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麻煩事粵語為什麼叫“濕滞”?
廣府話中遇到“麻煩,不容易解決的事情”。有阻力,難辦,棘手,倒楣事情,尖酸刻薄,難相處、不随和,不容易解決的事情。 就會說:"濕滞"或"澀滯"。
“濕滞”的原意就是“消化不良”。澀,未成熟。滞,停頓不光滑,不滑溜:一種使舌頭感到不滑潤不好受的滋味;文字難讀難懂,不流暢:比喻做事情非常不熟練。
消化不良,身體不舒服,怎麼會引申為麻煩?"濕滞",是一個十分古老的詞語,“濕滞”隻是表音,原本寫作“淅濿”,淅xī,粵語:sik1,象聲詞,形容輕微的風雨聲,如“秋風~~吹我衣”。濿,讀作lì,《說文》力制切,音例。履石渡水也。《集韻》通作厲。意為踏着石頭過水。
“淅濿”粵語變音讀成“濕滞”。這詞來源于古書中,形容衣衫盡濕,在水中行走的聲音,想象一下在水中行走的滋味,就不難發現廣府話詞語的生動形象了。在水中行走,衣衫盡濕,你說麻煩不麻煩?
(聶巨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