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

教育 更新时间:2025-01-05 08:10:54

我們在高中的時候曾經學過一個實驗,名字叫做雙縫實驗,我們準備一個蠟燭,在蠟燭後面放置一塊隻有一條長縫隙的擋闆,然後在後面放置一塊有兩條長縫隙的擋闆,最後再放置一塊黑色屏幕,屏幕上會産生明暗條紋。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

這個實驗是托馬斯·楊所提出來的,他證實了光纖通過平行且距離很小的兩個小孔,通過兩小孔頻率相同的光會發生互相影響投射出明暗相間的圖案,第一個擋闆的作用是讓蠟燭發出的光先衍射,變成一束穩定的相幹光源,這樣可以排除幹擾,能更清晰地觀察到試驗結果,第二塊擋闆的作用是讓相幹光變成同樣的兩列光源,這兩列光源發生幹涉,相位相同效果就加強,相位有差就抵消。

在這個實驗中托馬斯·楊提出了幹涉這個名詞,楊氏雙縫實驗也被稱為光的幹涉現象。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2

這個實驗在當時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最終導緻托馬斯·楊被學術界封殺,轉而研究曆史,因為在當時,牛頓的微粒說占據了學術界主流,被科學家奉為聖經。

什麼是微粒說呢?牛頓在法國數學家皮埃爾·伽森荻提出的物體是由大量堅硬粒子組成的基礎上,根據光的直線傳播規律、光的偏振現象,最終于 1675 年提出假設,認為光是從光源發出的一種物質微粒,在均勻媒質中以一定的速度傳播。微粒說由此産生。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3

但是托馬斯·楊的實驗卻證實了光的波動理論,光的波動說認為光是以波的形式在運動。微粒說和波動說在此後的數百年時間裡一直在争論不休。

20世紀初,随着科學家對世界的研究從宏觀到微觀,德布羅意在 1924 年提出了“物質波”假說,認為和光一樣,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根據這一假說,電子也會具有幹涉和衍射等波動現象。

1927 年,C . J . 戴維孫和 L . H . 革末在觀察鎳單晶表面對能量為 100 電子伏的電子束進行散射時,發現了散射束強度随空間分布的不連續性,即晶體對電子的衍射現象。幾乎與此同時,G . P. 湯姆孫和A.裡德用能量為2萬電子伏的電子束透過多晶薄膜做實驗時,也觀察到衍射圖樣。電子衍射的發現證實了 L. V . 德布羅意提出的電子具有波動性的設想,從而證實了一切物質都具有波粒二象性。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4

這個時候雙縫實驗也從宏觀變成了微觀,變成了電子雙縫實驗,可以說直接颠覆了整個世界的認知。

我來和大家梳理一下背景,雙縫實驗是指光通過木闆的狹縫從而射在屏幕上,而深入到微觀領域,那就變成了電子雙縫實驗,光子是以波的形式運動,由于存在幹涉,穿過雙縫後會出現一道道痕迹。(電子和光子都屬于基本粒子)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5

不同數量的電子通過雙縫後在膠片上出現的幹涉圖樣

但即使是一個個光子發射,也同樣會發生幹涉現象,條紋清晰地出現在屏幕上,這究竟是發生了什麼事情。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6

哥本哈根解學派掌門人玻爾的解釋是:“我們無需去關心它“本來”是什麼,也無需擔心大自然“本來”是什麼,我隻關心我們能“觀測”到大自然是什麼。電子又是粒子又是波,但每次我們觀察它,它隻展現出其中一面,這裡的關鍵是我們“如何”觀察它,而不是它“究竟”是什麼。”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7

這段話的意思就是:它既是一個粒子,同時也是一個波!你觀察的角度不同,那麼你看到的東西也就不同。

但是愛因斯坦卻表示了反對态度,單個電子怎麼可能通過兩條縫隙,難道電子會分身術嗎?因為兩條縫隙的距離雖然非常小(10∧-9米),但是對于電子來說,這個距離是電子身高的270億倍。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8

後來科學家發現,單個光子并沒有同時穿過雙縫,而是隻通過了其中一個縫,這表明此時的電子是以粒子的形态穿過去的,粒子一顆一顆打在屏幕上形成一條長光紋。那麼光子究竟是怎麼樣做到的!這個問題不斷困擾着所有人!:

如果我們根據電子的速度,當确定它已經通過雙縫之後,迅速的在後面的闆上放上攝像機,會出現什麼情況?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9

結果是當我們在确定電子已經通過雙縫後,迅速的在後面的闆上放上攝像機的結果是—沒有幹涉條紋,無論實驗人員如何努力,幹涉條紋都不再出現!

反之亦然,如果迅速的拿掉攝像機,又會出現幹涉條紋,即便我們在決定拿掉攝像機的時候,電子已經通過了雙縫!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0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1

也就是說無論單個電子有沒有通過雙縫,隻要我們一旦産生想觀測的想法并産生了這個行為,那麼就不會産生幹涉,條紋也就不會出現。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2

究竟是攝像機,影響了電子的行為,還是人類的意識,影響了電子的行為呢?也或者真的是有造物主的存在,它設定好了一個既定的運行法則,不允許任何人窺探,也不容任何人打破,而人類的想法一旦産生,過去就會發生改變,從而修正最終的結果!

後來約翰·惠勒提出了一個相當令人吃驚的構想,也就是所謂的“延遲雙縫幹涉實驗”,延遲實驗的原理相當于把探測器移到了擋闆和屏幕之間,讓粒子先做出選擇然後再觀察。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3

例如當單個光子通過擋闆後,瞬間開啟探測器,這時單個光子通過兩條縫已經成為了事實,我們再觀察它的運動路徑發現它隻通過了一條縫,并且這時幹涉條紋消失,隻剩下一個亮點,這就相當于将因果關系颠倒了!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4

想了解具體完整實驗的可以去看視頻

你的觀察令波函數坍塌,在量子力學的世界裡,現在做的事情,可以改變曆史上已經發生的事情。

科學家最後還把這個實驗上升到了宇宙角度,科學家觀察到,數百萬光年以外的某個恒星,它在向地球方向發出光子,而它中間會經曆一個質量巨大的星系,根據愛因斯坦相對論,這個星系将導緻空間膨脹進而使光線彎曲,這個星系實際上相當于一個巨大的分光鏡,将光子分成上下兩條路徑。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5

而在最右側地球上的我們,設置兩個望遠鏡分别對準上下兩條光線通路,那麼每個望遠鏡将觀察到作為粒子性質的光子,不會發生幹涉圖案,因為光子或者從上面繞過來,或者從下面繞過來。

科學家提出,用望遠鏡、光導纖維等工具,把兩條路上的光子引誘到延遲實驗裝置,從而完成星際版延遲雙縫幹涉實驗

然而這個時候,每個望遠鏡觀察到作為粒子性質的光子,并不會發生幹涉圖案,因為光子或者從上面繞過來,或者從下面繞過來。

而如果我們改用分光器把上下兩個方向來的光線合并,我們卻可以再次得到光子自身的衍射圖案,從理論上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作為粒子一路旅行過來的光子是無法産生衍射圖案的,必須是波才行。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6

要知道,它們在數百萬年就已經出發,它們的旅程早已在出發前就已經被決定,也就說,當人類決定觀察它們的時候,它們在數百萬年前決定好的旅程路線就發生了變化!

這種詭異的現象仿佛光子是有生命的,被人發現了就變成粒子态,沒被發現就偷偷變成波态,完全颠覆了認知。

目前來說,還沒有哪個科學家能夠對此作出完美的解釋,惠勒後來引玻爾的話說,“任何一種基本量子現象隻在其被記錄之後才是一種現象”,我們是在光子上路之前還是途中來做出決定,這在量子實驗中是沒有區别的。曆史不是确定和實在的——除非它已經被記錄下來。更精确地說,光子在通過第一塊透鏡到我們插入第二塊透鏡這之間“到底”在哪裡,是個什麼,是一個無意義的問題,我們沒有權利去談論它,它不是一個“客觀真實”!惠勒用那幅著名的“龍圖”來說明這一點,龍的頭和尾巴(輸入輸出)都是确定的清晰的,但它的身體(路徑)卻是一團迷霧,沒有人可以說清。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7

然而惠勒的解釋依然沒有撥開這個實驗所籠罩的迷霧,宇宙還存在着太多的未知等待着我們去探尋謎底。

愛因斯坦評價雙縫幹涉實驗(這高中就學過的雙縫實驗)18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