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農曆九月初九,重陽節。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此刻,燈火可親,格外靜好。承歡膝下,格外幸福。每到重陽佳節,我們總會倍加思念親人,感念父母。慈父之恩,高如山王;悲母之恩,深似大海……
重陽佳節,微觀白雲邀您一起聆聽歌曲《孝行天下》,這首歌由葛·娜仁托雅、李盟作詞,任冬偉作曲,感人的旋律,溫馨的畫面,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再一次讓無數人落淚。
作詞:葛·娜仁托雅 李盟
作曲:任冬偉
演唱:天俊 範甲君 高日 李奕濛
别總想着掙錢發達
别總隻顧自己潇灑
多點時間陪陪爸爸媽媽
天倫之樂是最美的佳話
别總想着遠走天涯
别總算計盡享繁華
放慢腳步認真思量思量
爸媽的恩情該如何報答
開開心心為媽媽剪剪指甲
輕輕熱熱幫爸爸換換鞋襪
疼愛爸媽哦孝行天下
疼愛爸媽大美中華
開開心心為媽媽剪剪指甲
輕輕熱熱幫爸爸換換鞋襪
疼愛爸媽哦孝行天下
疼愛爸媽大美中華
别總想着遠走天涯
别總算計盡享繁華
放慢腳步認真思量思量爸媽的恩情該如何報答
仔仔細細為媽媽梳梳頭發
熱熱乎乎給爸爸洗洗腳丫
疼愛爸媽哦孝行天下
疼愛爸媽大美中華
孝行天下
大美中華
歌曲介紹:《孝行天下》是白雲鄂博礦區本土優秀詞作家葛·娜仁托雅創作的公益歌曲,歌曲一經推出後廣為流傳,曾榮獲包頭市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是話劇《驚蟄》主題歌。
一個“孝”字,上為老,下為子,似乎注定了父母隻能陪子女一段路。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晖。上天隻賜予了我們和父母一次緣分,我們必須在有限的時間裡,在珍貴的日子裡,好好珍惜。在“孝”的天平上,豪宅與瓦房,美味與粗糧,華衣與舊襖,都是等值的。隻要我們健康、平安、努力、進步,父母就會無限的寬慰。
九九重陽節,再謝父母恩。願天下老人歲歲安康!祝福天下的父母平安多喜樂,歲歲常安康!
重陽節·這些傳統你該知道
重九節 登高節 茱萸節 菊花節
女兒節 祭祖節 敬老節說的都是重陽節
◎重陽由來記:九
古人将“九”定為“陽數”,九月初九,兩九相重,故曰“重陽”,也叫“重九”。又因“九九”與“久久”同音,取長久長壽之意,所以古人認為這是個特别值得慶賀的吉利日子。九月初九這天成為節日,可以追溯到漢代,到了唐代被正式定名為重陽節,沿襲至今。
◎登高節
重陽節慶活動之中,首推登高賞秋。西漢時期長安近郊就有了九九登高觀景的風俗。《四民月令》中記:“重陽之日,必以糕酒登高眺遠,為時宴之遊賞,以暢秋志。”晉代詩人謝靈運為此還制作了一種登山木屐,人稱“謝公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唐宋兩朝流傳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重陽登高詩詞。
◎祭祖節
重九之日,思念重重久久。重陽與除夕、清明、中元并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節日。登高之際,祭掃祖墓,紀念先人,一些地方有“三月小清明,重九大清明”之說。
◎菊花節
話重陽離不開菊花和陶淵明,菊花被稱為“延壽客”,農曆九月被稱為“菊月”,重陽又被稱為“菊花節”。據說,重陽之日賞菊、飲菊花酒,便是起源于陶淵明。初唐王勃《九日》一詩再現了當時重陽賞菊之盛:“九日重陽節,開門有菊花。”
◎女兒節
說到女兒節,時人共知的當屬七夕,其實重陽也是。明清頗為盛行,每逢重陽,已出嫁的女兒都要回娘家省親,父母則會在家裡準備米糕、菊花酒,和女兒一叙離别。
◎茱萸節
古人稱茱萸為“辟邪翁”,或以茱萸插頭,或以茱萸系臂,或以茱萸泛酒,無比尊崇。在重陽節傳承至今的2000多年裡,除了登高、采藥、祈壽、驅疫、賞菊、吃重陽糕、吃螃蟹、宴飲等等之外,各地還各有民俗,迎霜宴、騎竹馬、放紙鸢、插重陽旗、曬秋……甚是有趣。總之,稱重陽節是内涵豐富的寶藏節日,沒錯了。
◎老年節
自古以來,由家及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國在1989年将每年重陽節定為“老人節”“敬老節”。2012年12月28日,新修改的《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明确,每年農曆九月初九為“老年節”。也許插茱萸、簪菊花已離你我有些遙遠,但敬老孝親,無需耳提面命,理應根植于骨血,代代相傳,日日躬行。
編輯:馬 甯
一審:烏日力格
二審:邢 甜
終審:王振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