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迎為經穴名。出《黃帝内經靈樞·寒熱病》。别名髓孔。屬足陽明胃經。古以下颔角前方之骨稱“大迎骨”,穴當其處,故名大迎。
【腧穴釋義】
大迎。大:多也、尊也。迎:受也。大迎名意指胃經氣血物質的大部分由本穴上輸頭部。大迎的物質由地倉穴分配而來,一支是由頭面循項下走胸腹,一支由本穴上走頭部。由于頭部為君主之地,因而上輸頭部的皇糧其量也大、其質也精,運送亦有浩蕩之勢,以此得名。
髓孔。髓,腦為髓海,髓即頭之腦也。孔,孔隙也。髓孔名意指本穴物質上輸腦部。
本穴為胃經氣血上輸頭腦的重要通道,胃經為多氣多血之經,清濁混雜,而腦部隻能藏精微而不能受濁氣,故要對胃經上輸的氣血物質去粗取精,髓孔名意即言對胃經上輸氣血的限制,孔隙通道即是其關卡。
【取穴位置】
在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的前緣凹陷中,面動脈搏動處。
【穴位解剖】
在咬肌附着部前緣;前方有面動、靜脈;布有面神經及頰神經。
【功能主治】
功能:祛風通絡,消腫止痛。接受并傳送胃經向頭部輸送的氣血物質。
主治:口歪,口噤,頰腫,齒痛。
【穴位配伍】
大迎配下關、合谷、人中,有通關開竅的作用,主治牙關緊閉。
大迎配頰車、合谷、内庭,有祛風通絡,活血止痛的作用,主治面腫,齒痛,口喎。
大迎配顴髎、聽會、曲池,有疏風清熱,消腫止痛的作用,主治齒痛惡寒。
【刺灸法】
避開動脈,斜刺或平刺0.3—0.5寸。
【臨床運用】
現代常用于治療面神經麻痹、腮腺炎、三叉神經痛、牙痛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