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拍這部劇的時候她隻塗了唇膏

拍這部劇的時候她隻塗了唇膏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2 03:06:58

拍這部劇的時候她隻塗了唇膏(再也不自導自演了)1

于震飾演有情有義的大師兄于鐘聲

文/羊城晚報駐京記者 王莉

實習生 張熹珑

由王之理編劇、于震自導自演的現實題材劇《鼓樓外》正在北京衛視熱播。劇中原汁原味的北京風情和“藝大于天”的工匠精神,令不少觀衆深有感觸,紛紛點贊該劇匠心濃郁、京味十足,在接地氣的師徒故事中流淌出溫潤人心的人生感悟。近日,該劇導演兼演員于震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的采訪。談到這段自導自演的經曆,他笑稱:“感覺自己已經人格分裂了。”

鼓樓之外,尋常生活中的人與事

坐落于北京中軸線北端的鼓樓是北京的标志性建築之一,也是陪伴于震成長的童年回憶,“那個地方,每條胡同甚至每家人,我都太熟悉了”。在于震眼中,那裡是富有人情味的一片土地,對這片土地的熟悉和熱愛,讓他一直心懷拍攝北京題材作品的願望。

在拍電視劇《我的二哥二嫂》過程中,于震與曾執筆《情滿四合院》《正陽門下》等熱播京味劇的編劇王之理結緣。“我就跟王之理老師約稿,幫我也寫一個京味戲。”他告訴王之理,自己從小在北京長大,住在鼓樓灣,很喜歡北京文化。兩人一拍即合,一部關于鼓樓灣的作品應運而生。

《鼓樓外》想要表達什麼?于震解讀道,首先是孝道,無論任何角色都是很孝順的,哪怕是“反派”二師兄這樣有點自私、有點小心思的人,回到胡同裡、住在大雜院裡,他的首要角色是兒子,“有了一點錢首先幹的事就是給自己的父母買房”。其次是關乎人的追求,于震提到,劇中人物在不同階段追求的東西都不一樣:“可能是情感,可能是财富,也可能是利益,但是繞了一圈最終會發現,最根本的追求是不忘初心,是自己本身的手藝,那是有抓頭、有奔頭的。”

“這部劇最大的特點是大家能看見尋常生活中的人與事,無論是新北京人還是老北京人。”于震把《鼓樓外》定義為一部現代劇,聚焦普通北京人的生活。他提及,真實是劇集的一大特點,這也體現在劇組使用的道具上。“我們劇裡用的家具都是真的,真的黃花梨家具、紫檀家具,專門去家具店借的。”于震透露道,道具“待遇高”“惹不起”,“有一套價值幾百萬的家具,有專人照顧。演員們一拍完戲都躲得老遠——太貴了,怕碰壞!”

自導自導,一次重要的創作曆練

于震在前不久的爆款劇《人世間》中因出演反派駱士賓,這次在《鼓樓外》中飾演有情有義的大師兄于鐘聲。對于這個角色,于震表示:“于鐘聲比較悶、認死理,釘是釘、鉚是鉚,一絲不苟,無論做什麼都要踏踏實實地去做。當利益和自己堅守的底線發生沖突的時候,利益一定是給底線讓路的。這是這個人物的根,無論他做什麼行業、做什麼事,這都是他堅守的。這種精神在當下挺難得的。”

除了擔綱主演,于震也是《鼓樓外》的導演。在他看來,演員是感性的,活在角色裡;導演是理性的,活在劇裡。“我呢,是一會兒活在這部劇裡,一會兒活在演員角色裡,這是太難的一個挑戰。當導演得指揮劇組的服裝、化妝、道具、攝影、美術、錄音等部門,一定是理性地在說應該怎麼準備;而演員是不用管這些的,踏踏實實把角色演好就行了。”自導自演完《鼓樓外》之後,于震坦言“感覺自己都人格分裂了”。

在兩個角色之間不斷切換的過程中,于震意識到自己一心難以二用。“這部劇真的是挺考驗我的,拍完這部戲後我就不再自導自演了,因為我覺得哪方面都有欠缺。而且我還是一個比較追求完美的人,要不我踏踏實實導一部劇,要不我就踏踏實實去演一個劇,這是兩個行當。”但是,這次自導自演的經曆也給他的人生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這次經曆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重要的創作曆練,我也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雖然辛苦,但現在看到這部作品成功播出,我心裡還是很甜的。”

來源: 羊城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