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北京青年報
底卡标準、樣本、宣傳資料等見證了身份證的發展和變化(資料圖片)
從最早一人一張、統一在北京市公安局戶籍處備案的“身份”證明——“人口卡片”,到手工制作的一代身份證,再到如今可以電子識别、功能多樣的二代身份證,居民身份證經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見證了中國數十年來的發展與變化。
手工“口卡”
每天需要替換幾百張
1953 年4月,中國居民開始使用公安部統一制發的戶口簿、戶口登記表、遷移證和出生、死亡、遷入、遷出登記表。1955年6月,開始實施《關于建立經常戶口登記制度》。1956年2月,所有戶籍信息改由公安機關統一登記和管理,民警們将其簡稱為“口卡”。
現任北京市公安局人口基層工作總隊證件大隊民警的張凱,1983年被分配到北京市公安局戶籍處,管理“口卡”。
在當時,“口卡”科的民警平均每人負責12組櫃子,基本上每組櫃子裝有6萬張“口卡”,每個民警要管理70多萬張“口卡”。
“那時,我們一個人每天要替換差不多800張‘口卡’,少的時候也有500張左右。”張凱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因“口卡”信息都是手寫,如果有公民姓名寫錯了,或者更換了家庭住址,“口卡”都要及時替換。
此外,為方便查找,所有“口卡”都将姓氏依據拼音排序,“當時北京市‘口卡’排列的第一個姓氏就是巴,第二個是白,往下是班、邦,以此類推”。雖然“口卡”數量龐大,但民警“手一擡,再一翻”,不出十幾秒,就能準确找到所需的那張“口卡”。
在這裡工作的民警,晚上還要值班,幫一線辦案民警查找人員。“小到逢年過節,找不到親戚家住址;大到公安機關破獲重案要案,都需要‘口卡’科提供支持。”張凱回憶道。
一代身份證
十六道工序全靠手工
1984年,北京市進行一代身份證頒發試點工作。
現任北京市公安局人口基層工作總隊辦公室副主任的陳一心,1985年被分到了北京市公安局戶籍處身份證管理科工作。
當時辦公室“跟車間一樣”,每個人都穿着“藍大褂”。一代身份證的制作要經曆制作底卡、翻拍、洗照片、擴印、裁接、塑封等1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民警手工完成。
1984年至1985年,為了把底卡上的信息抄寫得盡量美觀,各派出所、轄區單位、街道等單位寫字好的人被抽調出來,專門幫忙抄寫身份證卡片。
1986年,身份證開始鉛字打印,1988年開始計算機打印。
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身份證的使用場所非常少,僅限于買火車票、飛機票或是住宿登記。“那時身份證辦理,幾乎是公安機關安排社區民警或是居委會工作人員挨家挨戶宣傳,收集照片和信息。”陳一心回憶道。
1984年8月30日,公安部、北京市公安局舉行中國首批居民身份證發放儀式。現場380人拿到了首批居民身份證,第一個領取的是女高音歌唱家單秀榮。2000年,北京籌建警察博物館,單秀榮将這張身份證捐獻給警察博物館。
1995年7月1日起,居民身份證制作采用全息透視塑封套防僞技術。1999年10月1日起,中國建立和實行公民身份證号碼制度。
2013年1月1日,第一代身份證停用。
二代身份證
一天最多制作六萬個
2003年,全國啟動第二代身份證試點工作,北京又是試點城市。
2004年5月16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六十五中學禮堂内舉行首發儀式,公安部治安局領導為28歲的東城社區工作者李媛和7歲小朋友趙熙然分别頒發了北京市第一張成年人二代身份證和第一張未成年人二代身份證。
為了完成試點任務,陳一心和同事在辦公大樓還沒裝修好時,就搬了進去。“那時候人可以倒班,但是機器不停。”陳一心告訴北青報記者,那時一天最多能做出6萬個身份證來。2006年6月30日,北京市完成第二代身份證試點任務。
目前,北京在全國首推了異地身份證任意派出所就近辦理業務,通過“網上北京市公安局”網站,手機版APP“北京警務”,居民們還可以實現網上查詢所需要的材料,預約受理時間,并實時查詢辦理進展。
對于一些行動不便的孤寡老人,民警可以上門拍攝身份證照片;高考時,派出所還為考生開通綠色通道;如在火車站、飛機場忘帶、遺失身份證,還可直接辦理臨時身份證明。
在陳一心看來,每一項辦理身份證的便民措施推出都能在百姓中引起良好的反響。“主要還是因為現在身份證的應用範圍廣。”從一代身份證到二代身份證,與身份證打了半輩子交道的陳一心說道。
記者 葉婉 見習記者 王涵 統籌/張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