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狻猊嘛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狻猊嘛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29 20:13:01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狻猊嘛(狻猊suānní)1

一、狻猊是獅子的古稱,狻猊就是獅子。關于狻猊是不是獅子,看法不同。先說狻猊就是獅子的現實說法。獅子的原生地不在地大物博的中華大地上,它的原生地主要在非洲地區,亞洲的印度、伊朗等地區。在古書《穆天子傳》中有關于獅子的最早記載“狻猊、野馬走五百裡”,不過可信度是值得商榷的,這部據認為是西周時期周穆王西巡遊記的古書,有很多人認為它不靠譜,認為是後世假托之作,這裡不做探究。而西晉郭璞注釋《爾雅·釋獸》“狻猊如彪貓,食虎豹”時認為“即獅子也,出西域”,這位郭璞和今天的發燒友一樣,特别喜歡各種異獸。不過這兩部書中即沒有描述狻猊的形态,也沒有狻猊的插圖。比較可信的正史記載,是在東漢時西域向中原王朝進貢獅子後,不過當時這種中原大地沒有的兇猛生物還沒有一個專有名詞去命名,《漢書·西域傳》裡說“烏戈地暑熱莽平,而有桃拔、師子、犀牛。”,可以看到,這裡的師子還沒有反犬旁,師子變成獅子是在隋唐之後才逐步定型的。由以上來看,狻猊是獅子的古稱。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狻猊嘛(狻猊suānní)2

二、狻猊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著名的異獸。傳說中龍生九子,各有所好,而狻猊在龍的兒子中排行老五(還有說是排老四、老八的,這都無所謂,是虛拟的。)。大體上,神話來源于生活,是人類對認知無法解釋的時候的一種思維解讀。狻猊的外貌就如獅子,它雖有獅子形态,内涵上卻是超越自然生物的神獸,所以狻猊是狻猊,獅子是獅子。狻猊平時有一個嗜好,就是喜歡聞香火的味道,而且比較懶惰,沒事就蹲坐不動,所以呢,古人就把它形制在焚香的香爐之上,多以香爐之蓋為妙。這是咱們中華傳統神話傳說中對狻猊的本土想象。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狻猊嘛(狻猊suānní)3

三、狻猊是文殊菩薩的坐騎(qi二聲)。《西遊記》裡有兩回裡都描寫到文殊菩薩坐騎青獅精下凡鬧騰的故事,就是烏雞國和獅駝國那兩段,不過這都是神話小說。為什麼文殊菩薩的坐騎是青獅呢?獅子是百獸之王,面貌威嚴勇武,一切野獸都懼怕獅子,而獅子則無所畏。正隐喻諸佛菩薩說法無畏,能降服邪魔外道。而獅子吼是指佛之神威,發大聲音,震動寰宇。文殊菩薩的形象,通常是左手持青蓮花,右手持金剛劍。象征智德不染塵埃,斬斷心中煩惱。文殊菩薩騎青獅,自然法相尊嚴,以智慧利劍揮斬無盡煩惱,以獅子吼之講經說法度盡人間魔怨也。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狻猊嘛(狻猊suānní)4

佛教在漢代由印度開始傳入中國,至南北朝時期達到一個崇拜的高峰期,佛教藝術在民間藝人的創作和上層宮廷喜好的影響下,與本土文化相融合,衍生出适合本土審美情趣的創新造型。狻猊形象被廣泛布置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文殊菩薩像前。并由此衍生出文殊菩薩的坐騎。

注:結跏趺坐(jie二聲jia一聲fu一聲zuo四聲),佛教徒坐禅法,交叠左右足背于左右股上而坐。分降魔坐于吉祥坐兩種。降魔坐,以右趾押左股,後以左趾押右股,手亦左在上,諸禅宗多傳此坐;吉祥坐,以左趾押右股,後以右趾押左股,令二足掌仰放于二股之上,手亦右押左,安仰跏趺之上,相傳即如來成正覺時坐法。

文殊菩薩的坐騎是狻猊嘛(狻猊suānní)5

四、獅子吼寓意高僧講經。文獻資料表明,自然界中獅子被進貢給中原王朝,和佛教傳入中國的時間基本是同步的,大約在漢代。此後陸續有佛家典籍傳入中原。關于釋迦摩尼佛誕生時的記載《過去現在因果經》裡說“太子(佛主出家前為悉達多太子)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獅子吼,雲: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佛教經典将佛主的講經說法稱之為獅子吼,《普曜經·論降神品》雲“譬如獅子吼,諸小蟲怖懼,唱佛獅子吼,降伏外異學。”及至往後,高僧在講經說法時,也被譽為獅子吼。比如唐朝時劉禹錫的《送鴻舉遊江南》詩: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高齋獅子吼。”

自然界中的獅子吼叫與佛說法的獅子吼,是有根本不同和區分的。佛教書籍《大智度論》,就列舉了二者的不同。自然界的獅子吼,聲音嘶啞怪異,衆獸聽到後隻會驚恐害怕,萬物都不喜歡聽。而佛說法的獅子吼,聲音柔軟磁性,聽到的人能領悟其間深刻的涵義,從而一心向佛修行,感受到無盡的快樂。可見,聽高僧講經說法的獅子吼乃人生一大快樂啊。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