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沉靜的思緒通達萬物

沉靜的思緒通達萬物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30 06:07:17

沉靜的思緒通達萬物?“開悟”的英文為“enlightenment”,拆分開來,義即“将智慧之光注入衆生黑暗的心房之中”2014年,羅曉晖老師受成都市武侯區中學語文教研員唐旭華老師之邀,将講學的足迹踏進了武侯區,在這裡開啟了他的“文本解讀”系列講座,我和衆多武侯區的語文教師一樣,成為其文本解讀理論的第一批受益者,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沉靜的思緒通達萬物?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沉靜的思緒通達萬物(通達的曉悟理性的光輝)1

沉靜的思緒通達萬物

“開悟”的英文為“enlightenment”,拆分開來,義即“将智慧之光注入衆生黑暗的心房之中”。2014年,羅曉晖老師受成都市武侯區中學語文教研員唐旭華老師之邀,将講學的足迹踏進了武侯區,在這裡開啟了他的“文本解讀”系列講座,我和衆多武侯區的語文教師一樣,成為其文本解讀理論的第一批受益者。

講座持續了兩年,羅老師那些關于語文課文完全不同于教參的、深具洞見的解讀,那種基于理性的分析揭示出來的清晰路徑,對于彼時已經從教中學語文13年之久的“成熟教師”的我而言,卻恍若第一次讀懂這些自以為早已爛熟的文章。曾經對資料盲從、對答案迷信、執持原有經驗的心房,漸漸被理性和智慧之光照亮,猶如羅盤之于航船、燈光之于長夜、《再塑生命》中的沙利文老師之于海倫·凱勒,塵埃頓消,真相浮現。為了讓這份智慧之光照進更多曾經和我一樣在黑暗中摸索的語文教師的心房,在唐老師的大力推動下,羅曉晖老師的《方法與案例:語文經典篇目文本解讀》(以下簡稱《方法與案例》)一書終于面世。

毋庸置疑,語文教學現狀亟待改革,語文教師素養亟待提升。從教師方面而言,缺乏科學的閱讀理念和系統的閱讀方法,随意肢解和割裂文本,是極其普遍的現象。面對文本,什麼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立場?《方法與案例》第一部分第一節便冷靜而明确地指出:“文本解讀僅僅尋求對文本作出忠實于文本的還原性的理解。”忠實文本,還原文本,指引我們在解讀時要摒棄主觀臆斷,講求有根據、有邏輯、講理性,能自洽。整本書都閃耀着“理性的光輝”,表現為多個特征。

梁漱溟說“學問貴能得要”。世間有學問者不可謂不多,能得其要,将深邃的見識表達得淺顯易懂者并不多見。人到中年,翻開一本書能夠連續讀到十幾頁的時候似乎已經不多,面對“專家”“專著”,我們見慣了從概念到概念的賣弄、從資料到資料的堆砌、從觀點到觀點的搬運,而《方法與案例》一書,一旦翻開,我和身邊的很多朋友,即使一些人不是語文學科出身,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不忍釋卷。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便是本書行文語言簡明而能切中要旨。書中沒有嘩衆取寵的術語,沒有矯揉造作的高深,更沒有長篇累牍的冗繁。在要言不煩的分析和示範中,我們開悟、我們信服。

比如,我曾經深深困惑于一個問題——稍有文學理論常識的人都熟知“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名言。作為教師,我們常常以莎翁的名言作為理由,将個人的體驗和想象與文本内容本身相混淆,作出 “個性解讀”“多元解讀”,并且還樂此不疲地将這些充滿主觀色彩的解讀結論告知學生。我們也常常看到,名師授課時有很多迥異于我們的解讀的“新結論”。一個文本的意涵,既可以是“這個”也可以是“那個”嗎?文本解讀是“多元的”和沒有定論的嗎?如果不是,那麼怎樣的解讀才是最為科學理性的?其背後是否有理論依據作為支撐?翻閱了卷帙浩繁的文藝理論書籍,沒有一本的回答讓我滿意。在本書中,作者給出了“文本與文本解讀的幾條常識”:人類理性的原則、寫作行為的原則、文本聯結的原則。每條原則之下,又有幾條小原則。對于每一條常識的闡述,加上舉例,皆不過寥寥數百字,卻大道至簡,讓人信服。閱讀了這些原則,對于理解第三部分“語文經典篇目解讀”的過程和結論,可謂水到渠成、心悅誠服。

書如其人。羅老師十多年前站在中學講台上,便宣稱他授課“隻問是非,不問權威”。和他交往日久,便越發能确認:這是一個簡單而純粹的做學問之人,待人毫無機心。何以至此?這要源于他30多年來甘于寂寞,專心緻志,對中國古典文學、哲學、佛學甚至數學等領域艱難而決絕的一路追尋。

理想中的學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博大要遍觀群書,精深要戛戛獨造。本書中既能看出其兼收并蓄的廣闊,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有系統、有見地的理論和方法。當運用理性的分析方法得出的結論不同于前人或者權威的結論時,羅老師保持了高度的冷靜,“隻問是非,不問權威”。

比如,在177頁,對于《記承天寺夜遊》的文本分析中,羅老師明确告知我們——“文本分析必須立足于文本,讓文本自身來說話。”“文本解讀完成之後,傳統的知人論世的傳記批評才能登場。”其觀點表明:知人論世并無不可,但它隻能是旁證,隻能在獨立分析文本得出結論之後,作為一種诠釋的佐證。

語文教學中比比皆是的一個現象是:在一篇課文教學開始之初,便出示關于作者和文章寫作背景的衆多資料。其實,這是想運用這些材料,替代對文本理性的分析過程。到最後,外圍材料代替了對文本的有效分析,反而成為對“這一文本”的遮蔽。實際上,尋求文章的背景資料容易,靜心閱讀一篇文章,依循理性解讀并得出結論卻很艱辛。然而,我們到底要教給學生結論,還是方法,我想讀完這本書,你将和我一樣豁然開朗。

再比如,關于《愛蓮說》的主題結論,本書駁斥了教學中那些很流行的說法,如贊美蓮的“堅貞”的無依據、對蓮的“愛慕與禮贊”的空洞。這些都被羅老師一一看穿,教參也罷,權威也罷,皆非緊要;在學科領域,唯有服從理性,服從真理。

膚淺和深刻是一組反義詞。然而本書簡單而不膚淺,簡單和深刻水乳交融、渾然一體。書中那些不經意間頗具哲理意味的結論,可以讓我們在閱讀中的收獲遠甚于讀懂文章本身。

比如,147頁,解讀琦君的《春酒》時,本書告訴我們,“故鄉并不是地理意義上的”,“人類根本就沒有家園”,“故鄉是一個我們永遠回不去的地方”。細細想來,魯迅的《故鄉》,崔颢的《黃鶴樓》,都涉及“故鄉”這一文化母題,都可以運用此一觀點去解釋。

再如,202頁,解讀郁達夫《故都的秋》,本書告訴我們“存在的深沉感本質上就是存在的悲感”,這是人生的況味。這個結論,不僅是對《故都的秋》這一文本主題的深邃洞察,實際上更揭示了為什麼悲劇具有強大的震撼力和穿透力。

電影《無問西東》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看完此書,仿寫出以下這段話,感恩這位讓我們看見教學之坦途和學會理性思考的人:(語文教學的)慣性是如此之強大,強大到我們一直以為就該知人論世、體驗感悟、膜拜教參。願你在文本解讀時,尊重文本本身;願你在語文教學時,遵從學科的理性:隻問是非,不懼權威,唯求真實,無問西東。

(作者單位:成都市武侯區教育科學研究院)

《中國教育報》2018年04月09日第10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