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作者:鐘勤)
今兒個倝早熬綠豆米湯
抓了把綠豆在盆裡挑揀
我哥瞧見了說:
“現在的綠豆大小都一樣,
你sa來sa去能sa出個啥呢?
洗一下進鍋不就行哩嘛。”
我一時沒聽全,就問:
“你說的啥?啥叫sa?
你剛才說哩個啥字?”
問完後我一下就反應了過來
他說的這個“sa”是反複挑選的意思
是從前我阿媽嘴邊常用的動詞
挲,也作“挱”
新疆焉耆方言音讀為【sā】,本義指:
“用手反複來回翻揀、篩選、挑選、聚斂”
引申指“挑剩下的、留下的”,如:
“米裡頭有尕石頭子呢,你好好兒挲一下。”
“别人挲剩下的東西我才不要呢!”
“名額就那麼幾個,争的人又多,
最後就把他挲下裡。”
“挲”是個多音字
讀為【suō】時指“撫摸”,如“摩挲”
讀為【sa】時指
“用手輕輕按着一下一下地移動”
讀為【shā】時指“張開”,如“挓挲”
指“(手、頭發、樹枝等)張開;伸開”
“挱”是“挲”的變體
由上下結構改為左右結構,二字同義
《集韻》:“摩挱也;或省作抄;
亦作挲;挓挱,開貌。”
《玉篇》:“手挼挱也;亦作莏。”
新疆焉耆方言說“挲”時畫面感很強
就好比你面前放着一小堆瓜子
你伸出手掌在瓜子裡來回一頓挲
最後抓到手上的都是大個兒的瓜子
嗑完了後接着再挲
到手的又是剩下這堆裡最大個兒的瓜子
挲到最後
一堆瓜子裡最小個兒的都剩下了
所以說在新疆焉耆方言語境下
所謂“挲剩下的”
就是指不好的,是渣渣
“挲剩下的”既可以指物,也可以指人
這和我們現在常說的“人渣”
有異曲同工之妙
晉語中有“賊賊挲挲”這個詞
指手腳輕快、行動敏捷的樣子
“爬爬挲挲”指兩膝着地爬行的樣子
閩語中的“挲烏”
指“抹黑; 比喻醜化好的人或事物”
冀魯官話中的“挲弄”指“亂擺弄”
關中方言中的“掊挲”,指“引聚;聚斂”
如:“把灑在案闆上的面粉,
用手掌掊挲一堆兒。”
膠遼官話中的“抓挲”指“亂抓”
或者“邊抓邊爬”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