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一直關注最近幾年的蘋果産品,你會發現,曾經的業界大佬,最近幾年思路越來越不清楚了,手機的設計開始失去大衆的審美,硬件似乎失去了創新,還推出了起步售價高達6500元左右的ipad Pro系列,雖然官方主推讓iPad成為“生産力”,但是顯然,iPad Pro的設計難以支撐生産力擔當,哪怕他擁有超過A13的處理芯片,哪怕擁有極高的算力,觸摸操作 iOS系統注定它難以像微軟的Surface平闆電腦那樣真正的成為日常文檔處理的主力生産工具。
而果粉們也都用一句“買前生産力,買後271”來吐槽iPad要做生産力工具這件事。
我自己也親自體驗過,那時候去日本旅遊,但手下自媒體放不下啊,想簡單的碼幾篇字,到時候發一下,但帶個筆記本太重,iPad确實夠輕薄,方便打開處理,配合一個藍牙鍵盤,也确實足以應付文檔處理,但發起來吃力啊,沒有鼠标,沒有光标,我覺得單單是文檔和發布,iPad Pro都隻做到“能做”,但離開“做好”,還有大概2個Surface的差距。最終,我還是選擇了帶Surface去旅遊,畢竟這個價格,買個入門的老款Surface Pro都沒有問題了。簡單的圖文處理,Surface的完整WIN體驗比在iOS上搗鼓來搗鼓去要舒服太多。
要說生産力,我覺得iPad Pro真正能做的上生産力,能明顯比其他設備有優勢的地方,1是畫圖,2是修圖後期,追加的USB-C插口,不是給你插U盤的,而是接數碼相機。iPad Pro對于繪畫高手,和圖像工作者,應該是神器,出去拍照,立刻可以接到iPad Pro查看RAW圖像的效果,并且用Lightroom後期修圖,觸摸的修圖體驗完全不比鼠标差,比起Surface,iPad Pro可以比WIN10的平闆模式,更像一個平闆,獲得更輕松便捷的操作體驗,并且更輕薄、更易攜帶,尤其是11寸的小版本的時候。并且iPad Pro那塊色準接近專業屏幕的LCD來說,對于攝影愛好者、甚至攝影工作者來說,都是非常友好的。
畫畫方面,雖然軟件上的優勢肯定沒有WIN10帶的完整版的一些專業的繪圖軟件好,但是iOS上的一些專業繪圖軟件足以繪制出商業級的圖像,就我這個業餘的愛好者來說,過去用數位闆,後來用Surface,現在用iPad的我來說,個人還是覺得iPad Pro的體驗最佳,尤其是Apple Pencil二代的那個筆,體驗很棒。
而在IOS13.1發布之刻,蘋果也實裝新的iPad的專屬新系統,iPad OS。這次iPad OS更新了諸多功能,包括一些手勢操作,讓複制、粘貼,這些和“生産力”更相關的操作變得更加快捷方便,最重要的是,這一次,iPad 開始支持U盤了。
經過筆者使用普通的市售閃迪的128G USB-C接口的U盤插入iPad Pro,iPad Pro确實可以從“文件”這個菜單讀取到U盤中的内容,包括圖片、視頻、音頻和文本文檔,并且可以通過長按實現基礎的複制、粘貼等操作,并且可以把iPad Pro裡的各類文章以“複制”“粘貼”的方式拷貝到這個U盤中。要注意的是,筆者測試了,必須用exFAT的磁盤格式,蘋果才能識别,用NTFS的U盤,是無法識别的。
盡管之前iPHONE可以通過指定的硬件,插入專用的U盤,通過第三方的APP來實現U盤的讀寫,但是這次iPad可以使用普通的U盤,确實是離開“生産力工具”更近了。大容量的U盤可以輕松快速的将視頻、圖片素材導入到iPad,創作完也可以輕松的導出,再加上更新的一些手勢來完成文字編輯的複制、粘貼的操作,蘋果真心把iPad當做生産力的目标是很明确的,雖然目前還沒法做到像MAC OS那樣流暢的進行生産力的操作,但可以從這次的更新感受出,iPad和MACBOOK的邊界在變得模糊,接未來可能接上藍牙鍵鼠,插上U盤,用一些全功能的APP就真的能像MAC那樣去創作,那麼,6500塊的超貴iPad Pro那秒天秒地的算力,才沒有變成娛樂的花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