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學精髓隻對真誠的人講

國學精髓隻對真誠的人講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23:18:27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而行“忠恕”就是孔子的行仁之道,是仁的實踐。

國學精髓隻對真誠的人講(微觀國學忠恕)1

“忠恕違道不遠”

《論語》中有一段與曾子的對話,“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論語·裡仁》)

孔子說:“曾參啊,我講的道是由一個基本思想貫徹始終。”曾子說:“是。” 孔子出門之後,同學便問曾子:“是什麼意思?”曾子說:“老師的道,就是忠和恕罷了。”

《中庸》裡說“忠恕違道不遠。”

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孔子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意思是:自己想要立得住,也要幫助别人立得住;自己想要通達,也要幫助别人通達。這是為人的積極方面,用現代話說,幫助别人成就别人,也是幫助自己成就自己。從現實一面講,幫助别人,也是為自己的未來做信用儲蓄。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的學生子貢問老師,“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衛靈公》)

子貢問“有沒有一個字可以終身奉行的呢?”孔子回答說:“那應該就是恕了吧!自己所不願意的,也不要強加給别人。”《中庸》裡說“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于人。”

也是人們常說的換位思考,推己及人,自己不願意的事,也不要強加給别人。換句話說就是,你希望别人怎樣對待你,你就應當怎樣對待别人。

“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

朱熹說,“盡己之謂忠,推己之謂恕。”盡自己的心是忠,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是恕。“中心為忠,如心為恕。” 而行忠恕之道,正是孔子關于人與人之間相處的基本原則。

用白話的語言概括說,與人相處之道就是:盡心幫人,無心害人。

1993年9月在美國芝加哥世界宗教大會上,幾千位宗教領袖及代表共同簽署了《世界宗教議會走向全球倫理宣言》,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确定為人類倫理的基本原則,也稱為“黃金原則”。

“以直報怨”

“忠恕”作為人與人相處的基本原則,但也有例外。《論語》中記述,“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論語·憲問》),有人說:“用善行回報惡行,怎麼樣?”孔子說:“用什麼回報善行?用正直回應惡行,用善行回報善行。”

國學精髓隻對真誠的人講(微觀國學忠恕)2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