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後,女人不可預聞國政。——慈禧。
1861年,對慈禧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年。
在這一年,她做出了人生當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那就是走進權力的漩渦,參與政權争奪戰。
彼時鹹豐帝已經奄奄一息,在臨終之前向顧命八大臣叮囑立慈禧的兒子為帝。慈禧無意當中聽到此話,卻并沒有任何的興奮。
因為她知道,自己的孩子尚且年幼,即便做了皇帝也要任人擺布,聽顧命八大臣的話。
既然下一任皇帝注定是個傀儡,那麼為什麼自己不能去做那個提線之人呢?
慈禧想到這裡,暗暗做了一個決定,而後,她便以一介女流之身,統治了大清王朝整整47年之久。
一、拉攏恭親王
俗話說,單線不成絲,即使是慈禧再厲害,也不可能憑一己之力在複雜詭谲的朝堂上始終穩坐高位。
慈禧深知這一點,所以她所做的第一步,就是拉攏人脈,使他們成為自己手中的王牌,幫自己保住權力。
想要借助他人力量來對抗顧命八大臣,這個“他人”最好的選擇之一,自然就是鹹豐的弟弟恭親王了。
越有野心的人越好利用,恭親王由于對權力的野心昭然若揭,所以很容易就答應了慈禧的條件。
于是,在鹹豐剛去世,皇權正在進行交接的時候,慈禧和恭親王就紛紛開始了動作。
慈禧故意隐瞞恭親王這條暗線,轉而在明面處拉攏同為太後的慈安,而恭親王在這個時候則是在各個大臣當中走動,收攏人心,将京城與地方真正掌握權勢的人拉攏在手中。
雖說顧命八大臣在朝堂之中最高權重,但是慈禧同樣也不甘落後。
憑借恭親王的幫助,她得到了許多地方實力派的支持,而有了人脈,辦事就方便了許多,所以,慈禧開始在朝堂之上嶄露頭角,在鹹豐還沒入土的時候,就找了個借口将作為顧命八大臣之一的肅順砍了腦袋。
慈禧鐵血手段,将顧命八大臣帶來的阻礙一一消除,而後真正開啟了作為太後垂簾聽政的時代。
當然,慈禧早就想到了這一天,所以她提前做了準備,也就是在表面上拉攏慈安,并且與她一同垂簾聽政。
這一做法可謂是一箭雙雕。
一方面,這既很好地掩飾了慈禧的野心,也不至于讓她因獨攬大權而被朝臣不滿。另一方面,慈禧也不用擔心會養虎為患,受到慈安的反撲。
畢竟,慈安雖然明面上也是太後得以和慈禧一同垂簾聽政,但是慈安對于自己的境遇心中是有數的,畢竟新帝與她并沒有血緣關系,自己隻有老老實實的聽從慈禧的安排,才能在這深宮裡繼續養尊處優地活下去。
可以說,慈禧剛一踏入這權力的漩渦,就打了一手好牌,而她手中的第一張王牌,便是這恭親王以及他背後的一衆勢力了。
正是有了他們的存在,才讓慈禧順利地除掉了最為突出的攔路虎,也就是顧命八大臣。
伴随着局勢的變化,慈禧遇到了垂簾聽政之後的另一個巨大難題,也就是同治帝的去世。
二、提拔漢臣慈禧垂簾聽政二十年,雖說權力對她而言仍有着緻命的吸引力,但是慈禧仍然還存有在同治帝成熟後将政權歸還的意思。
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想到的是,同治帝竟然在還不到二十歲的時候就病逝了,這讓慈禧悲痛欲絕,并且又陷入了一個艱難的困境。
國不可一日無君,同治帝并沒有留下後代,應當由誰來繼承皇位呢?
這一問題頓時讓各方勢力蠢蠢欲動起來。
當然,在這些勢力之中,慈禧無疑是最有話語權的人,她想到了醇賢親王有一個四歲的兒子。
倘若讓他來當皇帝,自己不僅能拉攏來醇賢親王的支持,還能繼續以伯母的身份穩坐高堂,繼續她垂簾聽政的生活。
于是,四歲稚童即位,成為了後來的光緒皇帝,而慈禧在整個過程中不僅沒有任何損失,還反倒得到了醇賢親王這股勢力。
後來,慈安太後去世,慈禧手中的權力更大,她開始對恭親王存有芥蒂,認為他背後盤根錯節,自己若是再不加以制衡,隻怕未來後患無窮。
于是,慈禧随便尋了個錯處将原本軍機處的大臣全部驅逐,轉而去提拔了一些漢族的大臣,此舉可以說是一舉兩得,既切段了恭親王的爪牙,又獲得了新勢力——漢臣的支持。
而事實證明,慈禧是一位擁有深謀遠慮的政治家,因為漢臣在未來成為了她手中的又一張王牌,幫助慈禧達成了朝堂上的勢力平衡。
三、利用西方列強雖說在朝堂之上,慈禧的地位是屹立不倒,但是國家局勢是變幻莫測的。
随着西方列強的侵入,慈禧開始産生了危機感,她知道倘若清朝完了,那麼自己的統治也就到頭了。
慈禧知道,為了讓局勢穩定下來,慈禧必須想一個辦法來平衡與西方列強之間的關系,既不能讓他們真的消滅清朝,又不能與他們撕破臉皮,威脅自己的統治。
所以,在義和團出現的時候,慈禧并沒有插手,而是在眼看着雙方狀态陷入膠着,列強明顯要動真格的時候,趕緊站出來對他們表示了友好和支持,主動派人剿滅了義和團。
此舉無疑讓列強表示出了好感和信任,也讓他們意識到了如果得到慈禧的支持,自己在中國便能拿到無限的利益。
于是,慈禧與列強的互相利用開始了。
在戊戌變法如火如荼的那段時間裡,光緒和慈禧的矛越積越深,甚至有了隐隐要将慈禧廢掉的架勢,就在他們即将成功的時候,列強站出來給了慈禧很大的幫助,讓慈禧最終還是穩住了這個位置。
列強很清楚,倘若慈禧下台,那麼自己在中國的行動會受到很大的阻礙,利益也将不複存在,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幫慈禧維持大權,讓她繼續獨攬朝政。
很顯然,慈禧也是出于這樣的考量,才和列強建立了良好的關系,于是列強成為了她手中的第三張王牌,在關鍵時刻得以為自己所用。
從26歲的一個決定開始,慈禧開啟了自己掌權四十七年的一生,慈禧之所以能成功,除去自身具備的野心和頭腦外,最重要的便是她選同伴的眼光很準,無論是恭親王、漢臣,還是最後的西方列強,都被她緊緊攥在手中,成為她執掌大權的王牌,讓她任憑局勢如何風雨飄搖,都能始終屹立不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