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歲的王女士最近總覺得下腹部有些脹痛不适,上周開始發現大便不規律,有時候還能發現有隐約的紅血絲,考慮可能和痔瘡有關,王女士就跑到肛腸科進行檢查,但腸鏡結果讓她詫異極了,竟然不是痔瘡,而是腸息肉!在内窺鏡下,密密麻麻地長了好處息肉。王女士很是不解,怎麼自己突然就有息肉了呢,平時也沒覺得有什麼異常啊?
中國人目前腸道疾病非常嚴重,得病率呈飛速增長的趨勢。據統計,每分鐘都有腸道患者離開人世。因此,大家對腸道護理越發重視,其中腸道息肉也是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
我們會經常聽到醫生說“你的腸道裡有一個息肉,而且比較大了,建議你手術切除!”這個時候,我們就會非常的緊張,害怕如果不切除息肉,就會得癌症!
其實,不用這麼緊張,并非有了息肉,就一定會得腸道癌症,但要引起重視的是,90%的大腸癌都是腸息肉引起來的,所以,得了腸道息肉需要高度重視!
其實就是多出來了一塊或多塊肉。腸息肉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也可能發生腹部不适、腹脹、排便習慣改變、腹瀉和出血,巨大息肉可導緻腸梗阻。這塊肉從結腸上皮長出來,可以在結腸粘膜面上看到,是向腸腔内突出的一種贅生物。
1.年齡:腸息肉的發病率會随着年紀的增大而增高。
2.遺傳:如果父母患有腸息肉病史,那麼其子女出現腸息肉的可能性将會更高,說明腸息肉可以通過遺傳來增大其發病率。
3.飲食:低纖維飲食、吸煙、飲酒,嗜食肥甘厚味等不好的生活飲食習慣會增加腸息肉的發生率。
4.便秘:長期便秘患者,糞便長時間儲存在腸道,産生的毒素導緻腸黏膜出現慢性炎症,使得腸道更易産生息肉。
5.炎性刺激:一些腸道黏膜的慢性長期炎症,如慢性結腸炎、潰瘍性結腸炎等,能夠引起腸道黏膜發生病理變化,增大了腸息肉發生的概率。
1、 下腹部脹痛、悶痛不适
2、多便、便血,形狀改變
3、 貧血虛弱,缺乏活力
做到以下幾方面可以降低腸息肉的發生率:1.低脂飲食。
2.多吃水果、蔬菜和纖維食物。
3.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
4.堅持鍛煉,保持正常體重。
5.戒煙、避免過度飲酒。
6.定期做腸鏡檢查。
1、45歲以上;
2、一級親屬有結直腸癌病史;
3、本人有任意惡性腫瘤病史;
4、本人有腸道息肉史。
總之,健康的飲食、生活習慣是預防腸息肉産生的前提;早期篩查和及時規範的治療和随訪是取得良好療效的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