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梧州是嶺南文化發源地之一。作為“藥食同源”的典型代表,龜苓膏深受“兩廣”一帶人的喜愛,不僅形成兩廣地區所獨有的“龜苓膏文化”,還傳播到海内外,深受歡迎。
龜苓膏配制技藝源于秦末漢初,制作出來的龜苓膏最初為宮中禦品,後來不斷在民間流傳。
據《蒼梧郡志》記載,大約在明末清初時候,蒼梧郡(現梧州市)民間就有“龜苓膏”的食用習俗和出售“龜苓膏”的店鋪。曆經數朝代不斷的改良研發,随着現代工業的發展,如今,龜苓膏是市民用以清熱解毒的“藥食同源”食物。
龜苓膏配制技藝選料精準、配方講究、投料有序、工藝獨特。該配制技藝将自養龜作為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茯苓、生地、涼粉草、羅漢果、靈芝、田七、金銀花、菊花等多種中草藥,使用傳統風選機、春碓、研缽、鍘藥刀、過濾裝置、蒸煮爐等工具,按一定比例經20餘道工序進行加工制作。
制好的龜苓膏色澤透明,帶有中草藥香氣,味微苦而甘甜,口感滑嫩爽口,具有清熱解毒、除濕通絡、滋陰補腎、美容養顔、促進新陳代謝之功效,是“藥食同源”的典型代表。如今,食用龜苓膏已成為梧州人常用的治熱毒和濕毒的飲食療法。
龜苓膏配制技藝以師傳方式傳承,目前已傳承第8代。通過一代又一代傳承人的努力,梧州龜苓膏配制技藝正在日漸發揚光大,梧州龜苓膏文化也将進一步為鄉村振興增光添彩。
2021年6月10日,國務院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項目名錄,梧州市龜苓膏配制技藝入選傳統技藝類。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記者:路雪
責編:勾曉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