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知紀曉岚故居,卻有時不知旁邊的京韻園。
那麼緊挨着紀曉岚故居的這個京韻園和紀府,有啥關系麼?
這京韻園原來是紀曉岚故居的西跨院,位于西城區大栅欄的西南角,珠市口西大街路北紀府的西側,後來梅蘭芳1931年在紀曉岚故居裡成立了北京國劇學會,後來又創辦了富連成京劇科班,那個時候的京韻園光胡同就114條,胡同曆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地道的京味文化,梨園文化,在清朝的乾隆年間,很多著名的戲班子都到這裡來演出,也就是徽班來京,進京之後的徽班住址都是在大栅欄附近,這裡也就成了京劇的發源地。
這基本上都是園子内碑刻上的信息介紹,在走進京韻園就能看到,正對着園内入口處的是一塊橢圓形的石頭,燙金大字:京劇發源地,而在地标石的背面則是由著名京劇家馬鐵漢寫的關于京劇發祥的介紹,不知道是因為原來是紀曉岚故居跨院的原因,還是這邊整體環境所緻,在園子内随處可見的坐落有緻的竹子,這裡的竹子不似南方那些種植的竹子,京韻園的竹子比較纖細,而且顔色蔥綠,和挺拔倒是不太沾邊,我隻能用漂亮來形容。
既然是京劇發源地,環境中怎能少了有關京劇有關的介紹,在和紀曉岚故居一面牆壁的京韻園牆壁上挂着京劇的很多角色,還有著名京劇家的介紹,看着那些老照片,真的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果不仔細看這些文字曆史介紹,不管是對于京劇,還是對于京韻園了解起來都是迷茫的。
老生三傑的探花:餘三勝,是道光時期國粹京劇中著名的創始人之一,是“同光名憐十三絕之一”,四喜班的著名旦角,家門三代都是梨園世家,楊隆壽,是同光年間著名的武生演員,家門也是梨園世家,已經傳承了好幾代,後病逝于八國聯軍入侵時期。在牆壁上還有好幾個著名京劇演員的介紹,在人物生平的介紹上,下邊部分是介紹他們的故居,不例外的都是在離京韻園不遠的胡同中,且都是離的遠。有興趣時可以去看一看。
這些介紹,讓我們看到了京劇在那個時代的興盛,人物的興盛和衰落,更看到了國粹文化這幾百年來的傳承,再向裡走去果然園子是處處藏驚喜,竟然看到了“富連成科班”的班訓,一條條的班訓,如同彎彎折折的屏風,不知道那個時候每日認真刻苦學習京劇的學生是一種什麼樣的光景。
從京劇園出來還會經過一個地方,那就是入口處的紀曉岚介紹,在幾個桌子上分别鑲嵌着他的大煙袋,還有書籍,上寫着四庫全書名語,京韻的由來,但是由于時間真的已經很久,字體在石桌上已經被磨的看不太清楚。這一小段京韻園的小部分就已經涵蓋了這麼多的文化,這天到這裡來的人不多,但是每個人都很認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