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色彩明豔的波斯菊随風搖曳,美不勝收,行人不禁放慢腳步,拍照“打卡”……千燈湖花園段五勝湧岸邊原是一片雜草叢生的荒地,如今,已是一片缤紛的花海。
從2019年開始,中海千燈湖1号物業服務中心攜手同德社區黨委以“創熟”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持續發動社區黨員志願者、小區樓長、熱心居民等對五勝湧岸邊的荒地進行翻土播種,硬是在家門口種出了一片“網紅花海”。
同德社區五勝湧中海千燈湖花園段繁花盛開。
這是桂城街道“創熟”工作的小小縮影,也是南海區高效有力推進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打通聯系服務群衆“最後一公裡”的生動寫照。
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是全面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基層社會治理困境的必然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南海區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通過織密三級黨建網格、建強小區黨建陣地、創建熟人社區等措施,深化基層治理改革,探索具有南海特色的社會治理新路徑,推動聯系更有“深度”、服務更有“溫度”、成果更有“滿意度”,有效激發了社會共建共治共享活力,為南海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證。
如今,社會治理現代化的藍圖在南海徐徐展開,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格局加快形成,人民群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高。
黨員志願者為戶外工作者送上慰問。
建強戰鬥堡壘
讓黨組織成為基層治理的主心骨
“欲築室者,先治其基”,基層黨組織是基層治理的“橋頭堡”,是人民群衆感知公共服務效度和溫度的“神經末梢”。唯有建好基層黨組織的“四梁八柱”,才能更好地服務群衆。
南海的改革發轫于農村基層,活力來自農村基層。改革開放之初,南海率先賦予村社發展自主權,在農村集體土地上建城市、搞工業,大大激發了農村發展活力,但由此也帶來了土地利用碎片化、村社權責倒挂等問題。
近年來,南海區堅持把織密三級黨建網格作為推進精細化治理的重要手段,把基層黨組織的根紮進村社網格,把服務送到家門口,把矛盾化解在最基層,打通基層治理的“毛細血管”和“神經末梢”。
年過五旬的陳冰是南海區裡水鎮宏崗村的一名基層黨員,每天奔走在村委和群衆之間,傾聽群衆心聲,了解群衆所想,是她最平常且重要的工作。“能幫助群衆解決難題,我感覺我的工作很有價值。”陳冰把做群衆的“貼心人”當作自己的追求。她走街串巷的工作日常正是南海區5395個“戶聯系”黨小組的生動寫照。
自2016年12月起,南海全面實施“戶聯系”制度,發動全區黨員以戶為單位聯系全體居民家庭戶、非戶籍家庭戶、工商企業戶和各類社會組織,通過物色培養黨員骨幹擔任“戶聯系”小組長,充分發揮“戶聯系”小組長的橋梁紐帶作用。
在此基礎上,南海積極搭建村(社區)黨組織、經濟社(住宅小區)黨支部、“戶聯系”黨小組三級黨建網格,通過全面實施“駐點聯系 黨員戶聯系 網格化”制度,突出重要事權清單管理,讓黨組織成為鄉村治理的主心骨。
裡水宏崗村。(廖明璨 攝)
“以前村民會把雜物放在家門口的空地上,後來經過黨員的入戶宣傳,大家主動清理雜物,自覺維護村容村貌,整個村的環境越來越好了。”裡水鎮宏崗村黨委委員張衍科,多次參與村黨委及經濟社黨支部的溝通會議,收集群衆的意見,談起村裡的種種變化,他充滿了喜悅。
目前,“三級黨建網格”已在全區292個村(社區)黨組織、2196個經濟社(住宅小區)黨支部建成戶聯系黨小組5395個。形成了以村級黨組織為領導、經濟社(住宅小區)黨支部為戰鬥堡壘、黨小組為“神經末梢”、黨員為“根系”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主幹體系。
居民圍坐一起讨論社區問題。
畫好社會治理同心圓
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
社區是群衆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也是加強城市治理、聯系群衆、服務群衆的基本單元。随着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推進,“居民自治”越來越多走進村社居民生活當中。
今年71歲的黃伍根,是西樵鎮樵華社區的一名退役軍人,退休後加入志願者隊伍,定期走訪探望孤寡、殘障老人。在當地,根叔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工作室,是樵華社區的一個矛盾調解室。“我希望能為這個社會多做些事、多幫助些人,踐行一個老黨員的初心。”黃伍根說。
像黃伍根這樣的志願者,在南海各個村社還有很多。他們不光義務幫人調解矛盾,還組建紅色管家、紅色物業等團隊,協助社區打造更宜居、和諧的環境。
黃伍根(中)和志願服務隊隊員在工作中。(方智恒 攝)
作為制造業大區,近年來南海在經濟與城市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傳統的熟人社會發生了很大變化,外來人口的比例超過了戶籍人口,人口老齡化加快。高密度的城市人口和人口老齡化等問題,讓教育、養老、醫療等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不斷增大,居民訴求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複雜化、動态化等挑戰,帶來了一系列基層治理新難題。
針對這些痛點,以問題為導向,2021年,南海區印發《佛山市南海區“創建熟人社區”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緻力于解決基層治理面臨的情感歸屬無依、家園認同缺失、公共精神難聚等問題。
實踐中,南海區推動區域化黨建網格與社區治理網格融合共生,引導社工、社會組織等各方力量主動參與基層治理,着力構建“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解糾紛”的基層治理格局。
從“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從不願社交到走出家門,再到積極投身社區各項志願服務……在這一過程中,社區負責“穿針引線”、搭建平台,助力居民社團成長。在小區推進舊樓加裝電梯、老舊小區改造等工作中,居民的公共精神和自治意識被喚醒,都市社會築起的心靈藩籬被打開,對社區的歸屬感越來越強。
通過健全“三長制”、搭建村(居)民議事廳、完善矛盾糾紛調解機制等,南海已初步摸索出以黨建為引領、以自治為基礎、以共治為焦點的社區治理共同體建設路徑。根據工作計劃,今年,南海要實現全區70個城市社區“創熟”全覆蓋,并進一步向農村社區探索,選取10個農村社區開展“創熟”試點。
不少社區創新推出黨建引領“樓長制”服務模式,通過整合社區資源,建立起“黨員-樓長-居民”管理體系。
激發共建共治共享活力
提升基層治理現代化效能
基層安則南海安,基層活則全局活。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事關南海改革發展穩定全局。今年6月,南海召開基層治理改革動員部署“萬人大會”,動員區、鎮、村、社四級同心發力、同向而行,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同推進基層治理改革系統工程。
“村社要大膽闖、勇于試、主動改,為推進基層治理改革撕開一道口子,趟出一條路子來。”現場,南海區委書記顧耀輝抛出了“三引三管三提升”的工作總思路,即以黨建引領、文化引航、志願引導的“三引”方向,凝聚了基層治理強大合力;用管人、管事、管自己的“三管”路徑,激活村社細胞,優化了基層治理運行機制;打造提升公共服務水平、提升智慧治理效能、提升社會文明程度的“三提升”目标,全面激活基層治理的活力。
根據區委研究出台的《關于深化農村體制機制改革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意見》,南海将通過優化基層治理運行機制、深化黨群聯系服務機制、完善監督考核機制、健全資源整合共享機制、創新要素配置機制5大重點工作13項創新舉措,着力破解基層“政府幹、群衆看”等難題,全面提升南海基層治理現代化水平。
高效推動基層治理改革,關鍵是要實現黨的決策部署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為此,南海明确提出,構建貫穿區鎮村社“一插到底”的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動力主軸,實現“組織建設一聯到底、村社隊伍一管到底、基層治理一抓到底”。加快健全“三張大網”,即建立“1 7 X”區域黨建網,深化三級黨建網格建設,創建“智慧黨建”掌上村居善治網絡,實現資源要素高度集約、上下聯動同向發力,同時,加快建設“1 7 N”10分鐘黨群服務圈。
黨員志願者走進小區,為居民普及垃圾分類知識。通訊員供圖
把黨的全面領導落實到基層最末梢,推進基層治理現代化,要善于把各方面力量組織動員起來。南海在持續強化後備幹部隊伍培養,加快打造基層治理骨幹隊伍的同時,還将發揮新鄉賢在鄉村振興基層治理、鄉村振興、鄉風涵養中,集思廣益、化解矛盾、招商引資、慈善公益等作用,推動鄉村善治。啟動“百隊千社萬人行”志願服務專項行動,集結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志願力量服務下沉至村社,結對覆蓋千個以上經濟社,集結萬名以上志願者,帶領群衆共同參與,激發村社自治新動能。
黨群志願服務活動引領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此外,南海還在商務樓宇、各類園區、商圈市場等加大黨組織組建力度,把區域内各類企業和社會組織聯結起來,把大量流動黨員管理起來,實現黨的組織、活動、作用全覆蓋,積極推動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積極融入城市基層治理。在推進城産人文深度融合的現代化活力新南海建設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格局正加快形成。
目前,全區292個村(社區)黨組織、2196個經濟社(住宅小區)黨支部建成戶聯系黨小組5395個。
目前,全區共有樓長、巷長、街長4300餘名,解決社區問題7000餘個,化解鄰裡矛盾糾紛3000餘件,開展社區活動1萬餘場次,帶動居民志願者參與社區治理達8000人次。
推行無職黨員設崗定責,全區已設置無職黨員崗位3145個,11295名無職黨員領崗。2.4萬名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全部到社區報到,參與社區治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