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古人日常都用文言文嗎

古人日常都用文言文嗎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29 11:11:30

古人日常都用文言文嗎?文言文,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大多數的文言文,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都有些晦澀難懂,需要查閱詞典字典,才能翻譯出它們的準确意思,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古人日常都用文言文嗎?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古人日常都用文言文嗎(古人是不是用文言文說話)1

古人日常都用文言文嗎

文言文,是中國古代一種特有的書面語言組成的文章。大多數的文言文,對于我們現代人來說,都有些晦澀難懂,需要查閱詞典字典,才能翻譯出它們的準确意思。

既然并不方便閱讀和理解,古人為什麼要發明文言文呢?古人日常都用文言文交流嗎?

一、文言文的起源

關于文字起源的一種說法,是許慎在《說文解字叙》中提到,神農時期先民以結繩的方式來記事,到了黃帝時期,作為倉颉的史官受到鳥獸腳印的啟發,通過不同形狀的腳印區分鳥獸,便是文字的雛形。

著名的語言文學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後來曆代作家仿古作品中的語言。”根據史學家研究,先秦時期,文言文就已經出現,随着曆史的變遷,文言文和口語的差别逐漸擴大,文言文才成為了讀書人的專用。在後世的演變中,産生了賦、詩、策、詞、曲、骈文、八股等多種文體。其中流傳下來的經典,就成為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文言文。

但是,既然文言文和口語的區别随着時間逐漸拉大,并不适用于古人的日常生活,那文言文是如何保存并流傳如此之久的呢?

二、文言文的功用

語言和文字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着微妙的區别。簡單來說,推動語言産生的訴求是有東西要表達,而推動文字産生的訴求是有東西要記錄。記錄,是文字最初的使命。

先秦時期,文字被祭祀們用來記錄占蔔結果。他們将代表着一定意義的符号畫在龜甲獸骨上,又把它們放在火裡燒,觀察其上産生的裂紋,通過這些裂紋占蔔吉兇,而那時候的事情,就通過這些龜甲獸骨記錄了下來。

最早的文字書寫工具是龜甲獸骨和刻刀,更高端點的應該就是是絲綢了,這些都是不容易找到,或者說,不容易批量生産的,這也就使得文字必須盡量簡潔,含義豐富,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書寫材料。因此文言文中有大量多義字、兼詞、省略句等。這也就造成了文言文在現代人看來晦澀難懂,需要翻找詞典才能理解了。

三、統治者的工具

文字也有它的政治功能,是統治者維護統治的工具。先秦時期,對文字的掌握被僅僅限制在了貴族的範圍,文字是一種“禮”,而“禮不下庶人”,一般人是無法學習文字的。

即使到了後代,文字也僅僅掌握在統治階級,也就是地主階級

手中。統治者通過科舉,讓讀書人進入統治階級,擴大自己的統治基礎。也正是如此,統治者制定了八股文這類禁锢思想,維護統治的工具。為了迎合統治者的需要,文字的規則始終嚴格。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使後來白話文作品大量出現,文言文依然大勢不去。

四、白話文的崛起

書寫工具受限是文言文之所以為文言文的一大原因。因此,随着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産生與優化,白話文逐漸進入了書籍,并逐漸成為主流。

維護統治是文言文長盛不衰的重要原因。而到了近代,以魯迅先生為代表的文人們,為了反對封建舊思想,引領了新文化運動。于是白話文乘着書寫工具革命的浪潮崛起,又引領了國内解放思想的新浪潮,帶領中國和世界接軌。

文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見證。是文字讓我們能跨越中華上下五千年,和先民們對話;是文字讓我們能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連接過去和未來,踏着巨人的肩膀,書寫新的故事;是文字讓我們受着千年文化的滋養,縱覽厚重的曆史,有底氣稱自己為禮儀之邦,泱泱大國。

“通用的語言是通俗還是優雅,往往決定這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代表着源遠流長,一脈相承的中華文明;白話文也是中華民族的驕傲,它代表着解放思想,擁抱世界的進步精神。老子有言:“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對于一個民族來說,文字便是這中間的空間,文字是否富有底蘊,是否受到關注,關乎一個民族的文化自信力和生命力。

作為炎黃子孫,作為中華兒女,不管是文言文還是白話文,都是我們自己的語言,我們應當保護好,傳承好我們自己的文化,才更能創造屬于中華民族的輝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