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三年重裝改造
10月15日終于再開的虹橋機場1号航站樓
無疑是魔都近期一件大事
不僅僅是因為虹橋臨近市中心交通便利
新增的全國首套全自助登機系統
更成為刷爆網絡的熱點
據首批體驗的乘客實測
使用這套系統完成整個過程基本無需等待
值機、托運、安檢、登機全部自助
“刷臉打飛的”的時代到來了!
刷臉打飛的
為提升服務品質,虹橋機場T1航站樓于2014年開始關閉改造,耗時長達三年多,本周一終于全面啟用,這是國内首個采用全自助乘機流程的航站樓,無論是安檢還是登機口,都能刷臉識别通過。
新的自助登機系統位于1号航站樓B樓,很大程度上解放了機場地勤組,乘客持身份證、護照等有效證件就能自行打印登機牌、托運行李條。隻要不是嬰兒、殘疾人士、高齡老人等特殊乘客,都可通過這種自助模式享受便利。
1 自助值機
改造後,虹橋T1的“大頭”春秋航空值機區域從原來的A島轉至現在的D島,而其他航空公司國際、港澳台航班在A島、B島運營。
D島目前配備28套自助值機設備供乘客自行辦理值機,目前不支持選座,完成操作後得到打印的登機牌和行李條,耗時幾十秒,就可進入下一環節。如果您已經提前在網上值機,這一步可直接跳過。
2 自助托運
自助值機設備的後面,是18套自助托運系統,将自助打印的行李條挂在行李側方,按提示要求将行李放在自助托運設備上,掃描證件或登機牌,設備就會自動完成掃描、檢查、稱重行李。
超出免費額度的行李,托運費用支付可使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不支持現金或刷卡。
3 自助安檢
國内出發區域目前共配備8台自助安檢驗證閘機,代替原先的人工驗證過程。乘客掃描身份證,再通過人臉識别,12秒左右就能完成安檢驗證進入候機廳。
4 自助登機
和之前的操作差不多,掃描身份證或登機牌、人臉識别,不超過5秒即可完成自助登機。
目前支持自助登機的共有4個近機位登機口、8個遠機位登機口,共20套自助登機設備。
考慮到老年人、嬰兒家長等特殊乘客,以及持特殊證件、無網絡支付手段的乘客等,目前機場依然保留了人工櫃台和人工服務。
人臉識别
人臉識别技術已經成為最成熟的生物識别技術,其應用領域之廣、識别效率之高,以及其無感、兼容性強的特性,都令它成為當今民航企業優化服務、提升用戶體驗的首選。
據悉,國内目前已有60多個機場嘗試部署人臉識别應用,但多以自助驗證出關為試點,虹橋T1是首個全程采用人臉識别自助通關的航站樓。
前面提到的值機、驗證、登機流程中的人臉識别,實際上隻是該技術基于乘客身份信息進行的一對一比對确認,被識别者處于知情并主動配合的狀态。
而人臉識别更強大的應用,在于非配合場景。當你進入識别區域,系統就自動通過攝像頭與底庫注冊照片比對,從千萬人之中找到你。這樣的場景主要用在黑名單布控,或VIP識别。
連續六年名列Skytrax(總部在英國的著名航空顧問公司)全球最佳機場的新加坡樟宜機場,正在測試通過人臉識别系統,找到那些迷路或在免稅店裡逗留太久的旅客,以防他們誤機。
已在新加坡設立首個國際辦公室的中國企業依圖科技,技稱其人臉識别平台能夠在不到3秒的時間内,識别出超過18億張人臉。
隐私安全
人臉識别技術的廣泛應用,或許很快将淘汰身份證等個人信息證件。英國迷你科幻劇集《黑鏡》中描繪的近未來場景,似乎已近在眼前,而劇中描繪的個人隐私安全問題,也着實令人擔憂。
諸如機場安檢等相關部門出于便捷高效、安全防範、VIP服務等需求,在人臉識别技術上的探索,實實在在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便利。而在此基礎上對于用戶信息深度挖掘的尺度把握,似乎并不能令人放心。
越來越多的人相信,美劇《疑犯追蹤》中著名的“天眼”(the machine)真實存在,它可利用全球互聯監控攝像頭采集并分析數據,實時調取出現在攝像頭中個體的銀行信用、犯罪、醫療等信息——在掌握了這一系統的調查人員面前,我們毫無秘密可言。
香港國際機場最近在一号客運大樓啟用了4個有生物辨識技術的自助保安閘口,以電子自助形式通過進入機場禁區前的保安檢查。與此同時,系統會顯示你的相關資料,包括過關時間、過關次數、有沒有被退過港、有沒有被打過稅……一旦發現有案底的可疑人員,海關警察可立即行動。
更可怕的是,據說這套系統以後還會增加過關信息和消費記錄,過港消費了多少?海關小哥哥們都知道哦!
這樣的人臉識别時代,你還喜歡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