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宋代四雅詩句

宋代四雅詩句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12 04:09:46

白露,是入秋後的第三個節氣,至此暑氣消退,秋涼漸生。而“白露”之名的來源,也與天氣轉涼有關,因為氣溫的變化,秋日清晨的露水随之加厚,凝結成一層白白的水滴,所以稱之為白露;也有說四時配五行,因秋屬金,金屬白,所以稱白露。

每到節氣、節日,詩詞自不能缺席。而“白露”入詩,常帶着一種朦胧的美感,自《詩經》“蒹葭蒼蒼,白露為霜”以降,它就有了這樣一種朦胧的寄寓;白露也代表秋,這秋涼滲透到詩人詞人筆下,又為詩詞賦予了一層秋思與怅惘。

宋代四雅詩句(宋代侍僧一首冷門詞)1

白露

秋風起,秋夜涼。我們讀到許多白露相關的詩詞,多描繪秋夜之景象,白露多與秋月同在。杜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被奉為經典自不必說,李白也有“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左思寫“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明月出雲崖,皎皎流素光”,雍陶則寫“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悲秋将歲晚,白露已為霜……滿庭添月色,拂水斂荷香”,白露之月,遠懸天邊,帶着點清冷疏離,給人一種沁人心涼的幽遠美感。

今天讀書君要給大家分享的這首詞同樣與白露之月有關,詞雖冷門但下筆空靈,意境清遠,值得一讀。詞為北宋侍僧仲殊的《南柯子·懷舊》:

十裡青山遠,潮平路帶沙。數聲啼鳥怨年華。又是凄涼時候,在天涯。

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綠楊堤畔問荷花:記得年時沽酒,那人家?

宋代四雅詩句(宋代侍僧一首冷門詞)2

金秋月

一讀這文字就喜歡上了,尤其“白露收殘月,清風散曉霞”兩句,語言、意境皆美。

詞上片鏡頭拉遠,視覺上凸寫空間之遠闊,十裡青山的遠景,與潮岸平闊、退去留沙的近景,聽覺上則加入數聲鳥啼植入悲愁情緒。為何凄涼?因為人在天涯。但這凄涼又并不濃烈,将寂寥個體疏離在遠山之外,更似一個清冷的“觀望者”。

下片着眼時間,聚焦白露時分的夜月與清曉之霞光,“收”“散”二字動态地寫出時間之推移,仿佛攝影鏡頭,将白露懸月至天光破曉清風拂來的動态之景攝入短短十字之中。最後以一問句收尾,以眼前景切入往昔之回憶,一種物是人非的怅然情思融于其中。

宋代四雅詩句(宋代侍僧一首冷門詞)3

月夜秋光

白露作為秋之節氣,自與秋思相聯。杜甫的思念故鄉與親人也好,李白月下沉吟的思古幽情也好,其實都脫離不了白露時分時序變遷帶來的愁緒。這種情緒在宋時陳與義的《秋夜》詩中體現得也很巧妙——

中庭淡月照三更,白露洗空河漢明。

莫遣西風吹葉盡,卻愁無處着秋聲。

三更淡月,白露空明。然則詩人直接喊話秋風,千萬不要将黃葉吹落完了啊,要不然上哪兒去聆聽秋聲呢?秋風秋雨打秋葉本令人惆怅,但想想秋葉如果落盡,傷心人又去哪裡聽秋聲呢?詩人想象還真是奇特。

宋代四雅詩句(宋代侍僧一首冷門詞)4

白露

仲殊這首詞也如此。白露時節已臨近中秋,然而凄涼時候,人迹天涯,何不惆怅?此詞也被評為是侍僧仲殊“真性情、真才情的真實流露”。

仲殊詞雖冷門,蘇轼卻評其為“能文善詩及歌詞,皆操筆立成,不點竄一字”“胸中無一毫發事”。除此詞外,仲殊寫春情别恨以及懷古之作亦有好評,“三千粉黛,十二闌幹,一片雲頭”“山色入江流不盡,古今一夢莫思量”,詞風绮麗清婉,含蓄不盡。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