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1980年傲慢與偏見

1980年傲慢與偏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4 04:28:55

1813年1月28日,《傲慢與偏見》正式出版。那一年,簡·奧斯汀38歲。但事實上,早在21歲時,簡·奧斯汀就已經完成了《傲慢與偏見》的初稿,當時的名字叫《初次印象》。

這本書後續的影響我們都知道了,生前默默無聞的簡·奧斯汀在死後聲名鵲起,這本200多年前出版的小說,在當下依舊被無數人奉為愛情聖經。

在2003年英國廣播公司的一項調查中,達西先生力壓詹姆斯·邦德和超人,成為英國女性最想約會的虛構人物。

那到底為什麼,簡·奧斯汀的這本小說能穿越漫長的時間河流,與現代的我們産生神奇的共鳴?

1980年傲慢與偏見(200多年前的傲慢與偏見)1

譯者李繼宏在這本《經典十講》中給出了他的答案。

01.

講述故事的背景

《經典十講》中提到了十本留名文學史的經典著作,《傲慢與偏見》是其中一本,也是創作時間最早的一本。

但即便是創作時間最晚的《老人與海》,距今也已經過去半個多世紀的時間了,那為什麼我們還要讀這些書呢?在《經典十講》中,李繼宏沒有這樣問,他提出的是另一個問題:為什麼他要翻譯這些已經被奉為經典,擁有衆多譯本的小說呢?這個問題無疑是針對他譯者身份提出的,而他給出的答案是,在信息發達的當下,他可以“占足了時代的便宜”,以一種更容易被當下讀者接受的方式來重新翻譯這些書。

譯本好或者不好,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我們要是看完這本書,估計會認同李繼宏的看法,他的譯本确實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

先别急着反駁,我們看看書就明白為什麼這麼說了。

本書的“經典十講”是李繼宏翻譯的十本經典名著的導讀,但和常見的導讀有所不同,本書的導讀并沒有聚焦在名著本身的内容上,而是提及了許多複雜的曆史和社會背景。

這正是本書最大的妙處,文學批評領域有一個經典的觀點:重要的不是故事講述的年代,而是講述故事的年代。

也就是說,小說構建的背景其實并非是最重要的,作家講述故事時,所處的背景才最關鍵。

正因如此,李繼宏在談及這些經典名著時,将大量的筆觸放到了對背景的解讀上。隻有了解了當時社會的背景,才能更接近作者想要表達的真正内涵。

02.

譯者的自我修養

在本書中,李繼宏兼具讀者和譯者兩種身份,更側重于後者,這正是我們普通讀者和他最大的不同。

其實作為普通讀者,我們并不一定非得了解這本書中提到的那些社會背景和文學理論。在我看來,對于一本書的理解可以有千萬種,隻要我們能從中有所收獲,那我們就不虛此行。詩無達诂,小說又何嘗不是如此?

1980年傲慢與偏見(200多年前的傲慢與偏見)2

然而對于譯者來說,孤立地翻譯一本書,無疑很難把握小說的精髓。我們讀者可以從千萬個角度來解讀一本書,但譯者必須盡力還原作者的原意。

這正是梁實秋先生所強調的,翻譯最重要的是忠于原著。

但梁實秋先生同時也說,翻譯對于原著多少有些稀釋。在意大利更是稱翻譯者為背叛者,這正是譯者面臨的困境,他們如何才能在不同的語言中,做到忠于原著?李繼宏的做法是通過閱讀大量的作者傳記以及與小說背景相關的資料,借助這些資料來還原當時的曆史背景,從而将小說放回到當時的背景去解讀,以此來無限接近作家的原意。

在過去,譯者們沒有這個機會和條件來接觸這些資料,而信息時代提供給了當下譯者們這個機會,這正是李繼宏所說的“時代的便宜”。

我們看到的是翻譯出來的那本書,但在原文背後,是譯者在卷帙浩繁的相關資料中苦海做舟。這份用心值得我們肅然起敬。

并不是說,這樣翻譯出來的文字一定是最準确的、最對的,而是說這種做法能證明一名譯者的自我修養。

我們不能将這種修養當成理所當然,要知道信息時代不僅帶給我們海量的信息,還給我們帶來一種快節奏的、浮躁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在當下,譯者們擁有的資料或許比前輩們更多,但他們的生存空間未必會比前輩們更大。

在快速和高效的當下時代,譯者們恐怕很難擁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用心翻譯一本書,這是個浮躁的時代,這種浮躁遍及各個行業。

用李繼宏談及《瓦爾登湖》的一句話來形容,“梭羅不反感這些新生的社會現象,但他特别擔憂客觀條件的改善無法提升人們的思想境界,甚至會導緻人們忘記生活的意義,本末倒置地去追求一些外在的東西。”

“談論重大的話題,我們需要的是理智,而不是速度。”

《瓦爾登湖》預言了我們當下的困境,我們現在追求的是速度,而非理智。

03.

如何閱讀一本書

看完這本書我确實受益匪淺,書中的許多觀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80年傲慢與偏見(200多年前的傲慢與偏見)3

但這并不等同于我們一定要按照這本書的解讀方式去讀一本書,其他方式就是錯的。不是這樣的。

正如開頭所說,我一直認為一本書的正确打開方式有千萬種。閱讀是一種雙向的藝術,它不單單取決于作者,還決定于我們讀者。

就連作者也無法決定讀者如何去理解他的作品。

我很喜歡下面這段話,

“我寫過一首歌,叫《南山南》,常有人聽完後說它太悲傷,接着問起,這首歌裡是不是有一個故事。我說,你聽到這首歌的時候,它就已經和我無關了,你掉的眼淚,才是隻有你自己知道的故事。”

如上所說,我們因為有首歌而落淚,不單單是因為歌曲本身,還因為我們從中聽到了自己的經曆和故事。

雙向的藝術正在于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