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職場

 > 全棧就業課程

全棧就業課程

職場 更新时间:2024-06-27 16:12:57

前言:

八維全棧開發專業的一個“全”字,高度概括了這個專業的特點。即,培養掌握多種技能、并能利用多種技能獨立完成産品的人才。簡單來說,就是培養既懂得前端、又能搞定後端等技術的全能型人才。

自從“躺平”“内卷”這類詞在互聯網出現之後,又有不少被用來形容這種現象,比如最近剛流行的一個詞叫做“精神離職”,英文是Quiet Quitting,翻譯過來的意思叫做“靜默式離職”,還有一種更貼切的翻譯,直接稱為“精神式離職”。

當然它并不指的是真的離職,而是在工作崗位上消極地工作,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當一天和尚就撞一天鐘,還有一個段子嘲諷這樣的工作狀态為“我司雇我在,人在心不在”。其實這樣的現象我們大概都見過,但它是不是普遍在職場中存在呢?

全棧就業課程(工作無意義怎麼破)1

國外有一個著名的求職網站Resume Builder曾經做過一個調查,結果顯示有20%的被調查者承認自己處于精神離職狀态;有三分之一的人承認自己把每天的實際投入工作時間減少了一半以上;還有超過50%的人表示,就算被老闆發現自己“精神離職”的狀态,也無所謂。

或許很多人會覺得他們是僞工作者,拿着老闆的工資卻不認真工作,但事情背後的原因可能與我們想象的并不相同。那麼為什麼出現這種“精神離職”的現象呢?

人類學家大衛格雷伯在他的書《毫無意義的工作》中解釋了這種現象發生的原因——這并不怪那些員工,而是無意義的工作讓他們産生了消極對抗,對工作産生了抵觸心理,從而進入了這種職場懈怠期。

全棧就業課程(工作無意義怎麼破)2

作者認為在現代社會細緻的分工下,每個人都成為了公司複雜協作系統下的一顆螺絲釘,這導緻了有40%左右的工作崗位都沒有意義。而員工做這樣的工作久了就會覺得事情做起來毫無興趣可言。注意,這裡的工作指的并不是藍領工作者,而是高級白領群體。比如在互聯網圈流行一句話:“面試造火箭,入職擰螺絲”,進入互聯網大廠更是如此,過于精細的分工讓員工産生了無意義感。

那麼,對程序員們來說,怎麼能夠避免讓工作看起來毫無意義呢?我們可以參考管理學大師德魯克的觀點。在他看來,勞動分工不是越細越好。過細的勞動分工會造成崗位冗餘、剝奪工作的意義和個人的成長路徑,從而降低社會生産效率。

看到這句話,可能我們會想到程序員的工作崗位不都是劃分得比較細嗎?有UI設計、前端和後端開發、數據分析等等,但有一種職位需要你有多種崗位技術并且需要有能夠獨立負責一個産品項目的能力,它的分工并不是那麼明确,這便是全棧開發。

全棧開發涉獵範圍較廣,涵蓋了前端技術和後端技術,能快速地運用崗位所需的技術知識開發出産品原型。用“一個全棧開發師相當于一條流水線”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可見全棧開發師的知識儲備量有多大,參考其他崗位,全棧開發師的工資相對可觀,工作也更有意義感。

從八維畢業出去的學子遍布多個行業,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發光發熱,這都得益于八維“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崗位要求為标準,以優質就業為目标”的原則!八維也永遠歡迎廣大樂學向上、逐夢不止的學子們前來提升自我!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職場资讯推荐

热门職場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