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慶未來5年發展?來源: 原創稿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尹星雲)昨天,北京延慶區舉行2021年“兩會”新聞通氣會,延慶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葉大華回顧了延慶過去五年的成就,同時介紹了未來五年延慶的發展藍圖,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延慶未來5年發展?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來源: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12月19日電 (尹星雲)昨天,北京延慶區舉行2021年“兩會”新聞通氣會,延慶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葉大華回顧了延慶過去五年的成就,同時介紹了未來五年延慶的發展藍圖。
葉大華介紹,過去五年,延慶全區地區生産總值累計近1000億元,按現價計算較前五年預計增長60.4%;固定資産投資累計超1000億元,預計年均增長24.9%;财政收入預計年均增長11.5%,可支配财力累計超1000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預計年均增長6.8%,低收入村戶全部脫低;旅遊收入累計超300億元,較前五年預計增長18.7%;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經濟社會跨越式發展,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标。PM2.5平均濃度降幅超過50%,森林覆蓋率提高3.3個百分點。成功獲得全國文明城區、全國雙擁模範城、全國休閑農業重點區、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态文明建設示範區、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國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體育産業示範基地、國家衛生區、中國天然氧吧等榮譽稱号。
“按照區第三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未來五年的主要發展着力點包括完成冬奧服務保障、打造生态文明建設延慶樣闆、全面統籌促進城鄉均衡發展等。”葉大華表示。
全力以赴完成冬奧會服務保障任務。延慶将牢牢把握“簡約、安全、精彩”辦賽要求,确保如期開幕、圓滿成功;用好冬奧場館群,實現延慶奧林匹克園區精彩開園、良好運營;完成西大莊科大衆滑雪場建設和萬科石京龍、八達嶺滑雪場提質升級;深入謀劃賽後利用,全面落實冬奧遺産可持續計劃,加強冰雪資源統籌利用,引進和承辦國際國内冰雪賽事,舉辦特色冰雪活動,打造北部冰雪運動産業帶,科學規劃打造冬奧特色街區,建好冬奧博物館,建設國際滑雪度假旅遊勝地。
緻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設延慶樣闆。延慶将強化風險管控,實現土地安全利用率95%以上;推動森林覆蓋率達到62%以上,進一步鞏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成果;加快拓展“兩山”轉化路徑,建立“兩山”實踐創新基地評估機制和綠色發展指标體系;積極發展以“生态 ”為特色的優勢産業,提高生态産品附加值。
精準發力夯實“高精尖”經濟體系。一是聚焦全域旅遊做大做強主導産業,發揮三張“金名片”引領帶動作用,打造國際知名休閑度假旅遊目的地。積極建設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完成中國長城博物館改造提升,辦好長城文化節等品牌活動,推動世園公園創建國家AAAAA級景區。實現旅遊年總收入突破130億元。二是圍繞“一核四區”做精做優特色産業,形成“一核引領、四區支撐、多點布局”的産業空間格局。高新技術企業總收入年均增速達到10%。拓展無人機運行場景與産業發展,大力發展體育科技産業。萬元GDP能耗、水耗達到生态涵養區領先水平。三是注重提質增效加快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持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科技賦能、文化融合,鼓勵企業參與,加快現代農業園區建設,做強“妫水農耕”區域公用品牌,持續提升五大類特色農産品體系發展質量效益。
全面統籌促進城鄉均衡發展。一是加強規劃引領管控,嚴格落實分區規劃,維護國土空間秩序,健全“多規合一”規劃實施體系,實現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一張圖”。鞏固拓展“基本無違法建設區”創建成果,統籌抓好保留項目治理和拆後利用。二是建設高品質宜居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加快老舊小區改造提升、閑置廠房盤活利用,完成6個棚改項目。建設海綿城市、韌性城市、公園城市。三是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引導産業要素和公共服務資源向鎮區集中,推進張山營、康莊、永甯等特色鄉鎮發展。加快鄉村路網建設。大力發展鄉鎮集體林場,扶持壯大集體經濟。全面完成美麗鄉村建設任務。四是提升城鄉治理水平,健全街鄉鎮權責清晰、運轉協調的綜合執法運行體系。完善“接訴即辦”訴求分級分類快速響應和協同辦理機制,落實創城常态長效工作機制。加強兵員精準征集,提升兵員質量。蟬聯全國雙擁模範城稱号。推進智慧延慶建設,織密織牢公共安全網。
不遺餘力提升民生福祉保障水平。延慶将着力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及各類困難人員就業創業幫扶;加強與北醫三院、北京中醫醫院合作共建,完善基層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體系;加快養老服務布局,完善兒童福利體系,推進慈善延慶建設;健全文體服務體系等。
提質增效強化政府自身建設。延慶将堅持深化改革,持續深入開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堅持“簡政放權”,不斷轉變政府職能、提升管理效能;深化國資國企改革,提升監管效能,優化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調整,增強國有企業市場競争力;堅持依法行政,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建設法治政府,加強市域社會治理法治實施體系、監督體系和保障體系建設,将法治貫穿于市域治理現代化建設全過程;堅持黨建引領,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把“嚴”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鞏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