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節奏加快,不合理的飲食習慣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對人體健康造成了巨大影響。世界衛生組織調查發現:目前,我國健康人僅占人群總數的5%,處于亞健康狀态的約占75%。
亞健康是一種介于健康與疾病前的臨界狀态。此時,身體會出現各種症狀,但到醫院又查不出什麼疾病。其中,有一部分人很可能是因為體内缺乏了某種營養素。
那麼,當人體缺乏各類營養素時,它會發出哪些“預警信号”?日常又該如何補充?
1
缺 鐵
缺鐵是最常見的營養不良問題之一,18%的女性因為生理原因而缺鐵。
鐵是幫助體内制造紅血球細胞的重要元素,對于每月要經曆失血的女性來說,鐵質尤為重要。
雖然我國居民攝入的鐵量不低,但因其大部分都從植物中攝取,吸收率較低,所以很難滿足人體需求。
人體缺鐵時,可引發缺鐵性貧血,出現食欲減退、煩躁、乏力、面色蒼白、心悸、頭暈等症狀。
營養對策:
建議每日攝取量成人攝取量是10~15㎎;妊娠期婦女需要30㎎。
紅肉、雞蛋、堅果、深綠色蔬菜,都是富含鐵質的食物,但動物性來源吸收好。同時需補充維他命C,以促進鐵的吸收利用。
2
缺 鋅
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研究所的最新調查結果表明,我國少年兒童的缺鋅率高達60%。
鋅參與體内各種酶、激素的合成活動,保證機體正常的新陳代謝,促進智力發育,增強孩子免疫力。
身體缺乏鋅元素會引起味覺及食欲變差,身體攝取營養的功能降低,從而影響生長發育;還會導緻傷口和潰瘍的愈合速度變慢。
營養對策:
中國營養學會鋅的每日推薦攝入量是成年男性15㎎,女性12㎎,兒童(1-10歲)10㎎,孕婦20㎎。
盡量避免長期吃精制食品,飲食注意粗細搭配;多吃含鋅豐富的食物,如:牡蛎、鱿魚、紅色肉類、動物肝髒等。
已經缺鋅人群,可選擇服用補鋅制劑。
3
缺 硒
我國22個省份的幾億人口都處于缺硒或低硒地帶,這些地區的人口腫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發病率很高。
硒可以調節甲狀腺功能,而甲狀腺分泌激素,掌控身體的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
輕微缺硒的人血液循環不好,會覺得手腳冰涼;嚴重缺硒則導緻免疫力低下、視力減退、易患心血管疾病和腫瘤。
另外,頭發分叉、脫發,老年斑,大骨節病,都有可能是缺硒導緻的。
輕度缺硒症狀不典型,自測困難,可結合血清學檢查、膳食調查等方式驗證。
營養對策:
硒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50-250μg。
貝類、海鮮類、大蒜、蘑菇、紫薯中含有硒元素。
4
缺維生素D
維生素D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營養素,也是促進骨骼生長、牙齒健全的重要物質。能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增加肌肉力量,降低跌倒風險。
維生素D攝入不足會出現骨頭痛、肌肉衰弱和沮喪感,還比一般人更容易生病。
維生素D可以防治骨質疏松和兒童佝偻病,還與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壓、脂肪肝、類風濕性關節炎、口腔疾病、多發性硬化症等常見慢性病有關。
營養對策:
維生素D的每日推薦攝入量5-10μg。
動物的肝、蛋黃、海魚、蘑菇等維生素D的含量豐富;添加了維生素D的牛奶、豆漿等飲品,可适當多吃一些;同時要适當的曬太陽。
5
缺B族維生素
B族維生素是中國人最容易缺的維生素之一。它們的功效相輔相成,參與體内糖、蛋白質和脂肪的代謝。
1
缺維生素B2
維生素B2參與人體生化反應,與大部分皮膚黏膜方面的疾病都有關,比如口角糜爛、裂口、出血,口腔黏膜潰瘍等;
對皮膚有非常好的營養與維護作用,它可以促進我們身體的發育,同時還促進細胞的再生,幫助保持皮膚光鮮。
營養對策:
維生素B2的每日推薦攝入量是1.2-1.5㎎。
可适當多吃奶制品、動物肝髒與腎髒、蛋黃、鳝魚等;植物性食物,如香菇、木耳、花生、芝麻、杏仁等 。
2
缺維生素B3
維生素B3能促進消化,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抑制皮膚黑色素的形成,防止皮膚粗糙,防治過敏性瘙癢性皮膚病。
缺維生素B3容易引發皮炎,若不及時改善,還可能出現消化不良、腹瀉、失眠和焦慮等。
營養對策:
維生素B3的每日推薦攝入量是12-15㎎。
綠葉蔬菜、牛奶、肝、腎、瘦畜肉、魚、堅果等含量豐富。
3
缺維生素B5
維生素B5輔助細胞合成,參加體内能量的制造,控制脂肪的新陳代謝;能加強正常皮膚水合功能,修複皮膚屏障;還能緩和多種抗生素副作用。
缺維生素B5可能出現皮膚異常、疲倦、憂郁、食欲不振等症狀。
營養對策:
維生素B5的每日推薦攝入量是4-7㎎。
肉、粗糧、動物腎髒或心髒、綠葉蔬菜、啤酒酵母、堅果類、大豆等含量較為豐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