少知識和技能,記住了多少課堂講授内容。因此,人力資源部根據課程内容設計了筆試和實踐操作兩種考核方式,并對考試進行了認真的評判工作,考核成績如下表所示。
車間操作人員培訓成績表
考試成績 |
0~60 |
60~70 |
70~80 |
80~90 |
90~100 |
所占比例 |
2% |
14% |
22% |
57% |
5% |
在此次考試中,98%學員都達到及格水平,其中有63%的學員達到良好(80分以上)水平。其中,隻有2%的學員沒有達到60分的及格标準,根據培訓制度沒有及格的員工在一周後重新進行了學習和補考,并且全部得以通過考試。
三、行為層評估
對于生産流程和操作規範的培訓效果評估,人力資源部采取觀察的方式進行。下表是本次培訓的觀察記錄表。
培訓效果觀察記錄表
培訓課程 |
增進個人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
培訓日期 |
××××年×月×日 | |
觀察對象 |
受訓人員的全部工作過程 |
觀察記錄員 |
××× | |
項 目 |
具體内容 | |||
觀察到的現象 |
培訓前 |
1.工作崗位環境髒亂,地面丢棄物和成品不分,有個别煙頭出現 | ||
2.操作工具亂丢亂棄,經常無序擺放 | ||||
3.工作流程無序,前後銜接不流暢,許多工作有頭無尾 | ||||
培訓後 |
1.工作崗位環境得到改善,地面丢棄物和成品擺放到位,無煙頭出現 | |||
2..操作工具合理歸位,擺放符合培訓内容要求 | ||||
3.工作流程基本理順,工作銜接流暢到位,操作程序完整有序 | ||||
結 論 |
1.工作環境和工作面貌得到改善和加強,工作效率有了很大提高 | |||
2.應當繼續開展一系列的技術職稱培訓,以鞏固這種工作狀态 |
四、效益層評估
效益層評估在培訓後兩個月進行,主要利用車間操作人員受訓後勞動效率和生産質量的提高來間接說明培訓所産生的經濟效益。以下是本次培訓成本和收益的分析對比。
(一)成本分析
本次培訓所産生的成本如下表所示。
培訓成本分析表
成本構成 |
具體名目 |
金額(單位:元) |
直接費用 |
培訓講師費用(包括授課費、交通、食宿等費用) |
3 000 |
培訓資料購買費用(打印複印、教材購買) |
500 | |
培訓場地、設備器材租金(企業内進行) |
0 | |
其他雜費(礦泉水、水費、電費) |
600 | |
間接成本 |
培訓組織人員的時間成本(小時工資水平×所耗時間) |
1 000 |
受訓車間人員的時間成本(小時工資水平×所耗時間) |
5 000 | |
領導給予支持的時間成本(小時工資水平×所耗時間) |
2 000 | |
總成本 |
12 100 |
(二)收益分析
該企業生産車間的日産量為1 000個。培訓前,生産過程中經常出現以下兩個問題:一是每天生産的8%的電子因性能不符要求而報廢,二是工人怠工情緒比較嚴重,遲到、早退現象比較嚴重。而經過培訓,車間人員遲到、早退現象也好轉,日産量增加了100個;工作态度明顯好轉,廢品率下降了2%,。
下表簡單分析了此項培訓的收益。
車間人員培訓收益分析表
生産成果 |
衡量指标 |
培訓前 |
培訓後 |
改善成績 |
年收益(按250個生産日,電子單價為6元) |
産量 |
生産率 (日産量) |
1 000個 |
1 100個 |
每天多生産産品100個 |
100×250×6=150 000元 |
質量 |
廢品率 (日廢品量) |
1 000×8% (即80個/天) |
1 100×(8%-2%) (即66個/天) |
每天少生産廢品14個 |
14×250×6=21 000元 |
(三)投資收益率計算
在不考慮間接收益和培訓效益發揮年限的情況下,來計算其投資收益率。
即為(150 000 21 000)÷12 100=14.13,可得出此次培訓的投入産出比為1: 14.13。
五、培訓總結
此次培訓是非常有針對性的訓練,對提高車間操作人員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績效有很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分析,有幾點事項值得注意。
(一)比較好的方面
1.課程内容針對性比較強,與工作的結合度較高,難度适中。多數知識點需要學員結合實際工作的具體情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所以培訓後的回顧和應用對培訓的效果有直接的影響。
2.學員反響比較好,大部分表示此次學習對自己更好地開展工作有較大的幫助,提高了個人的技術水平和工作效率。
3.車間的工作環境和工作面貌得到極大的改善,工作在順暢有序地進行。
4.培訓後的經濟效益改善比較明顯。不但車間的生産效率得到提高,而且生産質量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産生的預期收益将有效保證企業年度計劃的完成。
(二)需要改進的地方
1.有一部分員工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參加此次培訓,根據公司的相關規定及要求,人力資源部将對這部分員工受訓記錄進行調查,并對未達到受訓要求的員工進行相應的處罰。同時,要求這些員工與此次培訓不合格的學員一起參與下次的培訓。
2.員工參與集體活動的積極性有待進一步的提高,許多員工在培訓中的表現并不十分積極。
#培訓##人力資源##行政部#
本文由弗布克原創,版權歸屬弗布克,歡迎轉發,禁止轉載,抄襲、洗稿,侵權必究。
領取本資料的Word、PDF版完整内容方法:
1.本資源編号:926。
2.關注 評論 轉發,然後私信“資料”。
更多相關資料可點擊下面“了解更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