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押印”呢?
押,也稱“押記”、“花押”、“署押”等,是指在公文、契約上的簽字或畫上某種記号,以作憑信。
元 釋迦牟尼佛押印
明 鼻鈕銅押印
古人遇到交易買賣、借貸典當、公堂作證或擔任中保,當事人都要在文書上簽字,表示同意擔責,文書才具有法律效力,稱之為“押”。
然而,古代的民衆受教育程度又很低,不識字的人占據了很大的比例,可是他們對契約及信用擔保又有着同樣的需求,很多時候都必須押字代名。于是就有了可作為簽字憑證的押印。
遼金 人物押印
遼·鼻鈕契丹文銅押印
押字的廣泛應用還是在宋代。據(宋)周密《癸辛雜識》記載:
押字不書名,餘近見先朝太祖、太宗時朝廷進呈文字,往往隻押字而不書名。初疑為檢底而末乃有禦批,殊不能曉。後見前輩載乾淳間禮部有申秘省狀,押字而不書名者,或者以為相輕緻撼。範石湖聞之,笑而陋,雲:“古人押字,謂之花押印,是用名字稍花之,如韋陟五朵雲是也。”豈唯是前輩簡帖,亦止是前面書名,其後押字,雖刺字亦是前是姓某起居,其後亦是押字。士大夫不用押字代名,方是百餘年事爾。
明 鼻鈕契丹文銅押印
金元時期 獸鈕押印
明 獸鈕銅押印
宋元押的種類十分豐富,從藝術角度來分,大緻可以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一)楷書押印;
(二)單花押印;
(三)楷花押印;
(四)八思巴文押印;
(五)圖形押印。
明 鼻鈕銅押印
唐-明 押印
元代 “山水堂”白玉龍鈕押印
宋元 銅押印
押印對于篆書印章的突破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 它在印章史上突破了篆書的束縛,開辟了多種文字乃至圖案入印的新天地。
押印是印章史上最後一個自成體系具有創新意義的高峰。其中姓押多為姓漢字名花押,或姓少數民族文字名花押,也有少量姓漢字名少數民族文字者。
宋元印章中的楷書多為摒棄了正統的官方通行體,即以顔、歐、柳、趙為代表的、後來終于程式化了的館閣體,而是采用了類似北碑的天真樸實、易于誇張變形的民間書體入印,很好地繼承了有篆刻意味的形式。故今存前代押印,有作花字者,也是押印體式的一種。
後來體式變化多端,形式豐富多樣,作為印章的一個獨立的體系,押印的意義不在古玺、漢印之下。
【聲明:文章内容搜集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