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曆史上的西晉時期,有一個叫左思的大文人,文釆出衆。他寫的一篇文章《三都賦》被人們廣為傳抄閱讀。由于當時還未應用印刷術,因而書籍主要依靠手抄而成。人們因為争相買紙抄閱左思的《三都賦》,一度使得當時洛陽的紙價暴漲,造成了“洛陽紙貴”。而就是這位風靡一時的大文人,他小時候卻并不被 父母和親友所看好,沒有人認為他長大後會取得傑出的成就。
左思小時候,身材矮小,相貌醜陋,口齒笨拙,看上去讓人感覺有點癡癡呆呆的樣子。到了左思讀書的時候,他學過書法和音樂,但是都沒有學成。左思的父親看到他這樣,便認為他愚笨不堪,十分生氣,一直看不起他。直到左思成年的時候,他的父親還和别人說,自己已成年的兒子還不如他自己小時候。
親友們看到不争氣的左思,也認為他有點愚笨,哀歎之餘向他投去了鄙夷的目光。左思對這一切都在心裡默默地承受着,但是他不甘心這種鄙視,因此立志發憤苦學。東漢班固的《兩都賦》和張衡的《兩京賦》是當時文人學習必讀之物, 當左思讀過這兩篇文章後,他深深地為作者華麗的辭藻和精巧的文章所感染,更為東、西二京(洛陽、長安)的磅礴氣勢所震撼。但是好學的他在感染之餘,也看出了兩篇文章中所表現出的華而不實的弊病。因此,左思下定決心,要親自寫出一篇尊重客觀事實的佳作。
左思下定決心後,就确定寫一篇關于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個都城的賦,即《三都賦》。為了寫好這篇文章,左思閉門謝客,一心撲到準備工作上,有時偶然感觸一句,便用筆記下來。當别人得知左思的想法後,很多人都認為他癡人說夢,認為他是不可能超越班固和張衡,甚至有人諷刺他的作品隻配拿來當酒壇的蓋子。 但是左思對着一切質疑和譏諷都不在乎,他仍然按照自己的思路,按部就班地找 材料、看材料、構思文章。這樣的過程持續了十年之久,十年後,左思終于寫出了 《三都賦》。他将自己的文章呈送給當時的名士皇甫谧閱讀,皇甫谧大加贊揚,并為之作序。在名人的推薦下,左思的《三都賦》很快在洛陽風靡起來,人們争相傳抄,連以前質疑和譏笑左思的人也都為之折服。宋代的儒學大師張載也曾為左思的文章親自作注釋,并認為班固的《兩都賦》道理勝過文辭,張衡的《二京賦》文采超過立意,唯左思的《三都賦》則将兩者完美地結合了,是一篇難得的佳作。
天生資質平庸的左思,在成長中沒有獲得别人對天才那般的贊美,而是冷嘲 熱諷。但是這些都不能擊倒左思一顆前進向上的心,他知道,隻有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努力,才能讓自己成功。所以他為了一篇文章,從收集、整理材料到寫作完 成而花費了長達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常人難以完成的任務。左思真可謂是十年磨一劍,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左思的成功在于他甘于忍受他人的否定,甘于承受長時間的寂寞,以及敢于堅持自己心中的夢想和追求。他的成功表明了一個不争的事實一勤能補拙。
一個天資聰慧的人,若是沒有後天的努力學習,也終會淪為平庸之人。大多數傑出人物也并非是天才,往往是與我們一樣平凡的人。即使天才人物的成功, 也并非僅僅來源于天生禀賦,同樣還得依靠自己的不斷努力。就如美國發明家愛迪生所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所以作為人群中衆多平凡人中的一員,我們除了自己更加努力之外,還有什麼捷徑讓我們得以 成功呢?更何況成功的道路上從來都沒有捷徑可循,有的隻是“天道酬勤”!
資質平平的你,也許在别人眼中也是一隻像左思那樣的“笨鳥”,那麼,如果你想成功,便要學會“先飛”。笨鳥先飛一永遠都是笨鳥成功到達目的地的唯一方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