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會上大部分都是媽媽。 紅星新聞 圖
開家長會,你家一般是爸爸去,還是媽媽去?最近,家長張女士感慨,去給孩子開家長會,推門一看,“簡直就是已婚婦女的姐妹聚會,一眼望去,來的全是媽,大概隻有幾位男士”。張女士的話,得到了不少媽媽的認同,“我孩子班上也是,至少90%都是媽媽”“我們家的更絕,爸爸知道孩子上三年級,不知道孩子在幾班”……
家長會成了“媽開會”,确實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并不是媽媽們的錯覺。但是這個現象也需要理性看待,不能簡單解讀為爸爸把教育責任推給媽媽。爸爸們缺席家長會,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除了一些偷懶的爸爸之外,還有不少爸爸事出有因:有的确實是工作比較忙,抽不開身;有的則是出于媽媽更容易和老師溝通的考量,等等。
雖然,爸爸沒去開家長會,也不等于就缺席了孩子的成長,但爸爸缺位問題成為當下一些家庭教育的常态,也是一個不争的事實。此前,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做過一項小學生家庭教育現狀調查,結果顯示,逾五成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母親在唱獨角戲,三成家庭能做到父母共同負責子女教育,父親擔起主要教育職責的家庭僅占一成。
面對這樣的數據,一些爸爸們理應深刻反思。很多家庭的育兒工作确實由媽媽承擔了大部分,爸爸很少參與,這樣的爸爸被形象地稱為“影子爸爸”,“喪偶式育兒”也常常引發公衆熱議。然而,母親始終替代不了父親的角色,兩者是相互補充、彼此促進的。
近年來,有的學校嘗試通過設置“爸爸接送日”之類的舉措,激發家庭教育的“父能量”,不少地方甚至還以立法的形式來反對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例如,2019年6月實施的《江蘇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就指出,即使父母離異或者分居的,也應當繼續履行家庭教育義務,任何一方不得拒絕履行。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得到母親的慈愛,也需要得到父親的影響,比如陽剛、堅毅、韌性等品質。科學的父教,可以促進孩子健全人格的養成;精準的父親角色,可以拓展孩子的社會行為;而父親對孩子性别意識、認知能力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父親之所以不注重自己的家庭角色,除了受男主外女主内之類的傳統思想影響,部分父親心存依賴、責任感薄弱,在認識和理念上出現偏差,或許才是造成“影子爸爸”盛行的主要原因。尤其是一些在家庭裡更多扮演“供養者”角色的爸爸,往往認為教育孩子理所當然是媽媽的任務。
為了孩子,這些爸爸們該反思了。時間就像海綿裡的水,隻要願擠,總還是有的。不可否認,很多父親确實要為一家人的生計操勞奔波,但真的忙到連參與孩子的教育都分身乏術了嗎?究竟是抽不出時間陪伴孩子,還是缺乏主動陪伴的意識?一些父親也不妨扪心自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