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占領益州和荊州?于是,公元220年,在曹操、孫權這兩大勢力的夾擊下,關羽雙拳難敵四手,最終丢掉了性命衆所周知,荊州的丢失,讓劉備集團損失慘重,導緻蜀漢由盛轉衰那麼,問題來了,劉備占領益州後,為何不派人輔佐關羽,以此鎮守荊州呢?,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劉備占領益州和荊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于是,公元220年,在曹操、孫權這兩大勢力的夾擊下,關羽雙拳難敵四手,最終丢掉了性命。衆所周知,荊州的丢失,讓劉備集團損失慘重,導緻蜀漢由盛轉衰。那麼,問題來了,劉備占領益州後,為何不派人輔佐關羽,以此鎮守荊州呢?
一
具體來說,公元208年,劉備聯合孫權擊敗曹操,取得了赤壁之戰的勝利。公元209年,在從孫權手中借得南郡後,劉備又攻占了荊州南部的四個郡,初步站穩了腳跟。但是,要想恢複漢室,僅僅擁有荊州是不夠的。按照諸葛亮在《隆中對》裡的方案,劉備還需要西取巴蜀之地,這才是帝王之業的基礎。
公元211年,在劉璋的邀請下,劉備率領大軍進入西川。公元212年,劉備和劉璋反目,益州之戰正式爆發。到了公元214年,原本留在荊州的諸葛亮、張飛、趙雲等人也來到益州,這幫助劉備擊敗了劉璋。不過,在平定益州後,劉備并沒有向荊州派遣大将或者謀士。至于其原因,自然也不難理解。
在攻下巴蜀之地後,劉備擁有張飛、趙雲、魏延、馬超、黃忠等大将,還有諸葛亮、法正等謀士。看似人才濟濟,但是,劉備在益州缺乏根基,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來進行安撫。況且,在益州之戰中,劉備還損失了龐統等人才,這促使他更加不敢輕易分人前往荊州了。
二
公元215年,劉備奪取益州的第二年,曹操親自率軍征讨張魯。在巨大的實力差距下,張魯将漢中之地獻給了曹操。衆所周知,漢中是益州的門戶和咽喉。如果漢中不能握在自己手中,劉備将時時刻刻面臨曹操的一方的威脅。
更為關鍵的是,在拿下漢中後,曹操還派遣夏侯淵、張郃等人襲擾益州。到了這個時候,劉備在益州無疑面臨着内憂外患的壓力。于是,公元217年,在益州站穩腳跟之後,劉備随即發動了漢中之戰。此戰,劉備留下諸葛亮留守成都,而其他文臣武将基本上都到了前線。對此,在筆者看來,諸葛亮因為長期處在荊州,其實非常适合協助關羽。不過,因為益州戰事吃緊,劉備不能将諸葛亮派往荊州。
公元219年,在法正這位謀士的計策下,黃忠斬殺了夏侯淵。雖然曹操親自前往漢中,但是,曹操還是在數個月後選擇撤退,這意味着劉備奪取了漢中之戰的全面勝利。漢中之戰後,劉備又派遣劉封、孟達攻占東三郡,進一步擴張了自己的地盤。由此,非常明顯的是,正是因為忙于鞏固和擴張地盤,劉備對荊州自然是無暇他顧。
三
另一方面,劉備沒有派遣将領去輔佐關羽,很可能也和關羽的性格存在一定的關系。在三國這一曆史階段,關羽成名較早,難免存在心高氣傲的态度。如果益州平定後,劉備派遣一位大将去輔佐關羽,很可能讓關羽理解為這是自己的不信任。比如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後,關羽就對黃忠獲得後将軍這一官職不滿,也即除了張飛、趙雲等個别将領,其他武将即便前往荊州,也不會得到關羽的重視。
進一步來說,在呂蒙偷襲荊州時,糜芳、傅士仁之所以選擇背叛,也和關羽一直以來的輕視存在一定的關系。陳壽在《三國志》中說“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羽善待卒伍而驕于士大夫”。相對于敬重士大夫的張飛,關羽則是對他們一向沒有什麼好感。最終,性格決定命運,張飛被麾下的士卒刺殺,關羽也亡于士大夫手中。
總的來說,在龐統、法正等謀士相繼去世後,劉備沒有充足的人才可以調用。至于後來關羽兵敗被殺,這顯然是難以預料的結果,因為以關羽的能力,守住荊州應該是沒有太大問題了。也即孫權背叛孫劉聯盟,選擇和曹操勾結,這是劉備、諸葛亮都沒有想到的情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