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上過20次春晚的小品演員,潘長江無疑是成功的!銀幕上的醜,本是許多觀衆心目中的“小可愛”,但“潘嘎之交”傳出之後,卻讓潘長江的形象活生生“醜”到了現實中。#潘長江##潘嘎之交#
關于潘長江的身高,他母親曾經在節目中說是因為小時候家庭條件不好,營養不良造成的;目前公認的原因是小時候得了尿崩症吃藥過多所緻,最後多虧一位老中醫妙手回春,打破了潘長江活不過三十歲的魔咒!
在潘長江的小品中,有不少便是與蔡明之間的相互調侃,其中少不了關于身高的段子:
“拍短視頻有身高優勢,不用剪就是短視頻。”
“你人是微縮的,心還是猥瑣的。”
“他的智商比身高要高。”
……
如今,随着影視節目文化藝術品質的提升,以及演員本身的自覺性,諸如“身高”“性别”“身體缺陷”一類的低級搞笑題材,已經漸漸淡出大衆視野。曾經有小品演員因為調侃郭敬明身高與性别,而遭受評委以及觀衆的抵制。
網絡發達,笑點提升,年輕一代的審美疲勞對于春晚小品常客潘長江,幾年前就有網友這樣留言:求求你今年不要上春晚好不好?……潘長江表現相當豁達,也不失幽默,言語間還透露出幾分理解的味道:謝謝您,盡量吧,我能不上盡量不上,如果春晚劇組非讓我上的話,隻能麻煩您不看春晚就不煩了!
春晚質量一直是起伏不定的,而小品類節目又是春晚氣氛擔當,觀衆們對其期望頗高,不要說潘長江,即便是趙本山,也常常被觀衆各種吐槽。
不過,從老一輩小品明星們的節目内容來看,确實有很多把他們自己都“逗笑”了的網絡段子,在網絡發達的今天,許多網友早已看過多遍,有了“老掉牙”的感覺。當然,觀衆也清楚,或許并不是小品不好,而是現在的人笑點太高,太難伺候。
如果說潘長江完全沒有演技,也是比較片面的。1999年,潘長江主演由楊世光執導的農村題材電影《明天我愛你》,飾演郝三多一角,曾拿下過百花影帝!
有人拿潘長江和陳浩民這樣的老演員比較,說潘長江銀幕形象不佳,主要是因為不挑劇本,啥戲都接……事實上這個比方是有失公允的,陳浩民年輕時不乏段譽這樣的經典演繹,但潘長江在演藝事業上,除了對武大郎的塑造之外,的确大多乏善可陳。
當然,不得不說武大郎這形象,潘長江塑造得确實經典,看見他,總能讓人想起躺在床上被嬌妻潘金蓮灌藥的凄慘一幕。
“潘嘎之交”,轉折來得太突然潘長江與謝孟偉之間的故事,像極了一個編排好的劇本,突然之間的大轉折,讓看客覺得很精彩,情不自禁的拍手稱快!登上熱搜也是讓人如此猝不及防,但潘長江自身的形象,卻因此一落千丈!
作為一名前輩,潘長江以長者身份,對初涉直播的嘎子施以諄諄教誨:水深、把握不了……雲雲。語調誠懇,字字珠玑,嘎子當時表情也是一副若有所思,受到前輩醍醐灌頂,獲益良多準備懸崖勒馬的樣子!
誰又曾想到,時隔不長,潘長江這位“良師”也玩起了直播帶貨,其演技誇張,猶勝平日在舞台上、戲劇裡……讓觀衆大跌眼鏡。
按照如今網絡之尿性,無法确定潘長江直播之前的出場,是否刻意安排的劇情,但無論如何,一位年過六旬的老藝人上演這一出,無論從營銷還是個人聲譽考量,都是一出敗筆。
網絡上有關于潘長江急着掙錢是因為破産的傳言,其實源自于他好幾年前的小品《談啥别談錢》,潘長江在小品中扮演一個老闆,為了考驗朋友是否真誠,假裝破産找朋友們借錢而引發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故事。一些自媒體斷章取義進行傳播,漸漸就成了潘長江本人“破産”。
真實生活中,潘長江破産的可能性不大,首先,小品成本低,不會有什麼大制作風險;其次,他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團隊運營管理成本;最後,潘長江應該也不需要太多包裝,不會過太奢靡的生活。所以,他如今即便是吃老本,也不會有基本生活之憂,不至于到破産的境地。
為何一些藝人為了利益,甯願“晚節不保”?
任何利益的獲得,都是需要相應代價的,尤其是在直播中讓粉絲們買單這種行為,試想一下,無論産品的價格還是品質,隻要稍有問題,背鍋的必定是藝人自己。如果單純隻是為了和粉絲們多些交流互動、接近距離,完全可以像劉德華一樣,大家見見面,聊聊天,淡泊名利就好。
有人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把虛“名”變為利益,才是人真實的一面。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思想的主導,一些藝人才為了利益,完全不顧名節,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真我?”
錯了,劉德華有一句話值得借鑒:真我,不包括你的壞!
如果所有人都注重名聲,不再覺得“名”是虛無缥缈的東西,那麼将不會再有人為利益而不顧名譽!即便利益在前,也會思量再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