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連翟天臨的瓜田都暫時歇業了,從大年初一就開始發酵的另一個話題 —— 豆瓣評分公正性之争 —— 卻還在持續。
事情要從春節檔最具話題性的電影《流浪地球》說起。這部電影開分時評分是8.5,現在降到了7.9。
波動過程中,有人發現很多一星短評是非理性打分,比如直接寫“有吳京的一律一星”,于是得出結論:《流浪地球》被黑了。
其中最惹眼的是一個ID叫“掉線”的豆瓣用戶。他原本給《流浪地球》打了四星,寫的短評獲得了超過2萬贊,被頂到了前排。過了幾天他又把四星改成了一星,給出的理由是:
“這個一星給的不是電影,隻是對某些狹隘的民族主義者的态度”。
但是當時的打分機制存在一個bug:修改分數并沒有讓他之前用四星評論累計的點贊清零,于是就有人質疑,先給電影打高分騙贊,混到前排了再改低分,是一種新型的黑子套路。
然後傳聞越傳越誇張,不斷有所謂微信水軍群、QQ水軍群、豆瓣私信的截圖爆出來,證明有人在花錢收買豆瓣用戶,讓他們改低對《流浪地球》的評分。
這所謂“背後的資本”看不見摸不着,被挑動的情緒最後全沖着豆瓣來了。很多心疼《流浪地球》的人正義感無處抒發,就去各大APP Store 給豆瓣APP打一星,我寫稿前去蘋果應用商店看了一下,連續翻了十幾屏都是整齊劃一的一星。
給出的理由有:豆瓣監管不力縱容水軍橫行、豆瓣自命不凡、豆瓣用戶愛裝逼……
其中夾雜着很多類似于“今天心情不好,給個一星高興一下”、“原來的五星一看就是水軍,打個一星平衡一下”的一星理由,一看就是在報複豆瓣電影打分裡那些說“沒看過但是給一星”的網友。
豆瓣為此修改了點贊規則,用戶一旦修改對電影的評分,此前獲得的點贊也會相應清零。然後發聲明說明相關情況,但似乎并沒有扭轉輿論 —— 那些讓我翻了十幾頁都沒翻完的應用商店一星評分全是這兩天新增的。
這不是豆瓣評分第一次被質疑,《長城》和《擺渡人》得分不高時,《人民日報》就發過文章說《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惡評傷害電影産業》。《逐夢演藝圈》的導演畢志飛靠杠豆瓣最後捧紅了自己。
那麼,豆瓣評分到底可不可信?《流浪地球》在豆瓣上被大規模黑到底是不是事實?
要讨論這個問題,先要厘清一個前提:
對影視作品的大衆評論,不存在絕對的就事論事,一定會受到很多場外因素的影響和幹擾。
比如評《我不是藥神》,不能不考慮它在題材和尺度上的突破,如果隻論電影本身,這部電影評9分是高了。
評《戰狼》系列同樣脫離不了關于“美分大戰小粉紅”的争議。意識形态、明星主演的曆史口碑、影片類型(國人對科幻和動畫尤其有情節)等等都是相關因素。
另外,完全非理性的情緒性打分,比如沒看就打分、心情不好就打低分、喜歡主演給高分、讨厭主演打低分、看到别人都打一星非要給五星平衡一下等等等等,都是無法徹底杜絕的,就像《流浪地球》裡人工智能MOSS說的那句話:讓人類永遠保持理性确實是一種奢求。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身上貼着國産科幻、愛國主義、吳京這幾個争議性标簽,喜歡的人非常喜歡讨厭的人非常讨厭都是可以預見的。對這部電影本身的具體評價,我們過年期間發過文章在這裡:《流浪地球》其實是一部青春片今天就不再展開了。
明确了這個前提再來看這次所謂的《流浪地球》被黑事件。
有人說《流浪地球》被大量一星刷分了。可是,柱狀圖顯示一星比例隻占2.2%,四星五星評論最多,三星、二星、一星的打分人數依次遞減,是一個很合理健康的分布情況。
我找了和《流浪地球》得分同樣是7.9的《湄公河行動》對比,打分分布走勢幾乎沒有區别。
有人說有大量高贊評論都從四星五星改成了一星。這個豆瓣在聲明裡明确說了統計數字:前500個高票評論中隻有4人改星,還有兩個是低分改成了高分。
那個ID是“掉線”的用戶自己也發廣播澄清了,他的改分行為是自發的,并不是被收買的。
而除了“掉線”之外,這麼多天了,也的确沒有看到市面上挖出來别的高分改低分的具體案例。至于那些所謂水軍、黑子發布任務的群聊截圖、私信截圖,造假成本低到我不想讨論它們。
忍不住引申一下,沒覺得失去卓偉們之後,市面上所謂的微信群爆料、朋友圈爆料越來越多了嗎?吃瓜歸吃瓜,這種“制作”起來毫無成本的所謂“爆料”還是不要随意相信為好,不要低估現在的營銷公司為了引導風向會做出的努力。
再說回豆瓣身上的争議。
作為一個超過10年的豆瓣資深用戶,我的觀察是:豆瓣确實有水軍,并且這幾年随着電影行業的繁榮,越來越多。但水軍對豆瓣評分的幹擾,遠遠小于包括微博、知乎、淘票票、貓眼在内的互聯網平台。對我來說,它一直是參考價值最大的電影評分平台。
早在2015年,豆瓣的創始人阿北就發過一篇标題叫《豆瓣電影評分八問》的文章,詳細解釋過豆瓣電影的評分規則。
言簡意赅總結一下,豆瓣評分并不是簡單粗暴的算平均分,而是會綜合打分用戶的活躍度、行為方式,用一定的權重算法來生成最終的分數。
豆瓣有反水軍機制,平時不活躍的僵屍用戶突然大量打分,新注冊的賬号、被收購交易的賬号異常活躍都會被懷疑是水軍,打出的分數就算作無效。文章還提到他們也有算法識别那些明星粉絲組團進攻豆瓣刷分的行為。
是的,想要控評的群體除了願意花錢的電影宣發,還有來自民間的自發力量——主演明星的粉絲,作為資深網民,我就眼睜睜看着知乎成了粉絲彩虹屁專區。
除了算法,豆瓣一直沒有急于變現,相對于微博的話題發酵能力來說,它雖然早已經不是什麼文青聚集地,但也沒火到人人用天天用。看過不少讨論豆瓣商業化的文章,标題都是類似“用戶比創始人還着急”的句式。這就決定了這裡的所謂意見領袖、營銷号并不多,一時興起沖進來的水軍和粉絲又不能馬上參透它的玩法,給幹擾評分引導輿論也增加了不小的難度。
正是因為難操控,才價值高。劉烨以前上《瓣嘴》的時候說過,豆瓣的評論是被所有做電影的人和公司很看重的,他們吃飯的時候都會讨論豆瓣說什麼什麼了。
阿北在2015年那篇文章裡也說過,因為分數本身難以操控,所以今後針對豆瓣的幹擾會着力在“打擊豆瓣評分整體的公信力”,現在看來,不得不說他有遠見。
就我主觀的感覺,随着用戶量不斷增多,用戶人群從文青向大衆過度,豆瓣電影評分的平均分數這幾年一直在緩慢上升,以前,我參考豆瓣評分的方式是:6分以上及格,7分以上的片子有可看性,8分以上是佳作,9分以上是神作,現在這個标準整體都要提高0.5分左右。
豆瓣評分也不是沒有短闆。
它面臨的最大争議一直是,沒有看過電影的人也可以打分,而貓眼、淘票票是買了票的才有資格打分。不過話說回來,IMDb也是開放給用戶随意打分,算法可以一定程度解決這個問題。貓眼和淘票票的問題在于受衆是另一批人,評分普遍在8分甚至9分以上,好壞都拉不開差距,使得分數參考性降低。而且很多提供打分的網站、平台自己有影業或者背後站着互聯網巨頭公司,有又是選手又是裁判的弊端,大家各有短長。
另外,豆瓣評分的确有傾向性,其中有規律可循。
紀錄片争議小得分高,《地球脈動》就9.7,這還是下降了,最高的時候是驚人的9.9。
古早老片得分高。因為這些片子如果不是迷影人群,根本不會有興趣翻出來看。
電視劇平均得分高于電影,電視劇得分受主演粉絲的影響更大。這是因為看電視不用花錢,路人觀衆沒有形成為電視劇打分的習慣。
相對小衆的日劇韓片得分偏高,因為它們的受衆群體有自己的小圈子。
奧斯卡之選比如《國王的演講》,也有人提出它們工整政治正确而無趣,評分偏高了。
在國内上映的外國片整體看起來評分偏高。這是因為引進片在國内上映前已經經過了發行公司的一道篩選,太爛的掙錢無望就進不來。不過也有低分的,《變形金剛5》隻有4.9分。
恐怖片評分偏低,觀影過程中的心理不适感會直接投射在分數上,另外這種片子也一直被認為上不了台面。
但這些傾向性都是用戶人群決定的,不是水軍操控的結果。
這麼多年下來,我也慢慢研究出了幾條如何讓豆瓣評分更有參考性的小技巧,寫出來給大家參考:
一部電影的評分一直是在波動的,開分時間越長,越接近它的真實水平。上映當天顯示出來的第一批分數可能來自點映觀衆,或者所謂被收買的影評人,但時間越長越難靠這樣的方法控場。很多電影分數可以持續十年一直在變化,周星馳的《功夫》最開始隻有七分,經過漫長歲月,剛才查了一下,已經8.2了。
值得參考的不僅有分數,還有打分人數。打分人數隻有幾百的話,參考性相對低一些,可是像今年春節檔的幾部話題片,《流浪地球》打分人數80萬,《瘋狂的外星人》26萬,《飛馳人生》27萬,《新喜劇之王》12萬,2018年話題度最強的《我不是藥神》打分人數都超過100萬了,這樣的基數很難被水軍攪動。如果真有人能控制,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口碑跳水維持不住的慘劇了。
看短評的時候,不僅可以看熱門短評,還可以選“最新”選項,這樣評論會按時間線顯示,多翻幾頁,就可以基本掌握一部電影的優缺點所在。
另外,大家也可以在豆瓣上關注自己信得過的影評人,這樣除了大衆參考分,你還會收獲一個“好友評分”,兩個分數相互印證,參考性更強。
判斷友鄰值不值得你信任的方法是,點開他的個人主頁,查看你們倆打分曆史的匹配程度,也就是這個“共同喜好”,如果共喜好多,證明口味相近,對你來說,參考價值更大。
雖然豆瓣的服務器常常開小差,也不是每次改版都盡如人意,但不影響我認為它在國内互聯網世界是一個很難得的可以形成高質量讨論的小天地,不希望它被污名化。
也希望看這篇文章的朋友,在網上任何平台針對一部電影也好,一個藝人也好,或者是一起新聞也好,發表評論的時候,都盡量減少情緒化的發洩,多一些有内容有價值的觀點,對持有異見的人一樣報以尊重和耐心,維護網絡對話環境人人有責,和大家共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