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3 19:40:08

李漁的《芙蕖》,比周敦頤的《愛蓮說》,更真實,更接地氣

披襟坐。冷然一陣荷香過。

荷香過。是花是葉,分他不破。

花香濃似佳人卧。

葉香清比高人唾。高人唾。

清濃各半,妙能調和。“清朝李漁《憶秦娥,詠荷風》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賞讀李漁荷花兩篇)1

這是一首相當随意的荷花詞,好在自然。披襟,不見得是一種形式,大夏天,可以熱到光膀子,自然襟袖全開,豪放的男人,将衣服脫下搭在身上的,隻要不是公共場所,都能理解。何況你若是在一個荷花四面,無人打擾的涼亭裡。

最美的忽啦啦一陣風來,吹過荷塘香氣,這裡面既有荷花的香氣,又有荷葉的香氣,濃濃淡淡,一陣陣吹來。細細分辨起來,濃的是花香,清的是荷葉香氣。荷花荷葉天然過濾着暑熱,濃濃淡淡地沐浴着你,讓你覺得再熱的天氣,生活總有小美好,小安慰等着你,比如這一池荷風不費一錢買。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賞讀李漁荷花兩篇)2

李漁是清朝文人的異類。因為他生活在明末清初。1644年,李漁33歲,明朝完蛋了。這個年齡非常尴尬。因為早年喪父的他一直謀求功名,而且曾經取得童子試的好成績。但是新舊交替,他既不是前朝高官,又沒有人脈,隻能回鄉務農。而且還順應時代不得已剃了頭發。

40歲那年在鄉裡因為一場鄰村訴訟,隻好賣了家鄉的土地田園帶着家人去杭州謀生。這樣的年齡,測字挑水在大城市是養活不了家人的,但是硬是被他發現了一條路,和伶人和戲班合作寫小說和戲劇劇本。

40歲的李漁已經積累了相當的文化素養,社會經驗,他沒有文人那種高高在上,在生活中發現體會創造美,寫出了各種雅俗共賞的白話小說和戲劇劇本。經過伶人的舞台演出,迅速他的作品和名聲紅遍幾千裡。

他既和達官貴人打交道,也和三教九流有密切的交往。和他交往的人中,有名字的就達800餘人。

實際李漁的一生是相當辛苦和颠沛的。辛苦在于這些作品都是他中年以後的親力親為,颠沛在于,沒有土地安穩的他,在交通工具落後的古代,帶着家庭戲班,走遍了天下三分之二。他的一生大半時間并不安定。

但是奇特的是在這種不安定的生活裡,他保留着一種荷花一樣的生命力和樂觀。

也就是這首荷花小詞,可能隻是他偶爾的休憩裡所為,但是精準享受着那種荷花帶來的清爽宜人之美。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賞讀李漁荷花兩篇)3

李漁是個會享受生活的人,這種享受是在艱苦中享受。外人看到的是他的天才才氣,透過真實的生活,我佩服的是他接地氣的生活觀,在他的另一篇《芙蕖》散文裡。

我們知道,自宋朝以來,周敦頤的《愛蓮說》是寫荷花的最高典範,歌頌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荷花變得特别清高和聖潔。周敦頤說,沒有誰像我這樣愛荷花。

但是愛荷花的不隻是周敦頤,還有荷花蕩子邊長大的宋朝高官楊萬裡,還有就是紮實将盛年紮在農村裡七年的李漁。

“芙蕖與草本諸花似覺稍異,然有根無樹,一歲一生,其性同也。譜雲:“産于水者曰草芙蓉,産于陸者曰旱蓮。”則謂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襲成說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請備述之。”《芙蕖》(李漁)

開篇淡淡寫來,荷花仿佛不同于其他花草,因為它有根卻不是樹,雖然有草芙蓉和旱蓮之分,應該就是草本。我夏天是拿荷花當自己的命根子看待。我喜歡荷花,不是效仿周敦頤愛蓮說,我自然是有我自己的道理。

周敦頤是文人官吏,是高智商的學者,從小喜歡白蓮花但是未必會因為貧困去種植它,但是李漁有真實的農民生活的真正經曆,他看到的荷花,比周敦頤的更加真實。“群葩當令時,隻在花開之數日,前此後此皆屬過而不問之秋矣。”

許多花當着節令隻花開數天,節令之前或者之後就全然看不到花,也難以欣賞。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賞讀李漁荷花兩篇)4

“芙蕖則不然:自荷錢出水之日,便為點綴綠波;及其莖葉既生,則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風既作飄搖之态,無風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開,先享無窮逸緻矣。”

但是荷花不一樣,從小荷葉出水,那葉子一天比一天高,一天一個樣,荷葉有風是飄搖,無風就婀娜,已經讓人享受無窮無盡的自在舒展美。

“迨至菡萏成花,嬌姿欲滴,後先相繼,自夏徂秋,此則在花為分内之事,在人為應得之資者也。及花之既謝,亦可告無罪于主人矣;乃複蒂下生蓬,蓬中結實,亭亭獨立,猶似未開之花,與翠葉并擎,不至白露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芙蕖》(李漁)

等到荷花花苞長大,次第開放,從夏天到秋天,花開不息,而且它的花開,不需要人管理和期待,自己就絢爛,就算是落了,自己結蓮蓬,而且蓮蓬和花一樣亭亭玉立,就像沒有開放的荷花。荷花這樣自在的生長,不到秋天白露時節,花事是不歇的。

很少有古代的作家如此細膩描寫荷花的生長特征。葉子好,花好,果實好,有些生命内外的向上的動力,無需要人的刻意吹捧和拔高。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賞讀李漁荷花兩篇)5

“可鼻,則有荷葉之清香,荷花之異馥;避暑而暑為之退,納涼而涼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則蓮實與藕皆并列盤餐而互芬齒頰者也。 隻有霜中敗葉,零落難堪,似成棄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備經年裹物之用。 ”《芙蕖》(李漁)

荷花荷葉有香氣,荷花是特殊的馥郁,荷葉是一股清香。有荷花的地方,暑氣退卻,涼風吹面。

談到可口,蓮蓬和藕是夏天絕美的食品,吃它們消暑,口齒芬芳。

有人說破敗的荷葉零落難看,毫無用處,但是有生活經驗的人,知道收藏荷葉,因為荷葉可以包裹物品,經年不壞。“是芙蕖也者,無一時一刻不适耳目之觀,無一物一絲不備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長而各去其短,種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

“予四命之中,此命為最。無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畝方塘為安身立命之地,僅鑿鬥大一池,植數莖以塞責,又時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謂不善養生而草菅其命者哉。”《芙蕖》(李漁)

在四種我喜歡的花草中,我最喜歡荷花,把它當做我的命定之花,我喜歡了一輩子,隻是自己窮,沒有半畝荷塘給自己給荷花。我隻能在庭院裡做了一個鬥大的小池塘,種了幾顆,又經常池塘漏水,我祈求上天多降點雨水,減免我不善于養護荷花的罪過吧!

李漁寫這首芙蕖應該是在67歲以後,他終于能夠賣下一個杭州的院落,略略安定下來。

他的後半生,心有荷花,走南闖北,回顧自己的一生,像荷花一樣向上不息,他不是周敦頤那種純精神的荷花,他是根植在社會平凡當中,努力開出了絢爛的生命和才情。所以比周敦頤的真實樸素接地氣。

贈荷花的古詩節選(賞讀李漁荷花兩篇)6

兩年以後,69歲的李漁病故。他一直盛名,但也并非富有,一生著述500多萬字,留給中國文化史上豐富的作品。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古典文化中的愛和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