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四航天員又出艙啦!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
北京時間9月17日13時35分
航天員蔡旭哲成功開啟
問天實驗艙氣閘艙出艙艙門
“03已出艙,感覺良好!”
這是蔡旭哲個人的首次出艙
也是神舟十四号乘組的第二次出艙
9月2日淩晨
航天員們才剛圓滿完成第一次出艙活動
短期内為啥又出艙?
出艙後都幹些啥?
一起往下揭秘
↓↓↓
任務量飽滿!驗證空間站常态化出艙
專家介紹,短期内再出艙
實際上跟空間站的任務規劃有關
自9月2日圓滿完成首次出艙活動以來
神十四号航天員乘組先後完成了
出艙活動恢複、機械臂測試與操作
第二次出艙活動準備等工作
持續開展空間材料研究
高等植物培養等空間科學實(試)驗項目
可謂是任務量飽滿!
此外,為了迎接夢天實驗艙的到來
空間站的組合體還需要進行轉位工作
轉位之後,空間站會變成“L”構型
但是“一”字形構型更适合出艙
這樣緊密的出艙任務
剛好可以驗證空間站常态化出艙
專家介紹
常态化出艙是空間站必須具備的能力
需要航天員與地面飛控人員
熟練掌握出艙各項準備工作
多次演習演練
達到“天地默契配合”
問天氣閘艙:出艙體驗感十足!
空間站階段的前四次出艙活動
航天員都是從空間站核心艙的節點艙出艙
第五次出艙活動時
神舟十四号乘組首次從問天氣閘艙出艙
出艙活動變得體驗感滿滿!
問天實驗艙與核心艙對接後
執行出艙活動的主要出艙口
就從核心艙的節點艙轉移到了問天氣閘艙
這兩個出艙口到底有什麼區别?
專家介紹,與節點艙相比
問天實驗艙的氣閘艙
不需要兼顧對接來訪飛行器的功能
因此,内部比較平整
足夠兩名航天員穿着艙外航天服并排而立
轉身活動不再受限
航天員打開問天氣閘艙艙門
就能看到美麗的地球
同時,因為太陽在上方
還能避免強光的照射
除此以外,由于問天氣閘艙的出艙口
距離核心工作區比較遠
對航天員來說也是比較安全的出艙口
可以提升空間站整體的安全性
未來,問天氣閘艙将作為
在軌的航天員乘組的主要出艙口
地面如何模拟太空環境?一探究竟!
為了保障航天員順利出艙
空間站在軌運行平穩
需要在地面先進行一系列模拟測試
那麼,如何在地面模拟太空環境呢?
KM8大型空間環境模拟器
是目前世界第三大空間環境模拟裝置
主要功能是模拟航天器
耐真空、冷黑、太陽輻射等環境條件
保障航天器在這些條件下正常運行
記者介紹,問天實驗艙在發射之前
進行了為期近一個月的空間模拟測試
為了把問天實驗艙整體完全放進去
整個模拟器的直徑就達到了17米
高度達到了35米,相當于10層樓高
太空溫差到底有多大?
專家介紹
每90分鐘,空間站的溫度
就要經曆溫差約300度上下的沖擊
因此實驗罐最主要的功能
就是要測試溫度冷熱交變特别劇烈的情況下
對航天器到底有什麼影響
除了熱學測試之外
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
還進行了力學測試、噪聲測試、檢漏測試
為航天器的順利發射、安全在軌運行
提供了可靠保障
點贊中國航天!
綜合:CCTV-1《朝聞天下》、央視新聞客戶端、@載人航天小喇叭
來源: 央視一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