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所長
今天這篇文章的閱讀時間大概為10min-12min,講的是全國各地關于元宵節的風俗傳統。倘若你沒有興趣,可以直接跳至文末領取福利。
今天是新年的最後一天,按照慣例先
說起元宵節
那必須吃湯(yuan)圓(xiao)
但是在吃之前你有沒有想過:
端午節吃粽子放假了;
中秋節吃月餅放假了;
元宵節吃湯圓不放假。
OK,Fine。不放假可以忍,但又制造出一種很不友好的說法,就真的不能忍了。
上元節(元宵節),才是中國人的情人節。
來源/《大明宮詞》
有些自媒體一再強調今天的元宵節,才是正兒八經的中國情人節。
它們的文案通常會是這樣:
「一個人去猜燈謎,未免也太孤單了吧」
「月上柳梢頭,誰約黃昏後」
「元宵節還一個人,你活該一輩子單身」
今晚的夜空煙花在炸裂,今晚的地面情侶在接吻,今晚的單身狗哀嚎遍野。
别慌,世上排在談情說愛之前的東西海了去了,比如“食色性也”的“食”。
今天如果你沒有約會的話,就跟着所長一覽中華大地上元宵百色
每逢佳節,中國人總喜歡吃些蘊含着深意的食物來表達對于節日的尊重和熱情。
身材滾圓的料理,素來備受青睐,比如壽桃包,比如餃子,比如元宵,比如湯圓。
這是中華文化的一種具象化的表現,它傳承千年,不僅代表曆史,也終将代表未來。
聽元宵,往歲喧嘩,歌也千家,舞也千家。
王磐——《古蟾宮·元宵》
元宵丨“滾”出來的美好
将餡料切成小塊,蘸水後,翻身滾入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在面與水的不斷加持下,立方體的餡料相互撞擊,一點點變成圓頭圓腦的小可愛。
滾出來的元宵皮薄而幹,入鍋在沸水中歡舞,表層的糯米粉攪渾了湯,在其膨大軟糯之時,湯也成了乳白色的糊,深得信奉“原湯化原食”的北方人歡心。
所以,北方的元宵節多為吃為元宵。
花樣百出的餡料是元宵對食客最大的誠意。無論是傳統的五仁、豆沙、芝麻、棗泥,還是新晉的藍莓、抹茶、紫米、鈣奶,總能找到食客買單。
但上面這些吃法都隻道是尋常,無論是糯米面,還是黃米面,隻一味地用水煮難免會膩。聰明的國人,一拍大腿,“炸”,我用油炸。
唐宋時期,中國人便開始食用“油錘”和“焦錘”,若再給元宵穿件糖衣,做成水晶丸的模樣逐個擺開,就足以讓人食指大動。
烈火烹油,萬物都可入鍋炸一炸。
來源/魔都吃貨小分隊
與糖厮混的元宵,格外可愛。不過拔絲并不是元宵的專利,湯圓也一樣可以。
來源/菜菜美食日記
湯圓丨“包”起來的吉祥
縱觀中國,鹹、甜、葷、素皆成湯圓。
無論是貴州興義雞肉湯圓的鹹鮮,還是蘇州五色湯圓的浪漫,抑或是甯波豬油湯圓的滑糯,潮汕四式湯圓的豐富;
又或者四川彭水心肺湯圓的重口,雲南鎮雄三角形湯圓的别緻,常州酒釀湯圓的酒香…
都刷新并豐富着湯圓的可能性。
素來喜愛糯米制品,又嗜酸辣的苗族人吃起湯圓來,頗為獨特。炸好的湯圓入鍋,與酸菜同炒,再放辣椒香菜調味的吃法,足以讓北方人目瞪口呆。
好在湯圓的吃法也不盡然如此生猛,還有花香椰蓉元宵串的浪漫清新。
雖名叫元宵,但做法卻更加湯圓。面團搓成小圓子煮沸,放入冷水沖洗瀝幹水分,在椰蓉中一滾,用竹簽串起,堪稱湯圓中的顔值擔當。
包出來的湯圓比之滾出來的元宵,口感要更加細膩和豐富。
“和”好“醒”透的糯米面與各種拌好的餡料是湯圓與元宵口感差異的關鍵所在。
含水量充足的湯圓表皮光滑發亮,但不易保存,速凍工藝的出現讓它們得以進入千家萬戶。
也正因如此,北元宵、南湯圓的一刀切分法,就有點不那麼準确了。
餃子丨“裹”進去的祝福
當然,說到皮包餡兒,入水煮的節食,那就少不了餃子的倩影。
在中國北方的一些地區,因自古不産稻米,麥子便理所當然地成為了主食的來源。到了元宵節,餃子自然再一次以當仁不讓之姿占據了餐桌C位。
過去,膠東就有春節吃四頓餃子的“硬性指标”。小年吃第一頓,年三十和大年初二各一頓,到了元宵,正月與餃子之約終于收官,吃完這一餐,年,可算過完了。
不過都9102年了,食材的豐富和交通的便利,讓全國各地的餐桌開始無限接近。在青島,早吃元宵,晚吃餃子的搭配一點也不違和。
其實把餃子和元宵平衡地如此之好的地方,也不止青島,一日三餐能容納的美食之多,給了國人太多的發揮空間。
「上燈圓子,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
傳統的揚州元宵燈會要持續6天之久,正月十三上燈,家家戶戶吃湯圓,到了正月十八,面條承載着長壽順遂之意來到餐桌,成為元宵食俗的一部分。
中國北方的很多地方,也有“上燈圓子(元宵),落燈面”的講究。不過除了吃面條外,面還以很多形态參與着月圓之夜的狂歡。
正月十五,以荞麥面蒸盞燃燈,按十二月,以蔔雨降。
——清乾隆年間陝西《錐南縣志》
在陝西、山西和山東的一些農村至今仍留有點面燈的習俗。
面燈,一種元宵節面食,用面粉做成各種形式的燈盞,以食用油作燃料,多用谷物稭杆纏上棉花做燈芯,故又稱棉花燈。
來源/網絡
元宵節蒸好12盞形态多樣的荞面燈盞,成為第二天人們的早餐首選。每盞面燈的邊緣都會捏上精緻的褶,12盞面燈代表一年12個月。若是閏年,則需多加一盞。
主婦會把面燈做成動物的形狀。狗形的面燈點在門口看家護院,魚形的放在水缸邊,祈求财源順水來,龍燈擺在糧食囤上,保佑新一年五谷豐登。
元宵茶丨“泡”出來的悠然
各地對元宵茶的定義并不相同。愛食面的陝西人在面湯裡放入各類果蔬做成的元宵茶,并無固定食譜,家家戶戶所食皆為獨一無二。
油茶泡麻花,關中人的執念。
來源/飯峰
而關中地區的部分人,則選擇在元宵節的早晨油茶泡麻花,這種平時就廣受歡迎的美食在元宵節更是如魚得水,占領了不少關中胃。
一路向南,元宵茶與通常意義上的“茶”,在形态上更加接近了。
湖北的黃梅元宵茶,将洗淨晾幹的香菜切成碎末,撒适量的鹽攪拌均勻,壓實腌在瓷壇子裡,配着炒熟微微搗碎的黃豆,沖入沸水的那一霎那,香菜和豆米的香氣随着氤氲的水汽上升,勾得愛它的人魂不守舍。
福建的元宵茶,就更”茶”了。
“霞浦元宵茶”茶園多分布于群山環抱的山塢之中,終年雲霧缭繞,相對濕度大,日照時間短,不僅味道清香濃郁,而且發芽早,芽眼飽滿,色澤濃綠。
來源/網絡
無論是元宵節采摘的,不經殺青揉撚,晾曬或文火幹燥加工成半發酵白茶,還是霞浦元宵茶誘人的元宵綠,全都走出福建,進入了千萬茶飲愛好者的茶杯。
糟羹丨“熬”出來的呵護
與元宵茶“茶、名”不一的神秘相比,糟羹堪稱“羹如其名”,頗有亂炖的意思。
這種浙江台州的傳統小吃,在元宵節找到了自己的舞台。
米粉、薯粉、藕粉皆可成為主料,調制後無論是加香腸、蝦幹、鮮蛏、肉絲,還是芥末、蘿蔔、油泡、米粉,切得細碎,入湯後不斷朝同一方向攪拌,做起鹹糟羹總是得宜。
嗜甜者則多以藕粉或薯粉配上蓮子、甜棗、桂圓、蜜餞,熬制一鍋蜜意濃濃的羹湯,比起“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來,更多些節日的暖意和溫情。
最後,來一組燈謎
不曾有黑夜(打一字)
宅女(打一字)
皇帝的衣服(打一字)
情若長久終會淡(打一字)
模樣似頭牛,實際卻沒頭(打一字)
半山半水(打一字)
一心愛十四,兩人并肩行(打一字)
淡說情話,情心空牽挂(打一字)
手無寸鐵,空歡喜(打一字)
若把此字倒過來,穩坐第一不難猜(打一字)
【福利在這裡】
廚房人類研究所特制的“買菜袋”免費送
它長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加上這樣▼
在廚房人類研究所的後台
回複關鍵詞“元宵節”
即可參與此次所長的“愛粉”活動
編輯/ Der
排版/ Der
圖文/ 網絡
問兩個問題 :
點好看了麼?
星标我們了麼?
FOLLOW ME
立志成為,知名的美食自媒體小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