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把飯菜吃完,不要浪費。”每天用餐時間,德力西的“光盤監督員”都會在食堂提醒員工們拒絕“舌尖上的浪費”。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陽的光輝,德力西集團近期開展的“厲行節約 反對浪費”主題活動正是這樣“一滴水”,折射出德力西在持續深化推進精神文明建設中的“光輝”。
德力西馳援“火神山”“雷神山”建設。
同學共進 以文化人
前不久,德力西集團黨委和董事局召開理論學習聯合中心組擴大會議,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在全國“兩會”期間重要講話精神,将全國“兩會”精神轉化為企業未來發展思路。
德力西集團成立至今已有36年,是我國電氣行業龍頭企業,也是溫州市最早成立黨委的民營企業之一,早在2003年便在全省首創了黨委和董事局理論學習聯合中心組學習制度,并一直延續至今。
提起建立這個制度的初衷,德力西集團黨委書記陳建春說:“在新形勢下增強黨組織對民營企業家的政治影響力、開創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其根本任務是把黨的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到企業的經營決策、生産管理、企業文化和員工思想工作各個環節,發揮政治核心作用。”
“要建立起集團黨委與董事局學習黨的重要思想的同學共進機制、構建共商大計的平台,使兩者同一軌道,同步前進。”德力西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說:“集團黨委與董事局聯合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共商企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有助于黨組織在新經濟組織中發揮政治核心作用,有利于互相交流,及時研究企業發展的重大問題,保證企業健康快速發展。”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胡成中更是身體力行,每年全國“兩會”一結束,就組織召開學習會,向集團黨員幹部傳達全國“兩會”精神。
集團黨委每年根據黨中央的最新精神組織開展常态性學習,切實加強政治理論和思想道德建設,不斷提高員工思想素質。黨員幹部們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推進“兩學一做”常态化,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宣傳教育,努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生産經營活動中。
“創業艱難,曆久彌堅,德力西的成就,歸根結底在于文化的傳承與創新。經營大集團,靠的是以文化人,發展壯大的德力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渴望優秀文化的滋養。”德力西集團執行副總裁胡成虎介紹,德力西還注重打造思想道德建設的新窗口。2018年6月,“德力西新時代講習所”成立,相繼開展了德力西“與黨同行”微型黨課、德力西“弘揚紅船精神——走在時代前列”講座、“聯合講黨課 合作新發展”主題聯學聯講、德力西助推新時代“兩個健康”先行區創建大宣講等系列活動,促進思想道德教育落到實處。
黨員先鋒 争做表率
“把優秀員工培養成黨員,把優秀黨員培養成企業管理者。”在德力西,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集團許許多多黨員,正是通過“雙培”工程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反哺企業的中流砥柱。
周振波,來自河北農村,2004年進入上海德力西集團,從一名普通的變壓器加油烘幹工,一步步成長為班組長、工段長、車間主任。2007年加入了中國共産黨,當選為變壓器制造公司黨支部書記。200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農民工,獲準落戶上海。2013年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周振波的成功,與他個人吃苦耐勞、敢于創新、樂于奉獻的優秀品質有關,更是集團黨組織長期關愛員工、重視員工成長的結果。”上海德力西集團顧問張菊林介紹,2005年5月,集團黨委将周振波列入“雙培”工程第一批培養對象,選派一名老黨員和一名業務骨幹分别在思想和業務上與周振波“結對”,幫助他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水平。
入黨之後,周振波處處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單位的水龍頭漏水了,他買來新的水龍頭安裝換上;車間廁所和住宅樓梯髒亂,他拿來拖把、掃帚天天清掃;無償獻血活動開始了,他第一個報名;同事們遇到矛盾糾紛或是要找對象,他又熱心地當起了“老娘舅”和“紅娘”……
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後,周振波通過走訪,收集農民工工友的意見建議,接連撰寫了《給農民工享受城市居民同等待遇》《關愛農民工,讓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發展》等4份建議。會議期間,他認真審議、積極建言,履行農民工代表的職責。
在德力西,像周振波這樣的黨員不計其數,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間,很多黨員沖鋒在前,書寫責任與擔當。
電氣公司EHS主管、黨員王偉大年初一提前結束假期,驅車7個多小時從江西趕回樂清,第一時間召集安保人員在工業園内設立兩個防疫卡點,落實體溫測量、防疫消殺等事項,安排人員24小時值守崗位。
德力西儀器儀表公司黨員吳智宏主動攬下員工宿舍防控工作,防控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從大年初二開始,他帶領員工堅守一線,做好返崗員工及家屬的體溫測量、詢問旅居史、核實行程信息等工作。
疫情面前,速度就是生命,為了武漢,為了武漢的千萬同胞,設備供應要快一點,再快一點。從大年三十開始,德力西電氣銷售有限公司湖北區域經理周劍南等多名黨員主動放棄休假,一直與建設方協調溝通、安排配送。他們日夜兼程加班加點,保證了産品的快速供貨,确保了兩大醫院的配電需求。截至正月初五,免費向火神山醫院工地提供了四批次一萬多台(套)時控開關、塑殼斷路器、微斷、雙電源轉換開關等低壓電氣産品。
火速馳援還離不開暢通高效的物流系統。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德力西電氣有限公司供應鍊卓越制造部總經理、黨員吳品華帶領團隊組建了透明物流系統,大大簡化了中間環節,并避免了不必要的接觸。
“在參與馳援火神山醫院建設的時候,我看到了許許多多不顧自身安危、争分奪秒奮戰的黨員身影,深受感動。”員工塗威回來後沒多久,就向黨組織遞交了申請書。
據悉,自疫情發生以來,在集團黨委的推動下、在黨員的帶動下,德力西和合作夥伴多地發力,全線抗“疫”,用最強的組織力、最快的速度,馳援河南、陝西、貴州、福建等地10座醫院的防疫項目建設。
德力西志願者為希望小學的孩子送上定制書包。
德力西“小候鳥”文藝彙演
踐行責任 傳遞溫度
9月開學季,在海拔1500米的雲南省張基屯村,黃色外牆的鎮雄希望小學在大山深處顯得格外耀眼。孩子們在嶄新的水泥操場上追逐玩耍,歡笑聲熱鬧了整個校園。與一年前相比,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德力西電氣援建的15所希望小學之一,師生們的教學設施、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成了德力西人的牽挂。
早在1997年,德力西就開始希望小學援建事業,從彩雲之南的鎮雄縣潑機鎮到海拔4500米的薩迦縣雄麥鄉,從阿爾泰山南麓的阿勒泰市阿葦灘鎮到青弋江畔的蕪湖市灣沚鎮,迄今,德力西已在全國16個省份援建了20所學校(含在建,不含合作援建),數以萬計的孩子因這一善舉受惠。
對外有責任,對内有溫度。德力西集團已經連續舉辦十屆“小候鳥”暑期班,累計充實了近萬人次的“小候鳥”的暑期生活,滿足了他們的心理訴求和精神滋養,也讓他們奮鬥在工作崗位上的父母沒有後顧之憂。
自創立以來,德力西為扶貧濟困、教育、環保等慈善公益事業累計捐贈達2億多元,榮獲中華慈善突出貢獻獎、企業社會責任典範獎等。
“德報人類,力創未來。”作為企業社會責任的踐行者,德力西把企業社會責任落實到公司發展的實踐中,探索出了一條将愛心善舉轉化為公益行動的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正如集團董事局主席胡成中所說:“創造财富是一種社會責任,使用好财富更是一種社會責任。财富取之于社會,更要回饋社會,隻有這樣,才能促進企業與社會和諧發展。”
本版圖片由德力西集團提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