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嗯嗯?女頂流還能幹這事??
一呼百應的搖滾巨星,天天和女兒撕個沒完?
一個是狂野不羁,把搖滾精神刻在生命中的媽,和一個天生反骨,一直處于叛逆期的女兒,多年未見,兩人一見面就天雷勾地火。
一個女兒對待自己的親生母親,用涼水潑,拿臉盆砸,扔衣服燒床都是基操,還敢一言不合就直接給媽推下河去。
一波操作下來直接喜提新名号“緻命母女”、“掃媽風暴”,感覺她們在玩一種很新的母女模式。
最後的反轉結局,大家也可想而知,前面撕得沒完沒了,後面母女發現打斷骨頭連着筋,兩個人的感情也在吵吵鬧鬧中重拾起來。
其實無論是搖滾主唱的媽,還是一心隻想退學搞樂隊的女兒,她們憤世嫉俗的态度和刺猬一樣的性格,都是因為從小缺少完整的家庭,和良好健康的家庭教育。
和缺少家庭教育一樣對孩子影響至深的是,典型的東亞式教育。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中村修二曾說過:“東亞國家的教育模式,無非就是在浪費生命。”
可萬萬沒想到在大衆印象中以自由尊重為教育理念的歐洲,竟也能出現一些“東亞瞬間”...
刺痛一生的東亞式教育
一個視頻中,女兒偷偷架好攝像機,想要記錄下媽媽收到驚喜的反應。
她給媽媽拉着那首在私下裡默默練了好多次的生日快樂歌,希望媽媽能喜歡這段演奏。
結果琴聲剛落,媽媽就像個考官一樣嚴肅地說,你可以演奏得更好,滿腔熱情和欣喜期盼都被這一盆涼水澆得透透的。
女兒沒有因為沒得到贊美而被激怒,她先是積極地引導媽媽,反問媽媽難道你不該高興嘛,我為你演奏了一首生日快樂歌哎。
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女兒這時的低落情緒,媽媽還是毫不顧忌女兒的感受,指責她的音準,你演奏得不夠好,如果你真想演給我聽,那就表現到最好。
女兒聽完這段說教後,隐忍着情緒,用帶有哭腔的聲音說了一句生日快樂媽媽,然後失望地收起了手機。
太典了,每一句對話都太熟悉了,有多少孩子都被這種“東亞瞬間”傷害過。
更窒息的是,被傷害過後還要被說一句,“多大點事,就不能自己看開點?”
當分享和給予變成了一種審判,得到的回饋隻有無盡的說教,這些原本可以拉近親子距離的瞬間就會成為孩子心中無法抹去的傷痕。
許多年過去,這個傷疤變得不痛了,但疤痕卻會一直存在。
再看評論區,無數的成年人訴說着那些不想回憶卻揮之不去的童年傷心時刻。
給媽媽送花就是亂花錢,或許放學後就會在垃圾桶看到自己精心準備的禮物,花不在花瓶裡被珍貴對待,而是像垃圾一樣被扔掉了。
自己手工做的錢包送給爸爸,還沒接過去就開始被數落;老師誇獎過的版畫送給媽媽說希望得到誇獎,媽媽卻說人隻有批評才會得到成長;考到的好成績上了新聞,沒有鼓勵隻有一句你還可以做得更好。
這一套組合拳看得羊好窒息。
在渴望理解的時候給予打擊,在想要得到誇獎的時候得到的是貶低,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必然會和父母減少溝通欲望。
沒有得到正向反饋的他們逐漸和父母拉開距離,父母卻在孩子長大之後留下不解的一句,為什麼孩子不愛和自己溝通呢?
孩子們也不明白,明明父母也是從孩童時期過來的,為什麼還會這樣對待孩子呢?
正如上野千鶴子的書中所說,所有女性一旦成為母親,就會開始對孩子施壓,她們既是壓迫者,同時也是犧牲者。
打壓式教育成為了一輩傳一輩的教育理念,這種思想在每任長輩中進行傳遞,被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奉為圭臬。
而永遠學不會道歉的父母,他們隻會說,那麼小的一件事你居然還記得?看似是孩子斤斤計較,卻不曾想那一次傷害,是即便長大也會在無數個場景中閃回的隐藏雷點。
比如在得到贊美後,第一反應認為自己不配,不再願意主動展示自己的優秀,甚至會進行自我PUA...
孩子要的真的不多,當他們主動分享和表示自己的愛意時,無非是想聽到一句肯定,僅僅一個簡單的正向回應就夠了。
不過,值得開心的是,那些嘲不夠的東亞式教育似乎在逐漸消失。
“理解”是孩童時期最難得到的奢侈品
一個媽媽在教育姐姐的短視頻,這短短一分鐘卻讓很多成年人看哭了。
媽媽抱着妹妹來問姐姐,妹妹為什麼手流血了?看着哭泣的妹妹和嚴肅的媽媽,姐姐害怕到語無倫次,緊張地連說了七八個然後呢。
從視頻中看滿滿的壓迫感,感覺下一秒媽媽就要怒斥姐姐的不懂事。
姐姐看着妹妹的手流血,她既害怕又心疼,解釋事情的來龍去脈時也忍不住哽咽。
“妹妹想和我玩,她把手伸到我嘴裡,我還沒反應過來,就習慣性咬了一下,結果就咬到了妹妹的手。”
看到這一幕已經能猜到媽媽下一句會說什麼了。
“她那麼小不懂事,你作為姐姐還不懂事嗎?怎麼這麼不小心?”
“你怎麼什麼都做不好,連自己的妹妹都照顧不好?”
或者直接上手拿着妹妹的手打姐姐,說是給妹妹出氣,老東亞人了。
甚至評論區有人說看到這種情況,自己肯定不分青紅皂白就先下手打老大了,就是沒辦法做到一碗水端平。
但羊認為,如果就此事打罵姐姐,那絕對不僅僅是單純偏愛的問題。
用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懲罰僅僅是無心過失的孩子,将這種不平等的關系放大,而是一種通過暴力壓制來彰顯自己權力的表現。
結果媽媽一開口出乎所有人意料,她先是引導姐姐道歉,讓她意識到自己錯誤。
然後讓她給妹妹吹吹手作為彌補減輕她的愧疚感。
最後告訴她不是故意的沒有關系,把她抱在懷裡安撫姐姐的情緒。
姐姐被媽媽擁抱的時候,她才知道媽媽不會因為這件事而不愛自己,她小心翼翼的樣子被媽媽看穿後,換來的是理解。
這一刻,姐姐才終于敢把情緒釋放出來,嗚嗚地哭出聲。
在姐姐得到安撫,衆人紛紛給媽媽的行為點贊時,羊突然感覺有點悲哀。
這個媽媽的一系列反應的确可以稱得上是滿分操作,不過,這位姐姐本就不是故意的,父母們的正常反應理應如此。
難以想象,理解二字竟已經成為了孩子們在父母這裡難以得到的“奢侈品”。
最後,羊想再給大家分享一個讓數百萬成年人破防的視頻片段。
關于好父母的定義有這樣一種說法,父母要做的是孩子心裡的好父母,而不是專家眼中的好父母,更不是别人眼中的好父母。
而這位媽媽做到了。
被一顆糖甜哭的成年人們
一個叫蘑菇的小女孩想要商場裡發的免費氣球,卻不敢開口,媽媽借此給女兒上了一節勇氣課。
媽媽和女兒演練着申請要氣球的對話,幾輪下來,媽媽扮演發氣球的阿姨一直在滿足她的要求。
在多次被接受請求的演練後,媽媽突然改了态度,對能夠信心滿滿拿到氣球的女兒說,這個氣球已經有人要了,下次我再送給你。
被拒絕後,她第一反應是愣住,沒想到會得到一個否定的答案,有禮貌的她,嘴裡的那句沒關系怎麼都說不出口。
受到打擊的她縮着脖子躲在媽媽的身後。
媽媽引導她說沒關系,但小小的她隻覺得被拒絕很委屈,埋進媽媽的懷裡,眼裡的小淚珠一顆接一顆地掉。
在小朋友眼裡,被拒絕意味着不受歡迎,難過的感覺油然而生,心理學家也曾說過,最溫柔的拒絕也有可能會給對方帶來尖銳的痛感。
其實拒絕有時候并不是針對對方,而是迫于不同原因給出的一種結果反饋,但小孩子的心思單純,想不到那麼多。
如果非要用一個成年人的标準去強行要求小孩子,這本就不公平。
還好媽媽耐着心和女兒解釋,“當我們提出需求時,别人無論是答應還是拒絕,答應了,我們就說謝謝,沒答應,我們就說沒關系~”
在媽媽的鼓勵下,母女又演練一次被拒絕的場景,還是熟悉的話術,“小朋友這個氣球下次再給你可以嗎?”
被拒絕的瞬間,她像一個做錯事的孩子,立刻低下頭,想把自己藏起來,兩隻小手緊緊攥着衣角。
聽了媽媽的勸導,道理似乎聽進去了一點,可是被拒絕的滋味不好受,小小的她還不會處理和消化這種情緒。
媽媽攬過女兒給她安慰,想通過用獎勵的方式讓她嘗試邁出勇敢的一步。
“别人拒絕也沒關系,媽媽給你一顆勇氣糖,你吃了以後,别人拒絕你,你也會覺得沒關系。”
淚眼盈盈的她開心地吃下了媽媽給的勇氣糖後,真的變勇敢了。
在這次“被拒絕”的演練中,她終于跟着媽媽的引導,大聲地說終于說出了這句,“被拒絕也沒關系,我勇敢~”
看到視頻中那個蹦蹦跳跳說着沒關系的小影子,感覺自己也被安慰到了。
“這一顆糖的力量,讓無數扇門,在她的世界打開了。”
大家都在贊歎媽媽教科書式的教育,因為小時候的自己害怕被拒絕時,隻是會被一味的嘲諷和辱罵。
“叫人啊”、“怎麼不說話?”、“連話都不會說,一點禮貌也沒有。”
在這些場合裡,内向在大人眼裡成為了隻是一種不合時宜的失禮,他們從未想過應該如何正向引導孩子們去面對這種事情。
大多數父母隻喜歡在外人面前落落大方、對話自如的小孩,而在陌生場合裡沉默寡言、畏畏縮縮的小孩,就會被認定是性格問題。
毛不易在接受采訪表達自己的觀點,内向不是缺陷,隻是性格中的一種。
是啊,月有陰晴圓缺,人的性格怎麼就不能分為内向和外向呢?
對此,大人想利用挫折教育改變孩子,可挫折教育不是貶低教育,也不是僅僅去讓孩子承受挫折。
而是應該去教他們擁有面對挫折時有再次嘗試的勇氣。
李誕曾經在節目說過現在孩子們一個共通的問題,從小隻學了要如何解決,沒人教如何去接受。
為什麼無數個成年人會在這類視頻中流淚不已?
那是因為在每一個堅強的成年人軀殼之下,都有過一個曾經被傷害過的小小靈魂。
所以,當視頻的中女兒吃到了勇氣糖時,這些曾因為類似的時刻而久久不能釋懷的成年人們,也終于收獲到了那份久違的慰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