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庸諱言,文言文的确難學,從根本上說是秦漢已降,口語與書面語長期分裂的局面造成的,這種趨勢在唐代興起的著名的“古文運動”的影響下,進一步得到了強化。好多初接觸文言文的學生都有這樣的同感:文言文難在字詞、難在背誦、難在翻譯。
不過,這事也得一分為二來看, 文言文雖然僵死了,但是作為作為文言文的對立面,白話文乃至普通話中都殘存着它的影子。我們生活中某些正式場合談話和書寫時還常常會使用文言詞句。比如書信、對聯、請柬、借(收)據及外交場合等。分不清“令堂”和“令尊”區别的大有人在。2007年浙江高考語文試卷有這樣一道題目:下列對聯,最适合祝賀老師70歲壽辰的一聯是
A碧桃獻歲宜家受福 花甲逢春獲壽延年
B為學有宗古稀成慶 誨人無倦恩重及門
C樂道安貧音容宛在 因材施教手澤猶存
D執掌教壇垂七十載 栽培桃李滿三千株
【答案】 B
這說明文言文在生活中還有特定的使用的場合和應用的價值。遠的不說,耳熟能詳的唐詩宋詞中的名句大家都能說上幾句,而它們又何嘗不是文言文呢?
因此,對于文言文的學習,不應該把它孤立在現代漢語之外,人為的割裂這二者的聯系。要明白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之間的繼承關系,一般情況下,完全可以用現代漢語去追溯文言詞語的含義。盡可能多的調動所掌握的現代漢語知識,從生活本身出發,與文言文加以比較鑒别,這是學習文言文的一條重要原則。而文言文課堂之所以枯燥無味效率低下,與沒有自覺堅定貫穿這條原則有着莫大的因果關系。
文言文難學除了學生的知識儲備不夠之外,很重要的是老師的方法有問題。光講語言,不講文章、不講文學、不講文化,學生沒興趣。就是沒有自覺的運用現代漢語知識去為講解文言文服務。文言文成了與世隔絕的桃花源,雖然感覺很美,卻總是讓人遙望着這夢境,難以親近。是到了改變這個局面的時候了。
古今漢語是一條流動的河流,為什麼文言文難懂。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今詞義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古代某個字的常用義今天已不再常用,變成了其他意義,甚至已經消亡不存在了。如果還要用這個字的現代常用義去套在文言文中它所代表的含義,往往是錯誤的,這在下文還要詳述。
作家葉梅在一篇名為《我的鄧老師》的文章中提到這樣一件事,她的老師鄧老師讓同學們學習《曹刿論戰》這篇課文,其中有一句“齊師伐我”,就叫一名同學翻譯,那名同學說:“就是齊老師要打我。”結果弄得大家哄堂大笑。這裡為什麼這位同學會把句子翻譯錯了,就是犯了以今律古的毛病。
“師”在現代漢語中的基本義就是“老師”,文言文中也有這個用法,如: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師說》)但在“齊師伐我”這個句子中卻是“軍隊”的意思,成語有“師出無名”“威武之師”等。句中“伐”是進攻,讨伐的意思。“伐”沒有“打(人)”的意思。“伐”在文言文中有擊打的意思。如:摐金伐鼓下榆關, 旌旆逶迤碣石間。(《燕歌行》)句中“伐”是敲擊的意思。
甲骨文“伐”作
。是用“戈”自後砍去人的頭顱的形象。本義是砍殺。古代戰争中常常要割取敵人的頭顱來論功行賞,有此意出發:一方面引申為讨伐,攻打;如:三老、豪傑皆曰:“将軍身被堅執銳,伐無道,誅暴秦,複立楚國之社稷,功宜為王。”(《陳涉世家》)另一方面割取頭顱可在衆人前炫耀一己之武力,故又可引申為誇耀。如成語:矜功伐善。從砍頭,又引申為砍樹,這就有了伐木的意義。如: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賣炭翁》)
如何學好文言文呢?那就要抓住文言文難學的症結所在:關鍵是字詞含義搞不明白。在盡量擴大詞彙量做好積累的同時,還得盡量多的掌握每個字的多個義項。舉個例子:明代散文家“唐宋派”代表人物歸有光有一篇名作《項脊軒志》,其中有這樣一句話:迨諸父異爨,内外多置小門,牆往往而是。如果不看注釋,不查字典,好多人都不認識這個“爨”字,此字意為“燒火做飯”。這就是詞彙量的問題。
又如班固《後漢書》中《蘇武傳》一文有“張勝聞之,恐前語發,以狀語武”。這裡的“發”是洩露的意思。《漢語大字典》對于“發”字一共列出了29個義項。如果不能掌握“發”字“洩露”這一義項,就無法理解上面的句子。
再如《鴻門宴》中樊哙曰:“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這個“為”是句末疑問語氣詞,譯作“呢”。再如《燭之武退秦師》中有“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句子。“微”在這裡是否定副詞,可以翻譯成“(如果)沒有”。我們可以聯想到初中課本裡範仲淹的《嶽陽樓記》中“微斯人,吾誰與歸”一句,兩個“微”字的意思是一樣的。“微”字的這個特殊義項,也是需要掌握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