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駕仕派的原創文章,來自撰稿人吳朗。
半小時内開完了傳祺GS3、傳祺GS7、傳祺GS8等四輛SUV,一方面對比感受非常直觀;另一方面,時間太短,隻能抓主要的部分着重體驗。至于第四輛SUV?探界者嘛,駕仕派的自購長測車,開着去試駕場地的,正好做個參考坐标。
先抛出一個驚訝的發現。因為之前其他媒體測試時,都說傳祺GS7和傳祺GS8的車身主要長短差别是在後輪以後,數據也顯示,二者之間的長度差别不過一個iPhone 4S的長度。但是!我發現,這個長度差别竟然體現在了第二排的空間上——傳祺GS7的第二排要短一點。
傳祺GS3:輕巧靈活,空間、動力夠用
之前上市時我就跟大家聊過,傳祺GS3的外觀和内飾繼承了傳祺GS4以來良好的家族設計元素,整體上有積極的提升作用。傳祺GS3還有一個讨巧之處,就是在同級車型中,車内空間表現挺好,前後排都不會太局促。
雖然試駕時間不長,幾腳油門下去,對傳祺GS3這套1.3T 6AT動力系統的感覺是:輕快。
試駕場地為全水平瀝青鋪裝路面,行車路線是用樁桶擺成的之字形彎道。傳祺GS3的方向盤在全左全右的擺動中,表現出清晰适度的轉向和回饋。每個回頭彎都能通過精準的操作順利通過。
深踩油門,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整體響應積極,加之車身不重,帶來的加速感還是挺線性的,幾乎沒有感受到1.3T發動機的渦輪爆發點。急刹車時,傳祺GS3的懸挂表現有力,車頭下壓幅度在合理範圍内。
總結一下:傳祺GS3應該是部“一個人駕駛有趣、全家乘坐夠用”的城市SUV。
傳祺GS7、傳祺GS8第二排空間對比感受
說回文章開頭那個話題,我們先來直觀的看它們第二排兩個地方的對比。
第二排座椅的腳部空間,42碼的鞋。傳祺GS7把腳放到圖中的位置,鞋前後幾乎就頂滿了,往中間挪一下空間倒是非常充裕。再看傳祺GS8,雖然有腳墊,但我掀開看過,座椅支架的位置就是腳墊包邊的位置,腳前部空間明顯更加充裕。
傳祺GS7
傳祺GS8
如果這還不明顯,我們再看另一處:前後位置固定的後排中間。
傳祺GS7的中間,腳放進去後,剛好滿滿的一腳,無法移動。傳祺GS8的中間,腳放進去後,還有半個iPhone 4S的長度。
傳祺GS7
傳祺GS8
可以下斷論的是:雖然傳祺GS7和傳祺GS8車長相差不大,但在第二排位置和後備箱空間兩方面,都進行了重新設計。
傳祺GS7
傳祺GS8
按理說兩車進行重新設計後,駕駛感會有不同。可惜試駕時間和距離很短,這裡隻能跟大家分享下加減速的感受。
傳祺2.0T 6AT動力組合:力沉、勁猛
即使我開着探界者去試駕傳祺GS7/GS8,但上車後,仍然明顯感覺後兩者車身更大,車的邊界離自己更遠。
車身重量方面,傳祺GS7頂配(1860kg)比探界者頂配(1710kg)重了約150kg,加之探界者發動機功率強,9AT傳動直接,探界者兩驅模式下加速暴躁,偶爾還要在路上跳個舞,扭幾下屁股。相比之下,傳祺GS7/GS8的地闆油加速表現就要沉穩得多。
傳祺GS7
傳祺GS7/GS8的2.0T 6AT(愛信)動力組合,在地闆油加速時,比之前我們試駕的長安CS95 2.0T 6AT(愛信)響應更快一些,短暫的蓄勢之後,能壓抑着車頭的上擡,将大大的車身推動前進。此時感覺車身NVH表現也不錯,大部分發動機聲音能被隔離。
傳祺GS7
不過,急刹車時,所有較大的家用SUV都有一個問題,就是點頭太明顯。所以大家平時還是盡量保持較遠車距,提前刹車的好。
傳祺GS7和傳祺GS8内飾上的不同感
傳祺GS7中控等細節處用的是碳纖維紋路的飾闆,傳祺GS8用的是木紋。在實際感受中,傳祺GS8在車門内部扶手附近用的反絨皮材質很讓我驚喜,和木紋呼應,絕對的豪華感呈現。
比較意外的是,一輛中控屏保護膜都還沒撕的傳祺GS7新車,座椅皮面就出現了這麼多折痕。
駕仕總結:
在駕仕派老司機群裡一說,大家都認為傳祺車型外觀設計不錯,甚至有意見認為傳祺GS7的外觀更霸氣。我在現場更詳細地觀察傳祺GS8的内飾後,也明白了車型熱銷的另一個原因:反絨皮等細節太優秀。
張帆帶領設計團隊的正向設計值得我們鼓掌,廣汽集團為了保證品質延遲上市、控制銷量的做法也極有遠見。接下來,傳祺車型需要用耐久性、穩定性為自己塑造用戶口碑,才能更受到大家的認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