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微風][微風]
衆所周知,咱們在看《一人之下》的時候,老天師出場都是一身寬松的白襯袍和一個藍色大褂,自帶仙氣,一派仙風道骨。
而平常在各大平台上,網友們調侃之時,就說,哪有阿飄,就請紫袍天師出場,必能鎮住場子。
那這個時候,就會有人說了,《一人之下》中的老天師怎麼沒有看見過他穿紫色道袍???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說,道門天師究竟該怎麼穿這些等級的衣服。
首先,看上圖,這是老天師張之維與師弟張懷義切磋時穿的一件道袍。
《大明會典》有說,道士常服青。所以平常道長們所穿衣袍都是這個顔色的。
圖中的衣袍飄飄,分為上衣與褲,與現在衣服相似,隻是上衣的款型是右衽交領,這種款式是最簡單的一種道袍,是道長們日常穿用。
而古時候,道長們的衣袍則是以氅,就是鹙鳥羽毛,進行拈絨,然後編織而成,稱鶴氅。
古羽衣已失傳,圖為古代鶴氅漢服
這種制作方法,最早可以見于漢武帝時方士栾大穿着的羽衣。
無袖披用,展如鳥翼,取神仙飛升之意。
後來,在南朝宋代時的一位道長,陸修靜定下道袍規格,即道袍有披、褐兩種。
現代複原出來的鶴氅
披,就是披風類衣物,如講法師披于肩背的霞帔,繡上雲霞花紋,隻是這種款式,如今已經失傳。
而褐,即今所說的道袍。
道袍,簡單來說,就是如今道長們穿在外面的長袍。
陳師行道長所穿,即為長袍
在現代,道長們的道袍可以分為六大類。
第一類,大褂。
代表的是法天之意。
古代都是衣襟寬大,長至腿腕,袖寬一尺四寸,袖長随身。
而目前多發展為窄袖,以便日常作務。
第二類,得羅。
該道袍是即将成為正式道士的标記。
着冠巾束戴。
衣襟寬松,長及腳踝,袖寬一尺八寸以上,袖長随身。
隻有在參加宗教活動的時候,方可穿着此衣。
第三類,戒衣。
該道袍是受戒道士的一種代表。
袖寬二尺四寸以上,袖長随身。
因為古時候黃色屬土,土可化育萬物,表示莊重,故而寓有“道化萬物,參贊化育”之意。
古時候道教傳戒制有“三衣”,分别供領受初真戒、中極戒和天仙大戒的道士穿用。
上圖便是二零二二年道教傳戒盛會。
第四類,法衣。
該道袍又稱“天仙洞衣”。
隻有舉行大型齋醮科儀的道場法事時,主持的的高功才能身着此衣。
對襟,長及小腿,無袖披,袖長随身。
上有金絲銀線繡的各種道教吉祥圖案,如日月星辰、寶塔、龍鳳、仙鶴等。
而紫色,則隻有方丈在舉行隆重祀典時,方穿着此衣。
蓋因,道祖老子騎牛出關時有“紫氣東來”的典故,故而道教崇尚紫色道服。
唐宋以來的皇帝,亦多賜給名道高真以紫色道服。
第五類,花衣。
圖為五龍班衣
也屬于法衣,又稱“班衣”。
對襟,長及小腿,無袖披,袖長随身。
上面亦有各種繡花圖案,但較天仙洞衣顯得簡潔,舉行大型齋醮科儀時,衆經師着用此衣。
也有不帶圖案的班衣,為做一般道場的經師穿用,稱為“經衣”。
第六類,衲衣。
亦稱“衲頭”,如今的道長們,多已不用。
大襟,長及小腿。
多層粗布縫制,略為粗拙。
雲遊在外的道士打坐時穿用,抵禦風寒。
少數道士還保存着過去代代相傳的衲衣。
出外野遊,粗布麻衣。
綜上所述,咱們平常在調侃時所說的紫袍天師所穿道袍,便是法衣中的一種。
即是道教法事的專用服飾。
但是紫袍真的是最高等級的道袍麼???
那小編就要說,紫色衣袍并不是最高等級的道袍。
那是什麼呢?
那便是天師聖主所穿的黃色法衣了,這種道袍是王者的穿着,也是法衣中等級最高的一種。
如今無人可穿。
而紫色法衣是高階法師的代表了,是大師進經的穿着。
接着,便是紅色法衣,它代表是祈福的的法師。
再接着是青色法衣,它是拜鬥、祝壽的法師常用的穿着。
最後,綠色法衣,多是給散人仙客所穿。
其中,還有小衆的分支。
如黑色法衣,是鬥部常穿着;白色法衣,是冥司常穿着。
這些道袍都是以肥大寬松為款式,以寓包藏乾坤、隔斷塵凡之意。
又有以直領款式,以示潇散之意。
無不包含着古人對美好寓意的向往。
各位讀友,感覺如何,若是有不同意見,可以來評論區留言[碰拳][碰拳][碰拳],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