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争鳴,各種學說思想流派層出不窮。
在古代的思想文化體系中,那個年代可以說是極度燦爛繁榮。
諸子百家其實源于易經,易經可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
其含蓋萬有,包羅萬象,闡述了宇宙萬物的變化之道,極富哲理性。
而諸子百家中,對于宇宙萬物本源的論述,以道家思想最為透徹。
道家思想,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泰古二皇時代。
兩千五百年多年前,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出了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無為而無不為的思想理論。
後來莊子繼承與發展,主張清靜無為,崇尚自然之道,為道家思想的核心。
那清靜無為是什麼呢?
後世有很多不明者,認為道家的清靜無為,道法自然,等同于态度消極,其實此為謬論。
即使是現代的很多人,也會認為出家的人,就是逃避世事。
其實,學道的人,并不一定就是出家的人,況且道家與道教是有分别的。
這裡不說道教,隻說道家思想。真正的清靜無為,并非是無所作為,放任不理。
而是循道而作,法天地而為,無為是自然而為,不染物性,不為物累,并非聽任自然,更非聽天由命。
還有人認為,道家求于無用,居于下垢,其實不然。
道家常以守弱、居下、無用,以示道之體現,其實其中之意,并非真的求于無用,居于下垢。
道德經中所說的上善若水,其實說的很清楚。
水善利萬物而不争,處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此以言明道家思想的根本。
隻是有很多人認知體系不同,甚至毫無了解,所以言出謬論了。
再者,其實道家之學,也是諸家之綱領,隻是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而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